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教学渗透
2018-01-03黄丽萍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得到创新,为提升教学综合质量给予有效方略。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空间观念教学理念渗透方略进行探究,以期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综合成效,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观念;教学渗透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教育阶段,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并领悟数学知识,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对提升数学运算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存在忽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现象,使学生数感仅停留在表面,未建立数学知识关系网,影响学生数学运算综合成效。对于拥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高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感时,应注重数学空间观念的教学渗透,有效培养学生数感,为提高学生数学运算综合能力奠定基础。
一、 以人为本,渗透小学数学空间观念
随着我国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完善,教育思潮更具丰富性,打破以往仅以教师为课堂教育主体进行教学的固有教育形式,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从学生思维能力、知识基础、学习诉求着手,有效渗透教育目标,使学生得以自由徜徉在知识海洋中,感受学习乐趣,满足学习需求,凸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重要性。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利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为渗透小学数学空间观念提供路径,确保学生在教师人本化教育理念指引下张开慧眼,对空间物体得以形成系统认知,以此为基础,提高几何运算能力,达到提升学生数感教育目的。例如,教师在进行“圆柱与圆锥”的教学时,应充分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对空间观念的认知水平等客观因素,继而探析学生学习诉求,以此为突破口,找到空间观念教学渗透切入点,为提升教育综合质量奠定基础。为此,教师可在正方体、长方体等多面体空间知识基础上,引出圆柱与圆锥概念,削弱学生对圆柱、圆锥知识的陌生感,继而落实圆柱与圆锥认识教育目标,使学生初步构成圆柱与圆锥的空间观念,为提升学生几何空间数感奠定基础。为了使空间观念教育渗透更具科学性,教师在讲解圆柱与圆锥知识时,应秉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达到消化理解数学知识的目的,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使学生通过教育引导提升空间观念思想认知成效,为提高学生空间几何数感夯实基础知识。
二、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渗透小学数学空间观念
为有效提升小学生空间观念,教师除应秉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构建高效课堂外,还应做好教育引导,使学生得以找到走进知识的钥匙,开启探索发现知识的大门,只有被学生真切体悟的知识,才可真正融入学生的思想中,成为日后攻克学习难关的利器,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目的。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勇于创新教学方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观察与实践,达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空间观念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进行“比例的应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教学时,可采用“三段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针对该章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探究,为提升自主学习成效,教师可将课堂分为“阅读、理解、练习”三个模块。在“阅读”模块中,学生针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了解并掌握比例尺的作用,在脑中形成比例空间概念,为提升空间观念奠定基础;在“理解”模块中,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自主学习成果,为学生构建知识交互平台,使学生看到自身数学知识学习盲点,找到自身学习重点,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同时,教师通过聆听学生学习成果,可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程度,通过理解教学,集中攻克学生学习需求,提升数学空间观念教育渗透成效,使学生得以充分消化吸收比例尺空间观念,提升数学能力;在“练习”模块中,教师主要针对学生比例尺换算这一薄弱环节,进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运算练习,使学生在空间观念教学渗透过程中,逐渐提升几何运算数感,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教育目的。
再如,教师在进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时,可启动小组合作學习模式,鼓励学生通过团结协作、互帮互助进行知识探究,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及圆形的特征与关系,得以灵活调用平面图形知识,解决几何问题,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梳理几何知识,树立空间观念,提升几何空间数感,形成数学知识网络,夯实空间观念。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教育引导者的角色,及时解决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便形成高效师生交互,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为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数学空间观念营建良好氛围。
三、 构建空间运算数学知识体系,提升小学生空间观念
数学空间观念是几何运算的基础,是提升学生数感的重要教育内容,为此教师应通过构建空间运算数学知识体系,提升小学生空间观念,使空间观念教育渗透更富成效。例如,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发散思维,捕捉学习与生活中呈零散状态的空间认知内容,将其吸纳到小学数学空间观念体系内,其中学生用发散思维探究并充实空间观念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培养自身几何运算数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空间运算数学知识体系得以成型,形成互相关联、互为依托,可交叉运用、灵活调配的数学空间观念“资料库”,为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奠定基础。如教师可将“空间与图形”作为思维导图核心,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将平时学习或了解到的空间与图形相关知识融入其中,以平面图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空间图形(圆柱、圆锥等)等内容为主线构建思维导图,形成数学空间观念知识体系,同时为几何运算提供方略,在有效渗透数学空间观念基础上,达到培养学生几何运算数感的目的。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阶段,教师应秉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自主探究,形成数学空间观念。在教师指引下构建空间运算数学知识体系,提升小学生空间观念,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数感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代琴.关于小学数学空间观念建立的策略探讨[J].中国西部,2017(7):226.
[2]徐江莲.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J].西部素质教育,2017(20):76-77.
[3]虎玉莲.小学数学教学学生空间观念[C].2016:401-402.
作者简介:
黄丽萍,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