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初探
2018-01-02薛振华
薛振华
【内容摘要】“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必然会发生转变。作为教师需要厘定的是其给学生学习理念与学习方式的变化,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体现,最终都要落到“人”的价值实现上来。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学习方式 “互联网+”
互联网问世已经数十年,今天的中国已经迈入了“互联网+”的时代。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今天,基于互联网的移动互联、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正是“互联网+”的产物。作為与职业、社会联系较为紧密的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应当让学习方式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这是教学中亟需考虑的问题。
一、“互联网+”对学习理念带来的积极影响
学习方式归根到底是学习理念的产物,尽管学习理念很多时候都是以默会知识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认知当中,但其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往往存在着两种认识:一是认为自己接触的是最先进的领域,因此在谈及自己的专业时常常会有一种自豪感;二是认为自己习得的计算机知识只是皮毛,因此常又会表现出一种自卑感。这两种认识对学习方式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前者往往会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吸纳计算机知识,因而这一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常常是比较自信,而且能力较强;后者则不及前者。显然,这样的现实就印证着学习理念对学习方式的影响是存在的。
那么,“互联网+”何以对学生的学习理念产生积极影响呢?笔者的观点是:应当利用“互联网+”业已取得的、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成果,来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并将这种影响迁移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去。笔者跟学生探讨“互联网+”的本质含义在于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传统行业或服务的改变,比如说移动支付实现的就是去纸币化支付,其就是传统支付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再比如说小猿搜题等其实就是传统学习资料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认识到这一本质,学生就会认识到自己所学习的计算机专业,可以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实现很多突破。
更重要的是,基于职业技能掌握的需要,学生在思考“互联网+”的时候还会自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比如说就有学生提出“互联网+”所需要的是多个方面的发展,他们认为“互联网+”的实现必须有一些支持:如网络的普及化、网速的提升、终端的智能、操作界面的友好等。笔者以为,当学生认识到这些的时候,其学习理念就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了。
二、“互联网+”背景下学习方式的改革方向
既然学习理念转变了,那其后续的就是学习的具体方式的变化了。由于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学习方式的改革方向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两点与同行切磋。
1.探究学习
这里所说的探究是真探究,即学生在实际情境下发现问题,产生问题解决需要,进而探究具体的问题解决策略的学习。这与中职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有直接联系,同时又须具有“互联网+”的思想。
例如,在让学生学习使用CoreDRAW制作名片的时候,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到互联网上去寻找模板或素材,也有学生尝试到网上看有没有制作、生成名片的APP。待学生这一热情过掉之后,笔者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这节课的目的是学习使用软件,而制作名片只是一个载体,因此发掘软件功能并使其在名片设计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才是本课的重点。建立了这样的认识之后,笔者再让学生思考网络在此任务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结果学生发现网络所起的作用应该是提供技术支持,而网络上的技术是多元的、题材是丰富的,选择哪个,关键要靠自己的创意。于是学生的思路就清晰了:自主创意+技术、素材选择,才是挖掘软件功能、熟悉软件使用的关键。纵观学生的这一思维过程,实际上就与“互联网+”一脉相承。而这一思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发生了从模仿、照搬到自主创新思考的转变。
2.实践学习
这里所说的实践学习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实训或实习,借鉴On-job Training(工作项目实践)的理念可以较好地理解实践学习方式的意义,该理念强调以“项目”驱动“综合实践”,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计算机教育、培训机构所使用的主流教学方式之一。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需要,去思考如何设计一个APP架构。这是学生感兴趣且具有时代吸引力的任务。结果有学生基于交友需要思考,有学生基于出行需要,也有学生尝试基于微信终端设计小程序……尽管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这样的努力还显得比较稚嫩,但笔者也就看中了学生没有经验其实也就没有了束缚,于是更有可能根据自己的思路去寻找实现相关功能的途径。实践证明,这样的思路确实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他们能够主动地思考用户需要、体验效果、界面是否友好等因素,进而思考APP的功能实现途径。这种从客户需要角度思考软件开发途径,正是“互联网+”的精髓。
三、“人”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价值体现
我们思考“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专业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其实落脚点不在学习方式上,而在作为“人”的学生身上。因为学习方式的改革,本质上是要从人的需要角度进行的变革。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其需要的是价值引领与任务驱动,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作为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学生,其要思考自己所学的技术如何更好地给他人带来便利与良好的使用体验,这也是以人为本。
因此,“互联网+”时代本质上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在计算机专业中意味着将学生与计算机更好地衔接起来,而这个衔接点就是互联网思维,其由技术驱动,在学生身上实现。笔者以为,这就是本研究的最终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史艳云, 张璐. “互联网+”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2).
[2]吴春来.“互联网+”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有效性初探[J]. 时代教育, 2018(6):29.
(作者单位:如皋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