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精要、好懂、管用”的依据
2018-01-02王玉鹏
王玉鹏
内容摘要:语文知识的教学需要力求做到“精要、好懂、管用”,做到这三点则有必要依据“钩深致远”。“精要”、“好懂”、“管用”是讲授知识的原则,教学的思想是“钩深”,授课所达到的目的是“致远”。所以,“钩深致远”既是教学方法,也是教学原则。
关键词:语文教学 钩深致远 精要、好懂、管用
语文即语言、文字的统称,它是以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训练为手段,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语文知识的教学需要力求做到“精要、好懂、管用”,做到这三点则须依据“钩深致远”。《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即探索深奥的道理或搜索隐秘的事迹,則须钩取深处的,使远处的到来。“精要”、“好懂”、“管用”是讲授知识的原则,教学的思想是“钩深”,授课所达到的目的是“致远”。
一、“精要”则需“钩深”
“精要”,即要求知识精简扼要。精简扼要的东西,往往概括性强,内容少,若不钩到深处,学生获得的知识是表面的,肤浅的;脑海中留不下痕迹,得不到满意的内容。如: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要给学生讲解“借代”这一修辞手法,其中“黄发”是指头发没有青年时那般漆黑,已经有了黄发直至斑白了,这是什么人的头发?
“老人的头发!”(生答)
文章借老人的头发的特征来代替老人,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借代”。相应地“垂髫”也是运用“借代”,借助注释看看,又是怎样运用的?
(生纷纷举手)
总结:这是运用事物特征代替事物的一种情况。似乎讲明白了,其实学生还是模糊的,往深处讲还要举例:
村里有个人叫王三保,他的头特别大,人们私下里给他取卓号。如果见王三保来了,大伙不说王三保来了,而说——“大头来了!”(生异口同声答)
对!不直接说出事物的本名,而借用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方式,叫借代,又叫换名。
二、“钩深”才能“好懂”
“好懂”,即要求知识浅显易懂,为了使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而又不至于显得浅薄或偏颇,则需要钩到深处,一语破底,一针见血!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中,我们可以分析:
孔乙己的末路是悲惨的,只是迟与早,而丁举人是造成孔乙己早早死去这种结局的罪魁祸首,讲解时幽默插入:“丁举人是孔乙己走向坟墓的催化剂”,形象且富有哲理地揭示这一种悲剧中丁举人的角色。为让学生理解孔乙己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大多数旧知识分子的悲剧这一深层含义,可以说:“孔乙己是失败了的丁举人,丁举人是成功了的孔乙己。”
又如:《离骚》中“肇锡余以嘉名”一句中的“锡”字,轻易地以“通假”一语带过,学生并未真懂。若将“锡”“赐”二字比较,可以明了许多文化常识:“赐”“锡”的本义;古代的钱币;文化生活。“贝”“金”一比较,学生自然会得出“赐”早于“锡”的结论。从而明白了“通假字”的真义,也识得六国文字的差异。
三、“致远”才能“管用”
“管用”即要求知识能学以致用。能学以致用的东西往往不在课堂,而在实际生活中。所以讲授“管用”的知识应该着眼于其它和未来,鲁迅先生说过:“倘若叮在一处,枯燥了。”如:借代有多种“借”,如果精讲一种,不提及其它,则学生自己能分析或运用的也只有一种,所以对其它可以启发式地简略、广泛的提及。又如“既然”一词出现,就要“致远”,例举词语“豁然”、“俨然”、“欣然”等启发发现规律:
形容词+“然”=“……的样子”(名词性短语)
以便学生遇到“砉然”、“嫣然”、“粲然”、“冁然”、“咍然”、“恬然”等生僻词,甚至写作时派上用场。
当然例子举最简单的,只是抛砖,只是引子,词句进入具体的语言活动后,它的意义往往变得非常丰富、灵活而复杂。一般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言简意丰”、“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暗示语”、“潜台词”等等,都涉及这个问题。吕叔湘说:“任何语言里的任何一句话,它的意义决不等于一个字一个字的意义的总和,而是还多些什么。按数学上的道理,二加二只能等于四,不能等于五,语言里可不是这样。”即便是这样,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以及众多的辞书工具,都在做着“钩深致远”的事情,所以,“钩深致远”应该借鉴。
“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由“迷”到“解”中“钩深致远”既是教学方法,也是教学原则。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登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