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价研究
2016-10-27田雅翔戴宇
田雅翔 戴宇
摘 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价是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1个目标层与9项指标层组成,结合2010-2014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效益相关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五年来虽然环境恶劣补偿效果不太理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显著改善,这与我国实施生态补偿发展状态一致,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进而根据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价分析结果,提出完善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予以改善。
关键词: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效益分析
一、引言
湘江起源于广西,从全州县进入湖南境内,水系跨永州, 郴州, 衡阳, 娄底, 株洲, 湘潭,长沙,岳阳八市,河总长856km,湖南省内就占670km,共2157条,在省内的流域面积达85383平方公里,省内年径流量1059.62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达470.70万千瓦,可开发量318.29,成为湖南省主要河流之一,称之为“湖南的母亲河”,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
在国内,单薇,方茂中[1](2009)运用因子分析法由23项指标构成的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评价,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补偿绩效显著改善。于鲁冀[2](2011)、蒙军[3](2014)、杨丽英[4](2015)、孔德帅,胡振通[5](2016)等人采用案例的方式展开生态补偿绩效评价分析,分别以河南省水环境、石羊河流域、汉江流域、陕南汉江流域、云南昭通地区、新安江流域、潮白河流域、晋江流域、青岛、广东及内蒙古等各地区为例,总结了各流域地区现状,阐释生态环境补偿问题,提出了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绩效的重要性,并给出了政策建议,以保障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程滨[6](2013)、石广明[7](2014)、沈满洪,魏楚[8](2015)等人各个角度阐述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案例分析等方法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价模型,从政策、补偿方式、补偿额度、补偿渠道等多个途径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徐大伟[9](2015)、巩芳[10](2016)分别基于倾向值匹配法与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展开流域生态补偿绩效评估,构建了不同的评价模型,强调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评价,并优化生态补偿机制对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提出对策建议。
在国内外学术界各专家或学者们在研究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价方面,经过长时间经验的积累与实证检验,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在世界各地流域地区开展了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活动,对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发展前景广阔。不过,相对国外研究而言,我国对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起步晚,而且我国腹地面积广阔、地形气候差异性大,而且在实施过程中牵涉到多方利益,进而对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尚未成熟。基于此,本文选取2010-2014年末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效益为研究样本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估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并给予对策建议,对完善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指标体系由1个目标层与9项指标层构成,分别是GDP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耕地面积、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环保从业人员、绿化覆盖面积、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处理量、资源综合利用率及工业废水排放量等九项指标。
如图1所示:
因子分析可从侧面反映出研究对象的特征,也可消除变量间的共线性,综合简化多变量截面数据,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进而提高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价分析效率,结合2010-2014年各年度湘江生态补偿绩效,如表1所示。
在统计学领域综合评价方法多种多样,选取因子分析法探究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针对2010-2014年中湘江流域的GDP增长率(X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耕地面积(X3)、环境保护财政支出(X4)、环保从业人员(X5)、绿化覆盖面积(X6)、生活垃圾无害处理量(X7)、资源综合利用率(X8)及工业废水排放量(X9)等生态补偿评价变量指标,构建基于因子分析法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价模型,以此判断2010-2014年近五年来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效益状况。
通过搜集2010-2014年《湖南省统计年鉴》及其湘江流域主体城市的统计年鉴与环境保护局的9项指标的数据,再进行整理、计算与归纳,制得2010-2014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效益主要指标数据统计表,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2010-2014年期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效益各指标数据差异变动不是很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可初步预测衡量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效益各变量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具体还得进一步验证。
结合表2的相关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价指标的优化设计与系统的评价机理进行探究,针对实际问题,选取了2010-2014年近五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效益的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输入SPSS数据窗口进行因子分析。假设p个评价指标,特征值为λk ,Y1,Y2……Yn为p的因子得分,综合评价得分为Z,结合输出的结果可构建湘江生态补偿综合评价模型公式为:
Z=[(Y1+Y2+Y3+Y4+……Yn)*λk]/λk*p
由以上公式可将2010-2014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效益9项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经过计算得出特征值为λk =8.756,可得出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模型为:
Z=(Y1*8.756+Y2*8.756+Y3*8.756+Y4*8.756+Y5*8.756+Y6*8.756+Y7*8.756+Y8*8.756+Y9*8.756)/8.756*9
三、湘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为了保证湘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价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采用因子分析法,充分利用现代计量软件SPSS统计工具,引入湘江流域的GDP增长率(X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耕地面积(X3)、环境保护财政支出(X4)、环保从业人员(X5)、绿化覆盖面积(X6)、生活垃圾无害处理量(X7)、资源综合利用率(X8)及工业废水排放量(X9)等生态补偿评价变量指标,展开湘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一)验证因子分析的可行性
利用SPSS中提供的KMO和Bartlett球性检验来验证标准化的数据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从数据输出结果显示KMO=0.578,Bartlett球性给出的相伴概率为 0.000,可认为适合因子分析,可进一步对数据集标准化处理。
(二)数据集的标准化
在应用因子分析法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析时,将各项变量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选取变量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得出标准化后变量指标。经过对2010-2014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效益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得到新的数据集,湘江流域的GDP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耕地面积、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环保从业人员、绿化覆盖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处理量、资源综合利用率及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分别用ZX1-ZX9表示,得出标准化后新的数据集。
(三)数据集的相关矩阵
Pearson 相关系数用来衡量定距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其绝相关系数越接近于 1 或-1,相关度越强,相关系数越接近于0,相关度越弱。利用 SPSS 计算出指标数据的相关矩阵,具调查得出:大多数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接近于1,可以明确看出各评价指标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这样反映2010-2014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效益就会不够准确,有些重迭。为了消除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效益所选指标间的重迭,需要对其进行简化,并通过SPSS软件操作对其进行降维处理,找出综合性指标使其线性组合,以分析2010-2014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效益。
(四)各因子的特征值和成分矩阵
利用SPSS得到解释的总方差及成分矩阵,根据调查显示:选取的2010-2014年9项变量指标都纳入评价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绩效的因子,湘江流域的GDP增长率(X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耕地面积(X3)、环境保护财政支出(X4)、环保从业人员(X5)、绿化覆盖面积(X6)、生活垃圾无害处理量(X7)、资源综合利用率(X8)及工业废水排放量(X9)等在因子上有比较高的负荷,说明第一个因子基本上反映了全部指标的全部信息,可进一步对9项变量指标进行得分计算。
(五)评价结果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得到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效益的评价函数:
Z=(Y1*8.756+Y2*8.756+Y3*8.756+Y4*8.756+Y5*8.756+Y6*8.756+Y7*8.756+Y8*8.756+Y9*8.756)/8.756*9
将因子得分和特征值代入上式,计算得到每个年度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的综合效益得分,并按综合得分排名,如表3所示:
表3是借助SPSS统计软件,计算得到的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效益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可从中观测出2010-2014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效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2010-2013年为负值,综合得分最低为2010年的-32.9,2013与2014年呈正数,最高综合得分为2014年的33.03,最低与最高得分之间差距较大。
(六)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绩效分析
由各个年份湘江流域深爱补偿绩效综合排名可以可出,实施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的2013与2014年的排名较高,而且综合得分>0,这表明了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绩效较好,对当地经济发展、环境治理投入及环保治理带来了积极影响,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环境治理意识更趋强烈,环境污染问题也有所改善,尤其是2013年来,湘江流域经济发展较快,GDP增长虽然下滑,但湘江流域GDP总体还是呈现上升趋势。湘江流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耕地面积由2010年的0.53万元、0.18千万公顷上升到2014年的0.9万元与0.36千万公顷,可见湘江流域经济发展迅速。
四、完善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的分析,2010-2014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比较显著,虽然没有太大的压力,近年来的生态环境方面有所好转,尤其是2013年来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措施的实施获得了较高的实质性收益,无论是环境方面还是社会经济效益方面都呈现显著的改善,但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发展未能成熟,需要进一步警惕发展中潜在的问题,亟待完善。
(一)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法律体系内容——精细化
湘江流域地区主要由湖南省管辖,近年来湖南省政府针对湘江流域管理、治理与保护等多个方面相继出台了各项扶持政策,如《湖南省湘江管理条例(草案)》、《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湘江长沙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这些关于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具体细则,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所以应多鼓励湘江流域地区制定一些灵活性的生态补偿方式,使得其具体更强的可操作性。由于湘江流域的各地区也呈现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充分了解各地区的特点下制定统一的生态补偿条例。如森林密集区,水土流失严重,则可倡导制定《禁止砍伐条例》;湘江流域附近农田耕地多的地区,可倡导制定《禁用农药条例》,以保护湘江流域水资源不受污染;工业园地区,可倡导制定《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水污染防治条例》、《大气污染治理条例》等。
(二)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宣传力度与参与积极性——扩大化
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涉及范围广,与多方主体建立了利益关系,独来独往难以使生态补偿机制得以广泛应用,只有发动群众的力量,调动各方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才能在实施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过程中大受裨益,获得卓越的效果。首先,对不使用农药、不乱伐木的居民进行资金鼓励,对茶农直补资金、物补有机肥,真正感受到生态补偿机制带来收益,从而能主动参与到机制的实施中。其次,政府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多样化传媒方式展开对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宣传引导,让更多的人熟知生态补偿政策,提高群众对生态补偿机制的认知度,为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实施奠定了群众基础。最后,在群众中进行宣传教育,营造生态保护的氛围;根据群众易从众的心理,对积极参与的群众,给与表扬,树立模范代表。
(三)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科学发展统筹规划——可持续化
湘江流域的土地面积8.5万平方公里,具有人口集中、城镇密布、经济发达等特点,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核心区域,得到湖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湘江流域在湖南省政府的批复下编制了《湘江流域科学发展统筹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长达9年,对67个县(市、区)进行了统筹规划,将湘江打造成了湖南省重要产业、文化、生态轴线。近年来,湖南省政府实施了《湖南省湘江管理条例(草案)》、《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湘江长沙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大气污染治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将湘江流域作为重金属污染、水污染及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并根据湘江流域综合实际情况建立了健全的湘江流域生态综合开发治理与补偿机制,立足科学发展统筹观,推进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重金属污染防治及水资源防洪与综合利用,推进了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建设,优化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五、结语
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湘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绩效的各项指标评价结果发现,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有了良好的改善。总体而言,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后,2010-2014年生态环境呈现了较大的改善,各项指标比实施前几年有了可喜的变化。但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必要使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法律体系内容——精细化,宣传力度与参与积极性——扩大化,科学发展统筹规划——可持续化,形成长效的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重大招标课题项目《我省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生态补偿与监督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号:15ZDA08。
参考文献:
[1] 单薇,方茂中.基于因子构建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模型[J].河南科学,2009,27(11):1441-1444.
[2] 于鲁冀.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及实施效果评价[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04):15-17.
[3] 蒙军.云南生态补偿实施效果评价——以昭通地区为例[D].云南财经大学,2014.
[4] 杨丽英,李宁博.晋江流域水量分配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J].人民黄河,2015(02):45.
[5] 孔德帅,胡振通.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中的资金分配模式研究——基于内蒙古34个嘎查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05):34-36.
[6] 程滨.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实战:模式与评价[J].生态经济,2013(04):24-27.
张自英.陕南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评价[J].能源与环境,2013(04):14-18.
[7] 石广明.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M].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8] 沈满洪,魏楚.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M].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
[9] 徐大伟.基于倾向值匹配法的区域生态补偿绩效评估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3):10-12.
[10] 巩芳.生态补偿机制对草原生态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0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