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为所学,学以致用

2018-01-03徐心怡

教师·下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生生活英语课堂生活化

徐心怡

摘 要:英语作为一项重要的交流工具,其教学应当回归学生的生活。教师要构建基于学生生活的小学英语课堂,积极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熟知的、亲近的生活英语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英语课堂,使教材变得更加具体、生动、直观,要全力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认真设计生活化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为生活而学英语、用英语。

关键词:生活化;英语课堂;小学英语;学生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7-11

语言教学来源于生活,更应回归生活。正如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斯所说:“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堂的范围。”英语作为一项重要的交流工具,需要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那么,如何让初步学习英语的小学生学以致用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构建基于学生生活的小学英语课堂,即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以下是笔者一年多来在小学英语的教学生活化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与探索,特请教于大家。

一、积极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美国大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人们接受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完善生活和提高生活,教育则是可以帮助人们完成生活目的的特殊方式之一。换言之,生活是教育的源头和目的,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规定:“教师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不难看出,《课标》里这些规定的落实绝不是课内有限的时间所能做到的,我们应当秉持“大教学观”“大生活观”的教育理念,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积极营造生活化的小学英语课堂氛围。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为自己身边的物品制作英语标签,例如学习用品、家庭生活用品、学校教室里的一些设备等。制作标签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记住了单词,书写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又如,可定期让学生们制作手抄英语小报在班级里展示,在教室里设置英语角,将英语期刊报纸书籍陈列在教室,每天早读介绍一句生活用语等。

通过这些努力,教师能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不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学习,而是与现实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活动,英语学习就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化的氛围和环境里,学生能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二、精心选取生活化的课堂素材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

目前我们采用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其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書中每一段文字都配以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片,真实而易于理解。教材中的涉及的知识点也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学生们所熟知的,如学生们爱玩的玩具,学生们喜欢吃的食物……然而仅靠书中的知识点还不能够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

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并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英语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例如,在教授六上“Holiday fun”这一单元时,课文内容重点讲述了刘涛去上海游玩的经历,介绍了和上海相关的旅游景点,同时,课文下方也给出了一些与北京旅游景点相关的短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让游玩过北京的学生们尝试介绍自己的假期,“I went to the Palace Museum for the holiday. I saw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I also went to the Great Wall and the Summer Palace. There were a lot of people there. It was great fun.”

2.广泛运用学生相关的生活素材

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同样不可忽视,他们的年龄、爱好等都可以作为谈论的话题。教师应结合教材,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信息和意愿,例如:“My name is...”“I'm from... I'm Chinese.” “I am tall.” “I like... My hobby is...” “I want to ...”同时,学生所处的环境,如家庭、学校,也都可以作为我们的素材。家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家庭成员、职业、家具等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这也是学生需要了解的。例如,介绍家庭成员是每个孩子乐于做的事情,“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doctor. Every day, he goes to work by bike. He loves mum and me, and I love him.”又如,让学生们简单地描述自己的房间或家。“This is my bedroom. There is a bed, a desk, a closet and a shelf. There are two tables near the bed. The computer is on the desk. The books are on the shelf...”等。同时,学校也是学生们的大家庭,他们在这里学习、玩耍,结识新的朋友,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结合这些,他们可以学习更多的词汇和句子。“At school, I have six lessons every day. My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 It is interesting. Miss Xu is my English teacher, she is tall and strict. I can learn a lot from her class.” 诸如此类,这样的素材可以让英语课堂更加生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高度关注学生关心的生活话题

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此作为我们的教学素材,可以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例如,在学习国籍和语言时,谈论学生们喜欢的明星人物是很好的素材。“Yao Ming is Chinese. He speaks Chinese and English. He is very tall, and he is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He is my favorite player.” 在学习“Chinese festivals”时,教师可引领学生们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节

日,“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Mid-Autumn Festival. It is on August 15th in Chinese Lunar Calendar. At this festival, people usually get together and enjoy the full moon. They eat moon cakes. I like this festival because I can have a good time with my family.”

又如,在学习“Birthdays”时,谈论每个学生自己的生日经历是很好的话题,学生们都有话可说,“On my birthday, I usually have a big dinner with my family. I usually have noodles and the birthday cake. I often get some presents from my parents. I have a great time!” 谈论学生们所喜欢的,将教学和他们的生活联系,他们会学得更快乐、更有效率!

三、全力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把握好课堂的四十分钟对教师也很重要。教师应在《课标》指引下,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努力创设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使用英语,从生活经验中得到发展。

1.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语言习得需要两个心理学前提:主体的亲历性和环境的真实性。也就是说,学生主体必须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真实参与言語过程。因此,教师应将生活缩影引入课堂,实现课堂内外的沟通,构建基于学生生活的英语课堂。

例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3“Asking the way”这一单元时,教师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布局,在教室里布置好公园、商店、医院、街道等,为了更贴近生活实际,教师可扮作问路人,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环境中去掌握目标语 “Where is the ...?” “next to, behind, in front of” “Turn left at the first crossing”等,也可以给学生这样一个场景:让学生邀请别人做客,描述自己家的位置。虽然这些教学情景都是模拟的,但学生们所扮演的角色都是真实的,在演练中,他们很自然地就能学会有关问路的英语知识。

又如,在教授Halloween、Christmas等节日时,教师可以将这些课放在节日前后进行,或利用学校英语节这样大的真实环境,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在欢乐的气氛中轻松地了解与节日相关的语言与文化(Happy Halloween,trick or treat,pumpkin lanterns,ghost,Merry Christmas, Santa,Christmas tree,Jingle bells, make cards,etc),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英语学习,激发了英语学习兴趣,更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

2.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和游戏

课堂上,教师需要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适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游戏活动是外语教学中人为地创造语言环境的教学形式,是很好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游戏可以获得学生高度的关注,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例如,在教授4A Unit 9“What's the matter”这一课时,教师可先运用body language, 让学生学会thirsty、 hungry、 tired等表示感觉的单词,然后可通过chant的方式让学生初步熟悉这些词汇,接着进行“你做我猜”,让一位学生通过老师给出的单词做动作模仿,让其他同学来猜“What's the matter?”, 猜对的就运用所要学习的句型“Here's a ... for you”来奖励他,这样的游戏活动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学习了新知,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十分愉悦的事情。

又如,在学习“Then and now”这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们收集相关的生活照片,选取有代表性的两张来介绍自己过去和现在的不同,在这样的活动中体会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Ten years ago, I was two years old. I could walk and run. I couldn't read or write. I didn't go to school. Now I am twelve years old. I'm a student. I can do many things. I can speak English and play the piano.”这样的活动结合了生活,让学生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感知英语语法。

四、认真设计生活化的课外作业

作业同样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部分,好的作业能及时起到巩固的作用,使学生对当天所学有一个好的掌握。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作业不应该拘泥于抄写练习,而是要做到趣味性、实用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们习得的语言能够学以致用,走出书本,走进生活,如此更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例如,“Public signs”这一单元,完全可以让学生们搜集生活中遇到的公共标志,并及时汇总,既可以教会学生英语中公共标志的几种表达方法,又能够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由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活英语大搜索”的活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要求,低年级的学生搜集来了很多童话人物的姓名(Snow White, Mickey Mouse, Donald Duck...)和一些缩写词(CCTV, WC, CD, DVD, USA...)等等,高年级的学生搜集了很多西方的节日,并了解西方的文化,这样开放性的作业学生们都很喜欢,使得他们在生活中体验英语,享受英语,快乐学英语!这样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也使英语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综上所述,教师应努力打破课内和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通过创设各种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将课堂教学真正地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之中,努力做到让英语走进生活,让生活再现英语,使学生们更加关注语言学习,从而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让英语教学焕发出更为强劲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李 勤.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EB/OL].https://www.taodocs.com/p-67732016.html.

[4]彭秋荣,陈明娟.中学英语活动课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广东教育学会.走进新程问题与对策[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学生生活英语课堂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历史课堂与学生生活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