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的文化阐释价值研究

2018-01-02白谦慧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文化价值

白谦慧

内容提要: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很有深度和教育意义的影片,深受观众者的喜爱。影片中搞笑感人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歌舞画面等一方面给予观众丰富的视觉盛宴,另一方面也较好的诠释了印度文化。本文将从影片的文化价值的角度来阐释印度文化。

关键词:《三傻大闹宝莱坞》 文化价值 印度文化

1.引言

《三傻大闹宝莱坞》讲述了兰彻顶替他人来到了只以成绩为标准来衡量学生能力的皇家工程学院读书,他用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最后,兰彻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赫赫有名的工程师,也帮助了他的两个好朋友法涵和兰乔实现了他们各自的梦想。影片中搞笑感人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歌舞画面等一方面给予观众丰富的视觉盛宴,另一方面也较好的诠释了印度文化。例如,影片中的两处歌舞画面较好地展示了印度的民族风情。本文将从影片的民族学价值、社会学价值、生命学价值、宗教价值四个方面来阐释印度的文化。

2.电影的文化阐释价值

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是指站在电影观赏者的角度,电影作品作为电影接受的客体所包蕴的,可供接受者了解、阐释、学习、借鉴的文化价值。电影作品是传播文化的较好途径,为了宣扬本国的文化,大部分的电影都会包含一定的文化价值阐释。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导演的文化取向又会影响文化价值阐释的手段。尽管如此,每部影片所包含的文化价值阐释价值也有共通之处。概括的说,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主要表现在民族学价值、社会学价值、生命学价值和宗教价值上。这些文化价值阐释有助于观众更好的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文本将以在网上颇为流行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为例,从以上的四个文化价值的角度来阐释印度文化。

2.1民俗学价值与印度文化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风俗习惯及其它生活文化傳承的社会科学。民俗学价值是电影作品中最常见的文化阐释价值。在电影作品中,通过特有的服饰、首饰、歌舞和语言等,观众可以直接地、客观地接触丰富多彩的异域民俗风情。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女主人公琵亚的服饰主要是印度的女性的传统服饰莎莉,配有贝蒂果尔衬裙和杰默帕尔胸衣,而且她的脖颈后系有一条亮丽的纱巾,走起路或跳起舞来,纱巾随风拂动,显得潇洒飘逸。兰乔的妈妈的服饰主要是莎莉。由于故事背景发生在校园,男主人公的衣着比较休闲,教授的衣着比较正式。除了服饰特点,首饰也特别引人注意,鼻环是印度妇女的独特饰物。结婚之前,琵亚戴了一个小鼻环,在她姐姐和自己的婚礼上,则戴了一个大鼻环,不仅如此,她的额头正中还贴了吉祥痣。结婚之前,琵亚的额头上是没有吉祥痣的,而兰乔的妈妈额头中间有颗大的吉祥痣。点吉祥痣在印度十分普遍,据说这原本是一种宗教符号,可以消灾辟邪。在琵亚结婚的那天,除了一身漂亮的服饰和首饰外,当她伸出手准备和兰乔一起逃跑时,她的手上绘着很复杂的花纹,原来这是印度独特的手画,这种独特的化妆艺术是专为新娘的婚礼做准备。印度电影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影片中间会穿插很多表达情意的歌舞画面。这些歌舞以电影为载体较好的传递了印度的民族文化。《三傻大闹宝莱坞》继承了印度电影特有的歌舞元素,那种民族特色极浓的风情唱腔和婀娜多姿的浪漫舞蹈尽情的抒发着民族歌舞的魅力。这些歌舞与影片中流畅轻松的校园故事配合无间,展示了印度青年学生的宗教信仰、人生观念以及爱情愿景,深受观众喜爱。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影片中各种语言的交替使用也反映了一定的民俗文化。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上层阶级代表院长经常说英语,而下层阶级代表法涵的爸爸常说印度语,基本不说英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长期的殖民历史及印地语与其他地区语言的竞争决定的。电影作品中的民俗学价值是文化阐释价值的表层价值。

2.2社会学价值与印度文化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社会学价值也是影片中常见的文化阐释价值,它往往存在于影片的内部结构中。如历史事件、政治风暴、社会习俗等,常常成为一些影片的整体构架,从早可以阐释出极为丰富的文化价值。《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社会学价值阐释主要表现在印度高等学校的应试教育体系中。影片中老师让兰彻给机械下一个定义,兰彻凭自己的理解用简单的文字和比喻表达出来,老师非常不满意,兰彻被赶出教室。后来“消音器”又主动回答,用长串的专业术语背下了该定义,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在走出教室的时候,兰彻突然回到课堂,老师很好奇,兰彻说他忘记拿东西,老师说什么东西,然后兰彻用一长串标准术语表达了自己纳下的东西,老师听得云里雾里,让他简明扼要的说,兰彻回答说这一招不管用,他想表达的东西其实就是书。这个小故事给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也形象的体现了印度的应试教育。影片中乔伊是个热衷机械发明的学生,但病毒博士认为他的发明没有意义,拒绝让他毕业,他带着自己自制的飞机给院长看想得到他的肯定,可是院长不仅没看,还给他父亲打电话告诉他儿子不能毕业,最后导致该生自杀的惨状。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印度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分数至上、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导致两极分化,人人都成为读书机器,忘了学习的目的是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2.3生命学价值与印度文化

生命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充盈于每一个个体的存在中。电影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价值是电影文化价值中较为深层和重要的阐释价值。通过感受影片中的人物的生命意蕴,观众能接受心灵的洗礼,更好的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生命学价值阐释主要表现学校中的自杀率。影片中,乔伊感觉自己一直为别人而活,自己没有自由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最后自杀而亡,墙上写着醒目的“I QUIT”。院长“病毒”的儿子也因为不能追求自己的理想而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影片中也有这样一个片段,为了及时抢救兰乔的父亲,兰彻未经朋友兰乔的同意擅自将他父亲绑在电动车上火速送到医院,最后因抢救及时保住生命。不知情的兰乔刚开始对兰彻的做法很生气,后来的得知朋友及时救了父亲的性命而感动的大哭。当“病毒”逼着兰乔在自己的利益和朋友利益中做出选择的时候,痛苦的兰乔用结束自己的生命做出了选择。经过朋友全力以赴的抢救和帮助,兰乔获得重生,而且懂得了更加的真爱生命,最终在面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当兰彻和他的两个朋友被“病毒”赶出校园的时候,正值晚上大雨。而此时,“病毒”的小女儿与他吵架出走,大女儿又面临生产,情况十分紧急,根本就找不到人帮忙。很巧的是,兰彻等人在关键时刻拯救了一个小生命,为此,“病毒”终于被打动。小婴儿在出生之后喜欢踢兰彻,“病毒”这时也笑着对小婴儿说踢的好,以后踢足球好不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结论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兰彻不惧高年级学长的威严,拒绝脱掉自己的裤子,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当学长准备惩罚他时,他却运用初中所学的物理知识把尿通上电,最后把学长电倒在门外,同时他捂着胸口说“一切顺利”,之后这句名言一直贯穿电影的始终。一方面这句话激励着人们在面临困难时要保持良好的乐观心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印度文化中的宗教性之一,即崇尚精神的观念。轻视外在物质、注重内在精神是印度民族性格中的重要因素。不仅知识分子,还有许多虔诚的宗教信徒和平民百姓都将内在的精神追求置于最高的位置。影片中,学生的宿舍墙壁上所贴宗教的图案,白色的寺庙及其钟声充分说明了宗教在印度人心中的地位。印度人崇拜神灵,为神奉献的观念根深蒂固,神入人心。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影片所蕴含的宗教价值往往与社会价值、生命价值等交织在一起。借助宗教的外衣,可以传递出更为丰富的内在人文价值。总之,《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洋溢着浓郁印度文化的电影作品,它也为印度文化传播提供了借鉴和启迪。

参考文献:

[1]陈锋. 励志的疑似与命运的虚拟:《三傻大闹宝莱坞》的主题变奏[J]. 四川戏剧,2011,(05):62-64.

[2] 罗芳. 印度电影里的语言转换——以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为例[J]. 电影评介,2011,(01):65-66.

[3] 姜伟. 张艺谋电影的文化阐释价值[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1):242.

[4] 王海燕. 向传统教育发出“挑战宣言”——记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J]. 电影评介,2013,(05):68-69.

[5]张一林. 浅析《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美学极致性与文本现实性[J]. 电影评介,2013,(16):60-61+112.

(作者单位:武汉传媒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英语系)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价值
浅谈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及处理
论苗族史诗《亚鲁王》作为口头传统的文化价值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中国传统义利观下的市场经济主体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尚氏锔艺》的文化价值浅谈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声像档案文化价值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