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生物防火林带的效益分析及营造技术探讨

2018-01-03谢育俊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效益分析

谢育俊

摘 要 火灾是森林中最危险的自然灾害,在燃烧时迅速蔓延,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我国实施了生物多样性林区建设项目,生物防火林带就是很好的防火措施。生物防火不仅能有效地阻隔和控制森林火灾的蔓延和扩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失,而且有着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故生物防火已被各地作为森林防火的一种有效战略措施,在森林防火和生态系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指出了生物防火林带的重要意义,结合生物防火林带带来的效益进行了分析,以及对营造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森林防火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生物防火林;效益分析;营造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7.031

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有利于发展生物多样性,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时效长,可成为永久性的防火设施,是森林防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构建和谐统一的社会、实现人类文明进步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有助于保护生态平衡、维护自然环境,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在生态方面与观赏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追求综合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向着习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目标出发。

1 生物防火林带的重要性

1.1 生物防火林带的重要意义

森林火灾属于自然灾害,也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大的破坏方式,预防火灾是森林生产中的一件大事。许多实践表明,在耐火材料或低温下的森林生态带,能在一定的范围和结构内有效地预防火灾。森林防火林带的存在具很强的经济作用,森林内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能降低附近的气温,对于调节我国的温度、湿度,平衡和改善生态系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植被草丛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绿化带还可以有效减少噪音,优化环境,有利于整体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1.2 生物防火林带的设置及结构

1.2.1 防火林带设置

农业火灾(如烧焦的草、燃烧的灰烬等)在林区内经常发生,早期的火灾势头很小,很难预防。如果单独在山上对抗火灾的森林带不能满足防火要求,将极易酿成大火,对于森林而言,需要根据不同类型根据实际需要,在森林、山地、田野、公路边缘建设防火林带,充分利用森林两岸优势自然状态,保护山内的资源,利用山谷中的天然混交林,与人工林带相连,形成生物防火圈,能够保证投资小,且防火有效。森林地區的边界线通常是设置森林防火带的地方[1]。选择合适的防火带是可以直接建在防火线上。在建造防火林带时,耐火线上一般是树木,宽度为20 m,防火带可以充分利用渠道和岩石中的一些天然障碍,以达到最佳的防火效果。

1.2.2 防火林带结构

森林火灾带的结构主要分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植物密度和植物点的排列,植物密度主要由树种、土壤条件和管理方法决定,植物点的排列又分为方形、三角形和混合形。方形是一个正方形或矩形排列,具有行间距,通常用于主边缘森林。三角形是并置的植物行,行距离是交错的,这通常用于创建多层森林火灾,形成一个紧凑的结构。混合类型是三角形和方形都存在。

垂直结构主要是指垂直空间中冠层冠的分布模式,通常有单层、双层和多层结构。目前经常使用单一树种的单层结构,但各种树木或乔木和灌溉组合的构造构成了冠层的坚固结构,使得阻火能力强,防火效果更为突出。

1.3 生物防火林带的营林措施

1.3.1 防火林带树种选择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中,树种的选择至关重要,有必要选择能够有效控制和隔离的树种。要结合生态和造林的特点,根据当地土壤和其他种植条件下,选择含水量高、萌芽力强、生长速度快、枝叶茂盛、硬木耐火性强和适应性强的树种。常绿阔叶林是创造火灾的最佳选择,抗性林带,性能良好,在选择树种时,可以通过使用直接测定法和直接火焰法等各种方法,综合可靠地选择最佳树种此外,树种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经济利益,对于广东省而言,最合适的树种为荷木与火力楠。

1.3.2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需要根据所选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当地的土壤条件以及经营方式来确定。如果选择种植的密度太大,则会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太稀的话,郁闭度小,会给缝隙之间留出余地好空间,滋生出阳性易燃草本植物,导致阻火效果就十分差。在广东省种植荷木与火力楠的话,种植密度应为2 m×2 m。

1.3.3 防火林带营造整地

在种植之前,先在地面上开展工作。工作人员根据种植区的特点合理规划土地的使用,在计划内适当砍伐其他树木,结合特定森林火灾带的宽度进行整地。确定合适的植物深度和行间距,并在洞中添加适合的有机肥,以便于明年种植。

1.3.4 抚育管理

对于造林后的生物森林林带,要做好管理,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促进幼苗的快速健康生长。1)加强苗木管理,做好施肥工作营造健康的苗木生长环境,适应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提高苗木成活率。如果发生死亡现象,应及时补种。2)检查林木的生长情况。做好灌溉排水以及施肥除草等工作,每个月都制定不同的养护计划,病虫害防治计划等,做好养护管理工作[2]。

2 生物防火林带的效益分析

2.1 防火效益

森林火灾具有防止火灾蔓延的作用。防火带能够有效对林脊上森林火灾蔓延造成阻拦,而且能够使消防队员在战斗带上迅速行动,易于防御,具有防止森林火灾蔓延和自卫的功能。

2.2 经济效应

防火林带的建设可以节省防御资金,且是长期保护。虽然在最初几年开辟地面带的工作和投入较大,但从长久的角度来看,节省了劳动力和资金,防火时效长,是一项永久性的防火设施。土带隔离能够实现地面防火屏障,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是短期的,而且很浪费土地,易促进土壤侵蚀,降低地面力量,而且每年的根除杂草也将花费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将开阔的土壤带改为生物防火林带,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而且森林中的农民被动员起来,在山脚下、田野边缘、森林边缘种植果树和经济作物,使土地变成了森林,不仅起到了防火的作用,而且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使林农受益,并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2.3 生态效益

防火带在有效保护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水源和森林保护、节约水资源、防止沙尘暴、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护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平衡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4 加强生物防火林带的防护措施

2.4.1 建立完善的生物防火带的建设管理体系

在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管理方面,必须要有对应的完善生物防火带建设管理工作体系来规范园区的行动,对于园林部门内部要加强建设,领导在整个单位中担任着领头羊的角色,有着很强的带头示范作用,在工作中需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时刻注意是否存在火灾隐患,严肃查处破坏生物防火林带的行为,政府有关部门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和园林一同制定合理、适用性强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管理体系,对于不同的森林,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制定适用于生物防火林带保护方面的规定[3]。

2.4.2 强化民众园林保护意识

生物防火林带的主人公是人民群众,园林有责任养护好植物、提高土壤质量,提供一个绿色的天然防火屏障,广大人民群众应积极参与到生物防火林带的管理保护中,政府机构与森林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通过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媒体手段,让民众了解到生物防火林带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树立主人公意识,自觉与破坏生物防火林带的行为作斗争。

3 结语

生物防火林带的营造是长期的工程,人们必须把眼光放长远,做到未雨绸缪,林木资源损伤的恢复非常缓慢,所以要做好森林防火,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赖建国.浅析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重要性和建设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129.

[2] 谢享金.生物防火林带营建工作探析[J].民营科技,2012(11):145-146.

[3] 赖茂华.生物防火林带的效益及营造技术探究[J].农技服务,2016,33(6):16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效益分析
单个工业用电户可中断负荷成本计算及效益分析
坡耕地种植苎麻综合利用技术及效益分析
谈我国东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价研究
稠油掺稀区块投入产出效益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