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回归“本位”
2017-03-01蔡小霞
蔡小霞
[摘 要]在新课程实验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数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但“数学味”却逐渐淡化,数学课丢了“数学味”。从数学情境中丝丝入味的“数学味”,数学活动中津津有味的“思考味”,数学思想中别有滋味的“内在味”,数学文化中回味无穷的“人文味”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数学课堂上的“数学味”。
[关键词]数学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53
在稳步推进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堂有了新气象,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更加平等,教师的教学方式更为科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为合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为多样化,学生的自主性得以提升,各种推陈出新的数学课堂令人眩目。但是冷静下来思索数学教学,我们发现,很多数学课堂少了几分“数学味”。“数学味”是一种口语化的、比较感性的说法,人们至今还没有明晰界定它的含义。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先生就曾明确指出,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当然是“数学”,学生能否学好数学这门学科才是判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课堂应更关注“数学”的特性,使其彰显浓浓的“数学味”。
一、创设有效情境,体会情境的数学味(丝丝入味)
在新课改的推进下,很多趣味性强、挑战性强的素材被引入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更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这种情况下,许多教师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可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主题图在低年级教材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很多教师都据此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但学生往往漫无边际地说一通,结果过了好几分钟还没有涉及数学问题,更不用说切入知识点了。一节数学课只有40分钟,这样绕了一个大圈子后,若学生还不能找到其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只好主动提出这些问题。这种做法不仅大大减少了“数学味”,还不利于“双基”的落实。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明确:所谓情境不单单是生活方面的,学生的认知以及思考的问题都从属于教学情境的范畴,其承载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服务于整个教学过程。将数学知识作为线索,我们可以创设出更为科学和合理的教学情境,深入挖掘教学情境下的数学逻辑关系,采用数学的视角来深刻理解教学情境,使得情境拥有更多的“数学味”。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上快速将学生从现实的生活中引入数学模型中,是很多教师思考的重点问题,也就是说,有效的数学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比方说,在教学“平均分”时,结合现实情况可以创设“春游”的情境——学生在春游中派发各种水果与食物,整个情境讨论的重点不是在“选择去哪里春游”“春游中注意的事项”“该准备什么水果与食物”等非数学的问题上,而应快速聚焦到“如何分配”“每人分得多少”“总量有多少”“会剩余多少”等数学问题上。这样一来,就能够将有限的课堂时间运用到解决数学问题上。再如,一次全国数学大赛上,一位教师播放了刘翔夺冠瞬间的场景,然后通过问题“大家都说刘翔快,刘翔的快是什么快?”自然引出了“速度”的概念。这样真实的情境具有浓浓的思维性,能够激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显示出特有的数学味道。
生活中的数学充其量只是一种数学现象,我们不能把它当作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而要从这些数学现象中抽象出本质上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释数学现象,这样戏数学课才会充满数学味。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把“数字编码”“分类整理”上成常识课,把“鸡兔同笼”上成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课,把“对称图形”上成手工课就不足为奇了。
二、组织有效活动,感受数学的思考味(津津有味)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很多教师都没有准确理解这句话,在课堂中融合了大量没有意义的活动与情境,不但没能有效地推动数学教学发展,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等数学思维活动过程也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使得数学课堂失去了“数学味”。因此,教师应重视其自身的引导作用,将数学知识以动态的形式融合到教学中,使学生深入领会数学这门学科的奥妙。只有那些无处不数学,处处都能体现数学主题的才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所以,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在活动设计上,使活动能够带有浓烈的数学气息,学生能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凸现数学“津津有味”的思考味。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关于长、宽、高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操作活动:
师:你能用小棒和塑料拐角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吗?
(学生独立完成组装)
师:如果去掉其中的一条棱,你还能想象出这个長方体的大小吗?
(学生认为能)
师:假如继续去掉一些棱,想一想,至少要剩下哪几条棱,才能保证我们可以想象出长方体的大小?先想一想,再动手试一试。
(学生想象后动手尝试,多数学生认为至少应保留三条棱)
师:根据这三条棱,你真能想象出长方体的大小吗?
师:请你比画一下它的大小。
师:还能再去掉一条棱吗?
生:不能,再去掉横着的这条棱,就想象不出长方体有多长了。
师:看来这三条棱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它们决定着这个长方体的大小。
(至此,教师水到渠成地告诉学生这三条棱的名称:长、宽、高)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本案例中,教师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充满思考因素的几个数学问题下,在静静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是真正活跃的 。在一些课堂上,教师铺垫过多,给予学生太多的指引,学生很轻松就得出了答案,基本无需思考;而一些问题又不带有任何难度,且问题过多,整个教学过程都被这些小问题覆盖了,学生应付自如,但是却不需要投入思考,难以深刻领会到数学知识的内涵,数学思维自然得不到提高。这类课根本就不具备数学意义,特别枯燥无味。教师不应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而要让知识成为学生思考的果实,尤其是要使得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使得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所提升,让整个数学课堂带有浓浓的思考味道,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自由发散!
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凝聚数学的内在味(别有滋味)
思想与方法是数学的生命与灵魂,数学课是否具有“数学味”,关键在于数学思想方法能否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依赖于对数学知识学习过程的分析、提炼、概括,但是,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都侧重于学生的经历,而忽视学生的内在心理体验。因此,在引导学生领会知识的过程中,应进行一定的提炼与概括,使得这些“数学味”能够厚实经历、凸显内涵。
例如,教学“搭配的规律”时,一位教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小红有2件上衣,3条裙子,她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首先,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学具模拟上衣和裙子来进行搭配,将各种搭配情景逐一展示出来。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先由不按顺序随意搭配的学生演示,再由按照顺序而搭配的学生来演示,使得两者能够形成有效的对比,从而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假如不运用学具,你们怎么能把搭配的方法表达出来?”学生开始展示各自的搭配方法。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指引,启发学生思索:“上衣的件数和裙子的条数与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关系?怎样用算式表示?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通过举例来验证自己的搭配方法是否准确。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启发他们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思考。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比较、归纳,体会解决方案的多样化及优化的过程,培养了自身的数学符号感。这样教学能使学生经历从实物到图形,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而逐步建立数学模型,学生就能感受到数学别有滋味的“内在味”,课堂的数学味就会浓了许多。
四、展示数学文化,品味数学的人文味(回味无穷)
有趣的数学知识、独特的数学思维、丰富的数学思想、著名的数学家、引人入胜的数学小故事……构成了丰厚的数学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展示能让学生沉浸在浓郁的数学味中,能让学生品味数学的久远,感受数学的厚重与魅力。如介绍《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如了解祖冲之与圆周率,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如试解鸡兔同笼问题,玩三阶幻方游戏;如听听为什么二月只有28天的小故事……这些都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在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发现了同圆内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之后,教师适时向学生介绍:“咱们今天的研究与发现,就是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墨子在《墨经》中記载的‘圆,一中同长也。”当学生认识到正四边形经过无限次的分割就会成为圆时,教师又可抛出“圆出于方”让学生体会其要义。在指导学生画圆时,教师又可让学生说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含义。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领悟了圆本身所承载的数形之美,更能实实在在地体会传统数学文化所蕴藏的无限魅力,整个课堂不时飘出丝丝的人文芳香,学生也能够品味数学所包含的人文味。
关注“数学味”,并不等于走回头路。教师应抓住数学教学的本质,组织有效而真实的数学活动,这样才能够由浅至深,使得学生从数学的肌肤逐步融入数学结构中,深刻领会数学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数学这门学科。让我们的数学教学一切从数学出发,以数学内容为核心,以数学思考为灵魂,回归“数学”本位吧!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