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串”活动,大显精彩
2017-12-29于美芝
于美芝
摘 要:文章根据教材的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认识人民币”的系列数学活动,为孩子们创造了认识人民币、使用人民币的机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好的数学活动,能指引学生、鞭策学生,增进师生之间的默契;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还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去巩固、延伸、拓展和深化所学的知识。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数学活动的开展,使之呈现出“数学活动”的无穷的魅力,给数学教学带来更多的精彩。
关键词:数学活动;“班级币”;教学;管用;精彩
数学活动是一件费心、费力又耗时的事情,看似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没有多大关系,于是很多教师就没有把太多的心思放在数学活动课上,殊不知这样有可能浪费了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如果我们能根据教材的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合理地设计数学活动,它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下面我就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人民币”所设计的“小串活动”来谈谈它是如何“大显精彩”的。
教过“认识人民币”的老师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虽然人民币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但“认识人民币”却是孩子们最难掌握的知识,越是城镇的学生,学这一知识越难。针对这种情况,我积极地找原因,终于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一是商场购物时,学生们只经历了挑选货物的过程,并没有接触到人民币,更没有机会经历算钱、拿钱付账这一核心活动;第二是平时学生们往往看到的是五十和百元大钞,其他面额的人民币见得较少。根据这一情况,我设计了“认识人民币”的系列数学活动,这一活动为学生们创造了认识人民币、使用人民币的机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设计“班级币”,促使学生更快认识人民币
心理学实验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约有80%是来源于人的视觉,约14%来源于人的听觉,只有6%来源于触觉、嗅觉、味觉。人民币的面值种类较多,还有纸币和硬币两种。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要记住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我借用真币的缩小版作为我们自己的“班级币”。我把我们的“班级币”粘贴在专用的小黑板上,挂在教室里,给学生们提供了反复认识、记忆的机会,效果非常好。
二、使用“班级币”,充分发挥“班级币”的作用
1.“班级币”是我课堂教学“魔棒”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班级币”是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都想得到的一种特殊的奖品,它既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肯定,又能用“班级币”购物创造“财富”。为了得到这份奖品,孩子们无不使出浑身解数。
一年级学生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望,但不刻苦、没耐心、少毅力、自我控制力差,要让一年级学生在一节课中都保持良好的状态谈何容易!教师必须用智慧的语言、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去吸引他们才行,于是我们的“班级币”就充分发挥它的“魔力”了。
当学生们注意力有一些分散时,我会轻轻走到一个学生面前说:“你学得很认真,表现很棒,奖给你一角班级币。”话音刚落,学生们都齐刷刷地看着这个获奖的学生,向她投去羡慕的目光,之后马上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了,期待着教师把“班级币”奖给自己。当我提出问题,有些学生们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喊出答案时,我会走到一个把手举得直直的又很安静的学生面前说:“你的坐姿很端正,你的手举得很好,你没有喊出答案,给同学思考的时间,真棒,奖给你一角班级币。”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接着都像得奖的学生那样举手、坐好。当孩子们积极思考问题,有精彩的发言时,我会说:“你讲得太好了,奖你班级币。”……有了“班级币”这根“魔棒”,课堂上无须提醒,无须组织教学,学生们就像着了迷一样随着这根“魔棒”的指挥主动地、快乐地、有效地学习着。
2.“班级币”有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魔力”
针对学生的作业,我也设置了“班级币”的奖励方案。该方案是根据书写和计算准确度两个方面设置的:作业全部做对的奖二角“班级币”; 书写特别好的奖二角“班级币”,书写比较好的奖一角“班级币”。有了“班级币”的“魔力”作用,学生们的书写不用教师和家长操心了,有时一个字没写好,他们都会主动擦掉、重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班级币”的使用不仅能激励学生们认真书写,把字写好、写漂亮,还能让学生努力追求没有错题,作业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当看完一个学生优秀作业,我都会把获奖的“班级币”夹在他的本子里。每次作业发下去,学生们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作业本,看看自己有没有获奖。如果看到自己获得了“班级币”,都会喜笑颜开,如获至宝,自豪地、自言自语地说“我又得奖了”,之后小心翼翼地收藏好。有了“班级币”的奖励,由“要孩子们写好作业”巧妙地转换成了“我要写好作业。”
3.“班级币”是“认识人民币”应用教学的 “魔方”
学生们手中1角、2角的“班级币”多了,我们就会开展一次“换币”活动。我在班上挑选两个学生为孩子们“换币”,自己则站在一旁观看,及时进行调控。通过实践学生们明白了:10角可以换1元,2个5角可以换成1元,5个2角也可以换1元;10个1元可以换成10元,2个5元也可以换成10元……这一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们创造了“等值换币”的情境,将人民币的换算知识有效地应用到了学生们喜爱的活动之中。借此机会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們对“人民币换算”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发现哪个学生存在问题,可以及时帮助他解决。
学习“认识人民币”,是为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待到学生积攒了一定数量“班级币”后,我们就会开展一次用“班级币”购物的活动。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大组,选出四个精明能干的学生为 “售货员”,每个“售货员”负责一个大组的售货工作。教师当任“助理”,专门负责帮助学生们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情境是渲染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上课铃响了,四个带着“售货员”头饰的学生拿着教师精心准备的货物来到每一大组的第一位,孩子们各自拿着自己珍藏的“班级币”跃跃欲试。我先将各种货物及它的价格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告知学生,提出购物活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再督促学生们排队有序地购物。身为“助理”的我,看着这些有模有样的“售货员”和一个个遵规守纪的“顾客”在欢笑中买卖商品,在专心致志中算钱、收钱、找钱,别提有多开心啦。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实践、思索,以“动”促“思”,对所学的知识真正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并享受着数学学习的快乐。
一位澳大利亚物理教师任教三十年,在他即将退休时,有人问他任教三十年有何体会,是如何当教师的?他讲过这样一句话:第一个十年我是在教物理,第二个十年我是在教学生探索,第三个十年是学生在探索时,我在一旁给他们提供帮助。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创造一些学生在探索时,老师在一旁给他们提供帮助的教学活动,更大范围去挖掘教材,激发学生的潜能。
数学来源于生活,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一个好的数学活动,能指引学生、鞭策学生、增进师生的默契;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还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去巩固、延伸、拓展和深化所学的知识。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数学活动的开展,使之呈现出“数学活动”的无穷的魅力,给数学教学带来更多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朱秀会.打造魅力课堂的方法与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0(4):56.
[2]孙瑞欣.打造精彩课堂有妙招[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