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期刊数字出版困局及突破路径
2018-01-03袁梦
袁梦
摘 要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性发展,科普期刊数字出版既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探究了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困境,阐述了出版移動端科普期刊、展开微媒体营销、拓展营收渠道这些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突破路径。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科普期刊;数字出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9-0111-02
科普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是我国科普事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在2006年,我国提出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中,就对科普刊物数字出版进行要求。同时,学术界对于科普期刊数字出版也高度关注。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社会中更加普及,这为科普期刊的数字出版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的科普期刊数字出版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是,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科普期刊出版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发展的并不顺利,目前依旧面对着一些困局需要进行突破处理。
1 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分析
经过对知网以及龙源期刊网的检索发现,科普期刊的收录数量在近几年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产业收入也不断的增长。2006年我国的科普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收入不足500亿元,而到2017年底,我国科普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收入突破了3 500亿元。通过数据的对比能够看出,我国科普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同时,随着新媒体传播力度的不断增加,我国科普期刊数字出版产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知网、万方以及维度等三大数据对科普期刊的检索发现,现阶段我国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研究类型主要集中在农业类以及医学类两方面,其中,相关科普期刊中的研究较为广泛,分类也较为合理明确。同时,在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平台建设方面,主要在微信、微博以及多个网站上开展了
业务。
2 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困境分析
2.1 阅读碎片化发展下读者群的萎缩
我国工信部在2018年6月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8年第2号)》中表明,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我国的4G网络使用人数已经达到了10.6亿。在移动端网民的数量剧增、4G网络逐渐普及化使用的今天,人们利用移动端就能够在任意的时间与地点完成相关信息的查阅。这导致了我国网民的阅读习惯逐渐向碎片化以及多媒体化发展[1]。但是,现阶段,我国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信息呈现形式仍旧保持着以长篇图文信息为主的形式,更加贴近PC端网民的阅读习惯。基于此,读者群呈现出了大量流失的状态。
在读者群的阅读碎片化以及多媒体化发展下,我国科普期刊数字出版面临的最重要的困境就是针对移动端的科普内容较少。网络调查显示,到2018年6月,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月使用总时长达到了82.26千亿分钟,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已经达到了289.7分钟。从数据中能够看出,我国移动端网民使用手机进行阅读的碎片时间总量较多,对于科普期刊数字出版来说,是一个潜力较大的市场。但是,就现阶段的情况来说,我国科普期刊数字出版大部分仍然面向PC端阅读,对于移动终端出版的科普内容较少。
2.2 公益思维的固守导致市场营销的脱节
在现阶段的科普期刊数字出版中,移动互联网营销意识的缺失问题较为严重,限制了我国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造成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科普期刊数字出版依旧受到传统科普期刊出版中“科普是公益事业”的意识的制约[2]。大部分科普期刊数字出版中,公益性质的体现依旧是重点内容,对于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市场营销较为忽视。
目前,科普期刊数字出版在利用移动端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传播时,不得不与新兴的科普网站展开竞争,包括知乎、虎嗅网等。而这些新兴的科普网站对于市场营销十分重视,相比于科普期刊数字出版,在市场营销方面的资金、人力等的投入都更多。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影响力远不如新兴科普网站的影响力。
3 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突破路径探究
3.1 出版简练的移动端科普期刊
首先,思维模式的转换。从事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相关工作人员要转变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在出版中,要以平等的、简洁的、幽默的语言对科普内容进行呈现。特别是要对读者碎片化的阅读模式进行迎合,减少文章中的长篇大论,要使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内容专业且简洁。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重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要对读者提出的意见反馈进行及时的获取,并对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形式与内容进行调整。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借鉴知乎日报的数字出版模式。再次,要针对移动端用户出版科普期刊。由于我国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4G网络的使用人数显著增加,且有着逐年递增的趋势,所以科普期刊数字出版必须要针对我国广大的移动端用户出版科普期刊,扩大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市场份额。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引进新型的出版模式进行科普期刊的出版,包括手机自带阅读软件、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另外,还要加速科普期刊数字出版App的开发,以便能对使用平板电脑进行科普信息获取的用户提供服务。
3.2 展开精准且独特的微媒体营销
我国《科普法》中规定了科普的公益事业的性质,但是也有学者对科普期刊市场营销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了论证[3]。目前,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各类新媒体平台建设日趋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普期刊数字出版可以借助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进行更好的发展。特别是要对微博以及微信这两个微媒体平台进行充分的利用。
对于微信来说,由于其包含着较强的关系链,所以能够提升信息的可信度。所以,在利用微信进行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市场营销中,要重点对营销活动的可操作性进行发展。可以通过建立起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定期的发布高质量的信息吸引更多读者的阅读,并使用赠送阅读券等方式鼓励读者进行分享,通过读者的朋友圈进行读者群的扩展。
对于微博来说,由于其有着节点传播的优势,所以信息的传播路径更广。所以,科普期刊数字出版在进行微博营销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营销的权威性及真实性上。可以通过与公知、加V账号合作的方式,进行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市场营销。
在利用微媒体进行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市场营销中,要重视营销的精准性。具体来说,要针对不同年龄、学历、行业等的读者人群,使用不同的营销文案。
3.3 拓展数字资源的低成本多维度营收渠道
想要实现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增收,就需要对数字资源的营收渠道进行有效的拓展。具体的拓展方式有以下三种。
第一,会员营收。在这种营收模式中,科普期刊数字出版可以通过让读者缴纳一定的费用成为该科普期刊刊物官微或是公众账号的会员,为相关会员提供优先获取科普期刊的相关信息资源,并享受随时随地的、个性化的、定制化的推送服务。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会员线下活动、定期赠送阅读券等的形式对会员权利进行体现。
第二,服務营收。科普期刊数字出版在为读者提供科普信息资源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有偿的问题资源、文章发表、数据提供等服务,实现科普期刊数字出版营收渠道的拓展。目前,数据包含着较大的价值,科普期刊数字出版可以为有研究需要的学者有偿提供相关研究文献中背后包含的数据信息资源,完成数字资源的多次盈利。
第三,流量营收。科普期刊数字出版普遍对于流量营收这一途径较为忽视。想要完成流量营收,就需要科普期刊数字出版与移动运营商之间进行合作。可以通过组成行业联盟的形式与移动运营商进行商业合作,达成合作后,移动运营商为科普期刊数字出版提供页面与途径,而科普期刊数字出版为移动运营商吸引流量,并依照合同对流量进行分成。
4 总结
综上所述,科普期刊数字出版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也面对着一些困境。通过出版简练的移动端科普期刊、展开精准且独特的微媒体营销、拓展数字资源的低成本多维度营收渠道,推动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实现科普期刊数字出版的增收。
参考文献
[1]赵湘.科普期刊数字出版存在的问题及突破路径[J].科技传播,2018,10(6):144-146.
[2]吴静.优先数字出版现状及发展策略[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4):123-126.
[3]王炎龙,李开灿.科普期刊数字出版困局及突破路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7):72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