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18-01-02董朝辉
董朝辉
【内容摘要】对于重视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来说,在初中语文教育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渗入其中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注入其中,不仅关乎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具有历史教育意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语文教学,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对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渗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思想情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初中阶段学生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接触到新鲜事物的过程中,也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那么我们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便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出具有积极性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并在活动过程中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老人救助”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进行模仿,之后再总结出参与活动的心得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这样的游戏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释放自己,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同时,也对学生们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不吝啬对他们的表扬,通过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渗透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这对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来说,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们影响对多的就是家庭环境,学生处事做人的风格也大多受父母的影响,这便导致教育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学生所学习的品质过于片面。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有一个更深层的理解,拓宽他们的见识,引导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所发挥的作用
1.初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贯穿于其中,经过了2000多年的社会变迁,传统文化不断地被扬弃,精华部分传承至今,对现代的初中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可以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引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儒家思想,以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对于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重要的作用。
2.初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美德教育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传统美德无处不在,从古至今对不同时代的人都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比如,“百善孝为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孝道,要懂得孝敬父母;“头悬梁、锥刺股”则是培养学生的刻苦精神,懂得在学习中要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才能够学业有成。
三、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1.语文教师要发挥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发挥着知识传递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责任。初中语文教师要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所掌握的知识更为系统化,而且能够根据知识需要进行延伸。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仅要知识基础扎实,而且具备度传统文化旁征博引的能力,在教学中让知识更具有灵活性,发挥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吸引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进而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2.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更多的了解一些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这样才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们进行有效引导。比如说在学习了“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后,我们就可以表示对学生课堂的反应很满意,之后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爱国态度,让他们说出自己可以做出哪些爱国的行为。通过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让他们对课堂知识认真的分析,并在心中形成爱过思想。特别是对于班中中很多性格内向的学生,我们更应当主动的去了解他们,了解他们内向的需求与情感,倾听他们的心事,在担任“良师”的同时,充当他们的“益友”,摒弃传统“教师就该高高在上”是思想,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少一些批评和呵斥,通过传统文化的引导,让学生们逐渐改变,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3.利用传统故事吸引学生兴趣
我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很多都是从古代文人的实事中引申而来的。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将古典文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实际的故事来对学生进行点播,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念。比如说可以通过“孟母三迁”的典故来让学生了解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不能因为个人的行为影响到他人的学习环境;还可以通过“负荆请罪”的典故来让学生明白认错的重要性。
4.通过多样化的模式展开多角度推广
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活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和运用一些传统文化。比如说可以举办一些传统文化论坛,让学生在论坛到当中大胆的发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等。或者可以举办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竞赛,让学生们通过小品、歌曲、辩论等形式参与活动,从多个角度落实传统文化的渗透。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但体现了新课改创新型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可以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素养。
结语
新課改以来,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一直都是教育部倡导的新型教育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充分体现出学生课堂的主体性,也不能忽视形式的变革,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许殊红.试分析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6(18):35.
[2]辛纬国.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武山县渭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