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还乡》与《雷雨》的戏剧特点比较分析
2018-01-02孙良
孙良
【摘 要】本文主要从戏剧结构、戏剧手法、戏剧矛盾冲突三方面将迪伦马伦的戏剧作品《老妇还乡》与曹禺的戏剧作品《雷雨》进行比较。两部作品在题材立意方面具有相似之处,皆是以男女的情感纠葛为主线,讲述人情伦理中道德选择层面的问题。“闭锁式”戏剧结构,黑色幽默的创作手法,突出人物心理斗争的矛盾冲突方式等创作理论,体现了两位戏剧大师在审美追求上的差异。比较两部作品的戏剧特点,对于研究者进一步理解作品深意,了解剧作家的美学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迪伦马特;曹禺;戏剧特点;戏剧矛盾冲突;戏剧比较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0-0004-02
三幕悲喜剧《老妇还乡》是瑞士德语剧作家迪伦马特的代表作之一,该剧创作于 1956 年。这部典型的迪伦马特式戏剧一经出现便风行西方世界,也奠定了作者在当代世界戏剧史上的地位。四幕悲剧《雷雨》是中国近代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曹禺的成名作品,该剧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地位,被称为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两部作品从题材立意上并不相同,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具有东西方文化差异,但两者皆是以男女的情感纠葛为主线,讲述了人情伦理中道德选择层面的问题。比较两者戏剧作品的特点,可以从戏剧结构、戏剧手法、矛盾冲突三方面进行,通过深入分析戏剧作品,了解剧作家的创作特点,继而明晰经典之作的美学内涵。
其一,两部作品皆是运用“闭锁式”的戏剧结构,即从“多年后的某一天”写起,将漫长复杂的前史,随着戏剧情节的发展,以叙述的方式剖露在观众面前,同时把过去的戏剧动作与现在的戏剧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产生集中强烈的戏剧效果。在《老妇还乡》中,克莱尔带着复仇的心理回到居伦小镇的情节,就是过去与现在交错的契机。克莱尔的旧情人伊尔在45年前的情感背叛,使得克莱尔此次回乡的目的极其明确,她要杀死伊尔为自己讨回公道。戏剧前提直接导致剧情走向,伊尔的死亡命运就此定格。全剧在以克莱尔的复仇为始终的情节基础上,同时设置了两条潜在的心理变化曲线,“一条是居伦人在贫困中经不起金钱势力的引诱而良心被收买的过程,一条是男主人公伊尔在恐怖气氛的包围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罪过而终于以生命来赎罪的过程;前一条线索展示的是道德的不断下降,后一条线索展示的是道德的逐渐上升;前者导致的是喜剧的结局,后者导致的是悲剧的收场。”[1]可以看出,《老妇还乡》正是以一条清晰的情节发展线索,通过表现克莱尔的复仇过程,引申出两条在矛盾冲突外的道德冲突线索,使得剧作更加立体,不断拷问着人性,鞭笞着金钱至上的社会。
曹禺的《雷雨》作品在戏剧结构的安排上则有所不同。剧本虽然仍是闭锁式结构,前史也包括主人公间的情感纠葛,但剧作家安排的戏剧前提,仅为冲突展开的情感铺垫,并没有直接导致剧情的最终走向。《雷雨》中的戏剧前提包括鲁侍萍与周朴园30年前的恩怨;繁漪与周萍的乱伦之恋;以及周萍与四凤的兄妹恋情。但鲁侍萍此次来到周公馆并不是带着复仇或是与周朴园相认的目的,而是来见自己的女儿四凤,与30年前被周朴园抛弃没有直接的关系;繁漪对周萍的挽留的行动,也是随着剧情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由爱生恨,并不是《老妇还乡》中克莱尔那种始终如一,毫无变动的复仇计划;周萍与四凤的恋情,通过最终真相的揭露,结局形成极大反转,这与《老妇还乡》中,伊尔从一开始的命运定格也形成强烈反差。可以看出,《雷雨》的情节线索更为复杂。剧作家的笔墨更多地放在剧情的层层递进、人物关系的逐一剖露上,着重展现封建社会背景下不同阶级间的冲突矛盾及人物命运的悲剧性。而《老妇还乡》主要描写伊尔个人的心理斗争活动,弱化了人物之间的直接冲突。“闭锁式”结构下存在的个体差异,是使得两部作品风格迥异、情节发展不同的主要因素。
其二,在比较两者的戏剧手法上,迪伦马特崇尚“黑色幽默”的美学风格,即是以喜剧的形式演繹悲剧的主题,而曹禺则更擅于运用悲剧的形式(对生活的摹仿)再现悲剧的主题。在《老妇还乡》中,克莱尔的形象是虚化的、怪诞的,她更像是来自地域的使者,掌握着群众生死的权力。她只需要宣布审判结果,就可以带着属于自己的东西离开居伦城。这一人物的设定不是纯粹意义的悲剧角色,而是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克莱尔应该是受千夫所指的底层人,却因金钱被奉为“活菩萨”,人们向她乞求着施舍,伊尔更是唤她“小野猫”“小妖精”——一个63岁的老妇人,全身上下是被钢钉组装的机器零件,被这样称呼,画面是何其的怪诞。而类似这样的怪诞、戏谑、讽刺的场景在该剧却频频出现,贯穿始终。迪伦马特正是擅于运用这样的手法引人深思。
伊尔:在这方面我还能供给你一些材料,市长先生。克拉拉热心主持公道。一点也不含糊。有一次警察要带走一个乞丐,她马上拿起石头来砸警察。
市长:热心主持公道。这不坏。这是一个很动人的题目。不过我想关于打警察的那一点。咱们最好不要提了。
伊尔:她为人还非常慷慨。自己的任何东西她都毫不吝啬地分些给别人。有一次她还偷了一些土豆送给一个穷寡妇。
市长:乐善好施。先生们,这一点我一定得着重谈一谈。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谁还记得,哪一所房子是她的父亲建造的?我要是能在我的讲话中提出这一点,那肯定也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伊尔:不记得了。谁也不记得了。
【市长合上了他的小笔记本】
这段对白侧面展现了45年前克莱尔在居伦小镇的生活,极其普通、贫穷,也不受任何人关注,仅有旧情人伊尔知道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但也是被粉饰过的。在之后的晚宴上,克莱尔听到关于自己乐善好施的谈论时,说出了事情真相——送土豆给老寡妇只是为了让她把床让出来,好让她和伊尔能舒服地睡一会——看似轻松的话语,被形象怪诞的老妪说出,令人心生酸楚。在迪伦马特的笔下,“苦涩的笑”或“释然的哭”,具有更强烈的艺术魅力。再如,当伊尔第一次和克莱尔在树林里见面时,伊尔听到克莱尔可以捐几百万给小镇,他兴奋地拍了下她的肩,又痛苦地抽回了手。克莱尔平静地告诉他那是她假腿上的一根链条。而后,伊尔又夸赞她清凉的又白又嫩的手,她却说这是象牙做的假肢。这两个细节使得两人多年后相见的场景异常尴尬,也令人在滑稽的形式中品味悲剧意蕴。
而分析《雷雨》的戏剧手法,却丝毫没有轻松诙谐的成分。现实是残酷无情的,曹禺正是运用现实主义的笔法,真实地勾勒出生活中的各色人物,将残酷无情的现实进一步地剖露在我们面前。在《雷雨》中,每一个人物的生活都是带有悲剧性的。鲁侍萍在30年前的大雪夜,怀抱着出生仅3天的孩子被赶出家门,颠沛流离地过了大半生,却最终受到命运的捉弄;繁漪在周公馆耗费了18年的青春,刚刚点燃的希望却因被周萍无情的抛弃,化为了怨恨和绝望;周萍原是年轻有为的富家大少爷,却因与后母产生私情,与同母异父的妹妹发生关系,饮弹而终;鲁四凤正值芳华,却因毫不知情地怀了哥哥的孩子,触电而亡;周朴园、鲁大海、鲁贵、周冲四个人物,同样沦为了封建社会背景下的牺牲品。这些平凡、鲜活、真实的人物,在曹禺的笔下,没有刻意地搞怪和戏谑,也没有受到丝毫的眷顾,而是被层层剥去外衣,赤条条地站在观众面前。曹禺给予每个人物的灵魂都是干净的,他们只是为了生活而战。这样的人物,迸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也让中国话剧深深地打下了民族的烙印。以严肃的悲剧形式描述悲剧故事,这也是《雷雨》与《老妇还乡》的差异所在。
其三,在描写戏剧冲突的方式上,《老妇还乡》更重思辨性,《雷雨》更重人情。在《老妇还乡》中,人物矛盾没有形成直接的正面冲突,而是以伊尔的内心斗争为主,通过伊尔的心理变化引发观众对“善恶”的思考。其中克莱尔虽然是全剧的始作俑者,是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端,但并不是戏剧矛盾冲突的核心。在剧中第一场,克莱尔宣布以伊尔的死亡作为捐赠十亿元的条件后,她的存在就逐渐虚化,矛盾冲突从克莱尔转移到了居伦人与伊尔的身上,决策生死的大权似乎交到了居伦的每一个人的手中。伊尔从第二场开始,因为镇上的人无故地赊账陷入极度的恐惧,他内心的心理斗争达到顶峰。他奔走在警察、市长和牧师之中寻求救援,但最终发现自己是被孤立的。迫于人们的巨大压力,伊尔放弃了无谓的挣扎,转而走向赎罪的道路,内心冲突随之归于平静。全剧从始至终,主要角色克莱尔和伊尔都没有产生正面冲突,两人在树林中两次会面,也都是若无其事、顾左言它的闲谈,看似在回味、享受着彼此的悠闲时光。迪伦马特有意将有限的篇幅留给挖掘人性的事件中,而其他叙述性事件,则选择以怪诞略之。
反之在《雷雨》中,剧中的矛盾冲突则主要集中在几组人物的关系上,并且每组人物至少存在一次正面发生冲突的情况。如周萍与繁漪之间的四次主要矛盾冲突,繁漪从暗示到乞求、到警告、直至絕望,周萍从逃避到自责、到愤怒、最终厌恶,其中强烈的情感表达,是震撼人心的。相比之下,伊尔与克莱尔之间的交流就显得过于冷静。同时,《雷雨》的矛盾冲突程度按照一般剧情的发展逐步递增,直至最后一场达到全剧的高潮,走向集体毁灭的悲剧结局。但在《老妇还乡》中,伊尔第二场的自我醒悟已是全剧戏剧性的顶点,最后一场伊尔的葬礼,更像是作者对居伦城的挽歌。若用线条表现两个戏剧的冲突发展状态,《雷雨》是一条斜角上升的射线,《老妇还乡》则是一条斜角下降的射线和一条抛物线;《雷雨》全剧人物的矛盾冲突随着每一场逐步增加,《老妇还乡》中克莱尔在开场为冲突高潮,戏剧发展至结尾时呈下跌趋势,剧终时接近零值。伊尔在开场和结局归为平静,第二场至第三场行刑前达到高潮。
通过简单比较《老妇还乡》和《雷雨》的戏剧特点,可以窥探出两位戏剧家的艺术审美追求。迪伦马特主张将人物置于极端环境下,探寻人性中的本质内容,强调以喜剧的形式演绎悲剧的人物,让观众在“笑中流泪”。而曹禺则是通过真实的笔触,描绘出大背景下人物的众生相,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一面,以生活中的典型人物,诉说其背后的悲剧故事。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分析两位戏剧大师的艺术手法及作品特色,仍存在诸多差异,但碍于篇幅及笔者能力,无法详尽阐述,后续仍有待更深入地思考及研究。
参考文献:
[1]叶廷芳.译本序老妇还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