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声乐演绎中的无限感
2018-01-02吴艳
吴艳
【摘 要】音乐演绎的这个过程,是一种不受限制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这里要谈到的无限感。声乐的无限感是区别声乐技术和声乐表达的,它只针对演绎者发出一种特殊的感觉,而这样的感觉就是演绎者为什么热爱歌唱的原因。
【关键词】声乐;演绎;无限感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0-0055-01
声乐的无限感同声乐的意境,这个听起来似乎觉得荒谬,但是,当我们看到无数的声乐爱好者,乐此不疲的在那里纵情歌唱,我们不得不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当我们问自己,为什么自己喜欢唱歌,唱歌到底有什么魔法,让我们孜孜不倦的一遍又一遍的演绎,于是开启了我们所要讨论的。
一、有限存有与无限世界
我们在讨论声乐的无限感的时候,必须要弄清楚一件事情,就是有限世界的一切是真实还是虚无的。当然,在柏拉图的思想当中,理性世界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亚里士多德对此并不这样认为。为了认清楚关于声乐作品的无限感,我们必须谈一下无限感。人们是通过感观认识世界的,而我们是要借助客观世界的辅助才能实现感观的。当我看见了世界,那是因为有了光的存在;当我听见了声音,那是因为空气的传播。可是,光作为宇宙中的形象,它自身都是有限的,我们怎么能用有限的光去认识无限的世界呢?当我们不能用大脑绘制无边无际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感观的盲区,我们无法用自己感观去理解无限,而只能在数学当中知道无限的意义,所以对于有限存有和无限存有皿得非常重要。
老子说“善行无辙迹”,真正的大善是做了善事并不告诉其他的人。但是庄子认为“绝迹易,无行地难”。这里其实告诉我们,当我们已经逝去而并没有人知道的事情,它就真的没有痕迹吗?庄子觉得只要是发生过的事情,即便是没有人知道,但它也是真实存在过的,至少是经历过的。于是这里借代到声乐的无限感里面,当我们演唱的作品是发生或是憧憬的,那么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我们经历过或者将会经历的故事或者义理。那么,如果抛开时间,那么发生过的事情,或者说一切抽象构建虚无的,它是否是存在,并且是否是无法改变的?小说中的故事,我们无法去改变它,我们昨天发生的事情,也无法去改变它。换一种思维,这些发生过的事实际上和虚无有着一个共性,那就是不可逆转。这样的不可逆转正是庄子认为的那样,它存在但并不由人所感知。而這样的一种状态,实际上同数学一样,是无限的,是不可改变的。那么我们在演唱声乐的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把过去或者憧憬并且懂得的事物、义理现在进行化。然而现在进行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演绎已经不变的概念,所以人们声乐行为的过程中,有一种快感,而这样的快感实际上就是无限感。
二、歌曲之无限
歌曲,由旋律同歌词组成,一方面蕴涵着用数字解释世界超无限的感觉,另一方面拥有通过语言理性表达的个人情感和认知。例如一个八度当中,实际上有无数个音高,音符的节奏音高组合,可以有无限的变化,所以在音乐的创作过程中,往往能更好地体验无限的这个概念,这个无限的概念就更接近我们真实存在的世界,所以音律能够构建所谓的超现实的乌托邦。但是,在我们追问谁制造了这样的美,是自然的本源还是一种巧合?这样的神秘色彩,让我们无法知道为什么音乐这么好听,能够让人有喜怒哀乐,能够让人激动平静。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根据人本身的感知去认识的,感知的世界是变化的,但是透过变化的本质我们开始思考,发现实际上一切变化都是不变的,因此语言构建的存在,一定是通过理性思考出来的产物。我们把人的喜怒哀乐用语言构建出来,然而人的情感却是个人的感知,这种感知是有误差的,也是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我们却要在已经体悟的个人感知中构建理性表达,实际上就是表达自己所愿意相信的情感,也就是把飘渺虚化的东西真实化。于是,歌曲就在把浪漫幻想同无限的感觉联系起来,从而诞生。所以才在歌唱的表现上有了高于现实的表达,产生了情绪。然而我们在讨论世界存在与否的时候,这种音乐情绪又给了我们真实存在的感觉,你不会在要唱出眼泪的时候理性地告诉自己这是假的,然后就不哭出来吧?所以,在乐感的构建过程中,往往相信感受的一切是真实存在的人,比起更愿意用理性发问这是真的还是假的的人,更容易表达音乐超现实的本质。当然,人是有限的动物,对于无限的世界我们是无法认知的,所以才思考我们是否存在,因而我们才诠释用语言构建的可表述的有限制的人类科学中的存在,至此才有了理性和感性的唱歌。那些乐感不好的同学们,实际上就是用理性分析后,不相信这旋律构建的超现实,所以无法感同身受,因而才没有情绪的表达,唱出来的歌声自然不会好听。
三、结语
这里我们再次借用一下老子的话,“为学曰益,为道曰损”。我们想要知道音乐的无限感,首先要知道音乐的审美。当我们对事物了解得越多,就会不自觉地从事物的形象本身脱离出来,会在这个事物上雕刻许多对于自身感受的抽象意义,这里其实就是一个没有最好而有更好声乐演绎过程。
参考文献:
[1]刘雪梅.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2]王维平.声乐理论的辩证倾向评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