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形成机理及防控机制

2018-01-03邹永广

关键词:救援旅游大学生

邹永广, 朱 尧

(1.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2.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福建 泉州 362021)

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形成机理及防控机制

邹永广1,2, 朱 尧1

(1.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2.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福建 泉州 362021)

采用扎根理论分析范式,对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案例资料进行深度剖析,分析形成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的诱因。研究表明: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连锁效应;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主要由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和保障因素导致;从旅游准备阶段、旅游体验阶段和救援阶段剖析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发生机理。基于上述的研究结论,认为需要构建高校、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和游客“四位一体”的防控体系;发挥应急队伍与应急设施设备的“人防、物防”综合作用;推进与应用商业性救援力量。

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形成机理;防控机制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据统计,从2011年开始,全国录取率均在70%以上,2016年普通本专科在校人数为2695.8万人[1]。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加上节假日时间较多,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许多大学生在节假日有出游经历。日益增加的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细分市场和主流旅游消费群,然而,大学生在旅游期间也不断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突发的安全事故困扰着高校、旅游地相关部门和游客自身等,其防控、救援过程给相关部门带来难题。如2016年10月,浙江遂昌白马山发生大学生驴友被困事件。事故发生后,遂昌县公安局启动了应急联动处置预案,先后派出多名救援人员进行救援,但最后依然有多人受伤。该事件调查报告显示:驴友事前准备不足,进入山林后无法辨认方向导致迷路;救援人员在施救时,由于不熟悉路线,加上山路难走、道路湿滑、大雾弥漫等原因,导致援救过程比较艰辛[2]。大学生出游安全事故原因复杂多样,深入探究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的诱发因素,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构建防控体系。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其发生原因,以期探索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形成机理。在研究事故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为构建可行的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防控机制提供建议。

一、 文献综述

大学生旅游现象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起学者关注。霍力等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旅游消费正在不断向广度与深度发展,更喜爱幽雅舒适的旅游方式[3]。随后,大学生群体逐渐从游客群体研究中抽离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主体。学者主要探索大学生旅游行为规律特征。李丽梅等指出,大学生旅游的动机是以文化动机和精神动机为主,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国外旅游区和民族风情区偏好度最高,但其行为和态度并不一致[4]。苟小东等调查分析了陕西省高校大学生旅游偏好、旅游消费水平、旅游组织方式、旅游空间行为及旅游服务与价格评价特征,研究指出西部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旅游兴趣,喜爱集体出游和自然类风景旅游区[5]。此外,也有学者对大学生旅游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旅行社应直接与高校合作,为大学生及时提供旅游信息等专项旅游产品开发策略[6-7]。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少学者对大学生旅游安全予以了探讨。吴必虎等对影响大学生旅游安全感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旅游距离、交通方式、出游形式、经济状况、旅游目的地安全状态等均会影响大学生在旅游时的安全认知[8]。章杰宽经调查分析得出:绩效风险与身体风险较大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对旅游的风险认知[9]。杨海峰等指出造成国内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来自参与者、高校、旅游景区部门。具体表现在:(1)参与者方面,其安全知识、自救能力、自我防护意识缺乏;(2)高校方面,大学生的旅游安全教育较为匮乏,少有预防准备;(3)旅游景区方面,安全设施及防范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紧急救援机制等[10]。

综上而言,学者针对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及旅游安全相关问题的研究不全面,还亟待丰富和深入探讨。系统性梳理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成因,探索其形成机理,并建构大学生旅游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显得十分迫切。

二、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成因及形成机理分析

(一)事故案例的来源与选择

主要通过中国广播网、搜狐网、新浪网、网易、中国旅游报等国内知名新闻网站、报刊等,搜集和甄选有关大学生旅游安全事件案例。以“旅游事故”“大学生旅游事故”“大学生旅游安全”为关键词进行筛选与提取。案例甄选的标准包括:(1)案例主要发生在近年,时间段为2000 年1 月至2017年8月,案例信息应具有确切来源与出处,以确保研究资料的可信度;(2)案例应具有本研究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事件发生过程及相关事故原因阐释等。根据以上2个基本标准,共收集到2000-2017年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40个,并按照扎根理论分析范式对其进行了案例整理和数据编码。

(二)研究方法

基于搜集和整理的案例资料,采用案例研究法和扎根理论分析范式,以便抽取、建构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影响因素。案例研究法是社会科学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对现实中某一类复杂问题进行深入和全面考察的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案例研究,人们可以对现象、事物进行描述、探索和因果性分析[11]。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由于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和特定状况下发生的安全事件,对其整个案件过程细节进行剖析,以探究其发生的基本影响要素及其关联性。扎根理论分析范式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运用归纳法对事件进行分析整理,通过将事件与事件进行连续比较,对资料进行概念化,并进一步寻找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概念进行范畴化,最后上升到理论的一种自下而上的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扎根理论分析范式,通过对案例具体材料信息进行编码并逐步提取概念,最后形成范畴,进而建构系统的旅游安全事故影响因素体系。

(三)资料分析过程

首先,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凝练、抽取事故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原因(表1);其次,对初步提取的概念进行第二次整合重组;最后,将第二次整合的概念进行第三次提升,凝练出主范畴和核心范畴,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 开放式编码。开放式编码是对原始数据的彻底研判,试图去概括和抽取每个案例细节资料所表达的含义,发现概念与范畴并予以命名,用于正确反映资料内容。通过对原始资料初步分析,进行概念的提取,形成了171个概念节点(表1),不断对其进行对比,将意思相近的节点进行合并,最终得到36个概念(表2)。

表1 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资料初步分析

注:由于篇幅所限,仅列举部分案例抽取过程

2.主轴式编码。主轴式编码是对数据中浮现出的特定分类,来精炼并概括其特性以获得最能体现文本主题的范畴,并与开放式编码所获得的概念建立起联系。通过分析36个概念的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进一步归纳总结,最终归纳出个12范畴,分别为安全意识缺乏、旅游经验不足、身体素质较差、心理素质较差、相关设备缺乏、自然环境恶劣、突发自然灾害、道路环境较差、组织纪律不佳、管理松弛混乱、预警效果不佳、缺乏专业救援(表2)。

3. 选择式编码。选择式编码的目的是整合并精炼理论,当通过开放式编码和主轴式编码确定核心分类后,提取出核心范畴,并通过描述现象的“故事线”来连接核心范畴与主范畴。通过对36个概念和12个范畴之间内在联系进行进一步分析,最后归纳出4个核心范畴,即影响大学生旅游安全的4个维度因素: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保障因素(表2)。

经过扎根理论分析的3个核心步骤之后,为了检验研究范畴的信度与效度,对原始资料进行再次分析整理。检验发现,所提取的诱因与前期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且较为核心的范畴完全一致,说明理论已达到饱和,核心范畴可信、有效。

(四)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诱发因素

通过上文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旅游安全的因素众多,本文归纳提取的36个概念,12个范畴,4个核心范畴。4个核心范畴分别为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保障因素。

1.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指大学生本人因缺乏安全意识、心理素质较差、身体素质较差、经验不足等自身原因导致安全事故。目前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环境相对舒适,对于充满风险的社会、自然环境警惕性不高,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作出及时的预测并做好相应准备。此外,大多数高校在校生刚离开家庭,且认为自己已经成年,可以独立出行并对突发状况有应对余力,但实际并非如此。

表2 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诱因分析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山洪、台风、暴雨、暴雪、地震、滑坡、泥石流,还包括一些社会环境因素,如道路环境差而造成交通事故。大学生长期在校内生活学习,普遍缺乏户外生存能力,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自救能力明显不足。

3.管理因素。管理因素主要是指安全管理不到位,许多旅游经营单位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技能。此外旅游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导致部分所谓自助游俱乐部、户外运动联盟等性质的组织,鼓励大学生散客组团参游,但缺乏安全保障和基本的安全资质等存在较多安全风险隐患。

4.保障因素。保障因素是指大学生在遇到旅游危险时,由于缺乏较系统的户外安全事故救援机制,也未配置较健全的设施设备,加上救援人员专业水平不够,导致救援不及时。

(五)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形成机理

通过上述对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遵循其特有的形成规律。本文以大学生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为主线,剖析了大学生在旅游准备阶段、旅游体验阶段、事故发生及救援阶段的安全事故产生和演化特征,分析了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形成机理(图1)。大学生旅游活动过程可能存在3种形态:(1)在旅游活动的准备阶段不存在潜在风险,在旅游体验阶段也未遭遇任何突发事件,整个旅游过程顺利结束;(2)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或可能在旅游准备、旅游体验、事故发生及救援阶段,遭遇突发事件,发生安全隐患,产生形成旅游安全事故,旅游过程随之中断或结束,该类型是常见形态;(3)在旅游前或者安全隐患萌芽时,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如地震、台风等,旅游者取消此次旅游活动。依发生时间的阶段性,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形成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隐患萌芽阶段。许多大学生一旦选择旅游目的地,准备出游之前,会迅速寻找相应旅游攻略,但往往容易忽视旅游安全方面的信息,这样无形中就埋下了各式各样的安全隐患。另外,在旅游准备阶段,大多数大学生都会选择自己设计全过程的旅游路线等,而不是选择证照齐全、资质深厚的专业旅行社。由于大学生缺乏外出旅游安全意识,携带装备不齐全、对路线不熟悉、自身身体素质不佳,这些都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此外,当发生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如旅游目的地发生地震、泥石流、台风等,大学生因此取消旅游行程,但是这也未从根源上消除隐患。

2.安全隐患发生阶段。这个阶段的事故类型多种多样,诱因纷繁复杂。在此阶段,导致安全隐患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存在侥幸心理、组织混乱、环境恶劣等。另外,在这个阶段中,如果突发不可抗力事件,旅游者会迅速撤离或进入旅游安全救援阶段。

图1 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形成机理图

3.安全隐患救援阶段。这个阶段,如果旅游者设施设备准备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则可能使得安全隐患恶化。当然,经过旅游者或工作人员的救援或妥善处理后,安全隐患得以解决,旅游得以继续,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情况。但安全隐患未及时排除而转化成安全事故时,救援人员的救援和处理是否及时,就显得极为重要。若救援人员由于各种原因救援失败或未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旅游者较大损失。

三、大学生旅游安全防控机制的构建

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是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和保障因素中的一个或某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4个方面因素可能发生在旅游活动的旅游前、旅游过程中或旅游结束阶段,大学生旅游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应遵循上述特征,构建安全“防护网”。

(一) 预防管理:高校、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和游客“四位一体”的防控

预防管理主要是对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可能存在的隐患做好相应的预防准备。预防管理需要高校、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和大学生游客4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协作。

1.加强高校安全教育。高校为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其中包括外出旅游安全教育。了解基本的外出旅游安全知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旅游安全保障的基本常识,掌握基本的旅游安全防范技能。必要时,需要开设系统的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课程。该课程包括大学生安全观念教育、旅游安全理论教育、旅游安全技能教育和旅游安全法律教育等,可以邀请体育专业、旅游专业和安全管理专业教师授课,从而增强大学生外出旅游安全意识及提高旅游活动技能,以实现在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时的自救、互救。

2.完善旅游主管部门监管。旅游主管部门应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增加类似户外运动俱乐部等形式的准入资格和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大学生进入较正规的旅游组织从事旅游活动。此外,加强旅游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通过明查或暗访形式,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旅游安全检查和风险隐患排查,检查旅游景区(点)的安全设施设备的健全程度及旅游安全的规范程度。

3.提升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旅游企业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安全培训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讲座培训让员工提高旅游安全基本常识和安全意识;通过进行简单事故的实操培训,让员工掌握基本的应急实战技能,如在旅游过程中的发生食物中毒、火灾等事故时如何实施急救。同时,对其培训内容进行考核,使员工真正具备实操技能和技巧。

4.增强游客安全防控能力。大学生在平时应积极主动学习、了解有关安全知识和掌握一些户外紧急应急处理办法;在旅游之前,应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和思想准备,如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目的地的安全相关信息;在旅游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即便发生安全事故,也要调整好心态,能紧急处置,做到自救、互救或他救。

(二)应急保障:应急队伍与应急设施设备的“人防、物防”综合作用

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需要整合应急队伍和健全应急设施设备,做到“人防、物防”的综合统一。

1.健全应急队伍。一般的旅游安全隐患发生时,需要导游、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和游客共同应对,建立相互配合协作的队伍。当然,各自的角色和责任需要明确,导游人员应迅速做出反应和采取措施来保障大学生的安全,使其移至安全地带;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当接到求救信号时,应迅速组成应急小组,控制事故现场,避免旅游安全事故的扩大;游客也可以协助工作人员来控制安全事故的扩大。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旅游地还需要整合当地的公安、武警、消防等力量,构建一支训练有素、配合协调紧密的应急队伍,通过部门间的联系、合作,从而对重大旅游安全事故能够迅速反应和及时控制。

2.增强应急设施设备。除了基本游客必备的应急设备配置外,还需要增加一些现代高科技设施设备,如GPS定位仪、导航系统和智慧智能设施设备。一旦在偏远之处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时,可以紧急定位并进行及时搜救。旅游目的地也应定期检查安全设施设备是否完备和正常运行。

(三)紧急救援市场化机制:商业性救援力量的推进与应用

当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相应组织应积极实施紧急救援。但目前我国较多依靠公益性救援体系,其力量相对薄弱,旅游主管部门或旅游企业可以尝试创新旅游安全救援的市场机制,即推进商业性民间救援力量,应用于大学生旅游安全紧急救援,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救援体系。

政府应尝试推进和应用商业性民间救援力量。但需要对商业性民间救援组织进行考核和审查并颁发经营许可证,包括对安全救援人员进行考核并颁发证书,检查安全救援设施设备是否健全等,使其进入市场合法化。同时,建立全国安全救援中心,当发生安全救援问题时,救援中心通知最近公安部门和民间组织实施救援,救援后政府应给予民间救援组织一定补助。同时,将安全救援纳入旅游保险体系中,使保险公司承担一部分费用,可以促进商业性民间救援组织进入市场。

五、结论与讨论

大学生旅游安全问题是学者、学校以及大学生本人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网络案例收集的方式获得与大学生旅游安全有关的数据资料,并在资料整理、数据挖掘的基础上进行质性分析,试图揭示我国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形成机理,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大学生旅游安全防控机制。

1.利用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分析,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等资料分析过程,归纳提炼出36个初始范畴、12个主范畴,4个核心范畴,即影响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的4个影响因素。(1)人为因素,如缺乏安全意识、身体素质较差等;(2)环境因素,如突发灾害等;(3)管理因素,如组织不到位、管理混乱;(4)保障因素,如缺乏专业救援机构等。

2.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形成机理以大学生旅游的全过程为主线,遵循其特有的发生规律。在旅游准备活动阶段,存在大学生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对路线不熟悉、自身身体素质不过关等原因;在旅游体验阶段,存在诸多复杂诱因,这也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段;在救援阶段,存在通讯不佳、遇险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线路不明、错过最佳救援时间等原因。

3.大学生旅游安全需要构建高校、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和游客“四位一体”的防控体系,即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完善旅游主管部门监管、提升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增强游客安全防控能力;健全应急队伍、增强应急设施设备,发挥应急队伍与应急设施设备的“人防物防”综合作用;优化紧急救援市场化机制,推进和应用商业性救援力量,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救援体系。

总体来说,大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远低于其他种类的安全事故,但也是一类不容忽视的旅游现象。本研究对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成因和形成机理进行了探索,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还有待于深入分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2-28)[2017-09-15]. http://www. stats. gov.cn/tjsj/zxfb/201702/t20170228_1467424.html

[2]佚名.17名上海驴友在浙西山区遇险获救,包括4名德籍留学生[EB/OL].(2016-10-31)[2017-09-15]. http://travel.people.com.cn/n1/2016/1031/c41570-28820681.html.

[3]霍力,杜文广.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J].商业研究,1997(3):47-48.

[4]李丽梅,保继刚.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4):45-49.

[5]苟小东,马耀峰,李富升.我国西部地区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8,23(3):123-128.

[6]杨佳倩.针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开发[J].经营管理者,2013(20):47.

[7]张玉香.谈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有效开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105-106.

[8]吴必虎,王晓,李咪咪.中国大学生对旅游安全的感知评价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2):62-68.

[9]章杰宽.旅游风险认知与测度研究——基于大学生群体入藏旅游的调查[J].产经评论,2012(4):106-114.

[10]杨海峰,丁宁,李爽.大学生出游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3(1):223.

[11]孙海法,朱莹楚.案例研究法的理论与应用[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1):116-120.

Researchonformingmechanismandpreventionandcontrolmechanismofcollegestudents′travelsafetyaccidents

ZOU Yong-guang1,2, ZHU Yao3

(1.SchoolofTourismManagement,HuaqiaoUniversity,Quanzhou,Fujian362021,China;2.CenterofTourismSafety&SecurityResearchofChinaTourismAcademy,Quanzhou,Fujian362021,China)

This paper adopts the rooting theory analysis paradigm to analyze the college students′ travel safety accidents data and summarizes the causes of college students′ travel safety accident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occurr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travel safety accidents has chain effect. College students′ travel safety accidents are mainly caused by human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management factors and security factors. Occurrence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tourism safety accidents are analyzed from the tourism preparation stage, tourism experience stage and rescue stage.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conclusion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four 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universities, tourism authorities, tourism enterprises and tourists. We should play a comprehensive role in the "civil and physical defense" of emergency teams and emergency facilities, and promote commercial rescue forces.

college students; tourism safety accidents; forming mechanis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2017-10-05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一般项目(FJJKCG16-525);福建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CGL027)。

邹永广(1984-),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安全管理。

F592

A

1671-6922(2017)06-0084-07

10.13322/j.cnki.fjsk.2017.06.013

何晓丽)

猜你喜欢

救援旅游大学生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旅游
救援行动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紧急救援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