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实验”
2018-01-03张荣
张荣
【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实验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通过数学实验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发现、创造的能力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数学实验教学不是简单的几个学生围在一起活动,把数学实验变成劳技课。数学实验应该是有目的、有思考、有经验、有数学味。
【关键词】数学实验 核心素养 数学味
在课改不断深入及大力提倡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越来越迫切需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而初中数学实验教学这个以往教师们往往忽略的教学形式凸显出它在发展这方面素养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但是,数学实验教学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实验教学,也不是简单的几个学生围在一起活动、“放牛式”的一味的让学生玩,更不是劳技课、手工课。数学实验应该是有目的、有思考、有经验、有数学味的。
一、初中数学实验的内涵
数学实验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实验,如物理、化学实验是以具体的实物操作为基础的,每个实验都有完整的操作程序,其目的不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注重实验方法、步骤和对器材使用的掌握。数学实验是以抽象的概念思维为基础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思维开放性,最后解决问题的一种过程,而它不同于物理、化学实验的是实验的内容本身并不一定是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
二、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1.数学实验变革了学与教的方式,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实验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发现、理解数学知识,使数学变得易学。在数学实验过程中,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伴的互助中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也由被动的听数学、记数学变为了主动的做数学、研究数学、发现数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教学由传统的“传递——接受”式转变为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作用不再仅仅是对已有的系统化数学知识进行讲授,而更多的是对学生启发性指导。
2.利用辅助教学工具,有利于学生短时间内多次验证探究
在数学实验中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如几何画板等可以把抽象的数学对象形象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在动态中认识数学对象的内在规律,极大的提高数学实验的操作效率。这些工具可以比较方便的改变实验条件,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多次实验,来验证结果的正确性,为今后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举一反三的能力打下基础。
三、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只关注“实验结果”,轻视“操作过程”,影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的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关注实验的结果,却忽略的实验的操作过程。对活动的要求不够具体、明确,实验过程呈现出“假热闹”的景象,导致实验失去实际意义。
2.重“趣味性”轻“数学性”,目标不明确
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但是,数学实验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形式,要明确数学实验的“数学性”,要有数学味。“实验”是数学的载体,要让学生在实验中感悟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怎样把实驗顺利完成,怎样有趣,而对数学实验的教学目的不明确。有的教师往往把数学实验课上成单纯的活动或劳技课,影响了数学实验教学意图的落实。
3.“假实验”代替“真实验”,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教师对数学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担心实验教学花时间多,怕影响教学进度与质量,往往对教材中的“数学实验”的内容一带而过,甚至干脆不上实验课,也有教师用“讲实验”的方式代替“做实验”,用教师演示实验代替学生操作实验,或者只是被动的验证,机械的重复,用各种“假实验”代替“真实验”,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这些做法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之,初中数学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要提高数学实验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对数学实验教学足够重视,掌握多种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技能,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牢记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通过创造性的实验教学,让探索的精神伴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成为其终身享用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程正龙. 重视数学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1 (18).
[3] 苏霍姆林斯基 著;杜殿坤 译. 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9.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