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今初中美术名作赏析的作用

2018-01-01王旭庭

关键词:美术教学作用

王旭庭

摘 要:美术欣赏课是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美术欣赏能力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名作欣赏对于美术教学更是意义非凡,它不仅能使学生接触更多的名家名作,提高修养,还能让学生更为透彻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鉴于此,本文对名作欣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究,以期为广大美术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术教学;名作赏析;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46-1

美术欣赏课是初中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欣赏教育是以美术艺术为手段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中性格、思想、情操乃至意志受到感染熏陶,从而达到育人无声的德育效果,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初中美术欣赏教育对学生在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社会文化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美术欣赏通过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鉴赏美、创造美,使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向往真善美,自觉放弃假恶丑,从而使学生达到人格完善的目的。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名作赏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改变教学模式,留给学生发展空间

传统的教学模式,课上老师通过教材、教案,复述式讲解,课后学生复习,填鸭式教学,学生真正能掌握知识的甚少,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无法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联想等能力,现在教师在名作赏析时,探索出了许多教学新的教学模式。例1:学生老师互换教学角色,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同学对美术的印象,通过教师点评以及学生之间互相点评,既能互相学学习,又能增加学生的表达能力,辩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例2: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紧跟上述欣赏过程,声情并茂的语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内容,让学生再仔细观察纤夫们在學生劳动下的各种不同的表情、姿态,放上一曲《黄河号子》……这时学生就开始自觉地“设身处地”,进入某种情景,而自觉地体验画面纤夫们劳动的艰辛,产生审美同情。这时的欣赏主体(学生)受到欣赏对象(纤夫)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其审美思想的启示,展开想象,调动相关的各种感觉实行通感,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画面。这时学生积极认同的心理活动本身就由理性参与了欣赏活动而推向深化,从而获得艺术作品内层意蕴的领悟和随之而来的审美愉悦,在以后绘画河流或者歌唱河流中就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教学模式的转变还有许多,如:参观名作博物馆、比赛问答、讨论研究等等,这些教学模式的转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熏陶,对于学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二、提高了师生的艺术能力水平

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欣赏作品,还需要了解其背景,在日积月累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对于名作的了解程度达到一定水平,能融会贯通于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利用现代工具收集资料,在课前收集名作的资料,在课堂上讨论、问答、教师讲述等形式加深了名作的知识积累。

从名作本身具有的艺术性出发,其专业技法都是上层,老师和学生在赏析名作时,都会不由自主的赞叹作品的美,心理上是加深对艺术技法的印象,之后的自由绘画当中都会想到或利用到名作的构图形式、内容选择、笔触技法。例如:学生在欣赏霍贝玛《林荫道》时,加深了对透视的理解,在八年级《空间与层次》这课中,能得到很好的运用。老师在讲述名作时多少都会模仿作品,展示给学生看,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不断的临摹当中教师渐渐增加了技法上的领悟。

三、弘扬传统文化,吸取西方艺术精华

在初中美术教材当中第一课往往是欣赏中国画或者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如: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课本介绍了隋朝展子虔《游春图》、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等;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其中也介绍到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教材从编辑的角度,已经开始重视中国传统的文化,毕加索说过:“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人有艺术,当然日本人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人有艺术。除三者外,白种人根本没有任何艺术可言。我最莫名其妙的,何以有那么多的中国人,东方人要到巴黎来学艺术。”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反初中美术教材最后一课基本都是外国名作赏析,如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课《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画、宗教画》,让我们从画作的方向出发,基本了解西方宗教与绘画的关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学习中,对于人头像结构的加深了了解。西方名作注重色彩和空间透视与中国画注重意境和笔墨有区别,两者都有相互借鉴之处。

总之,欣赏教学是提高学生自身对中外名家作品的鉴赏能力,也是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环境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兴趣广泛、具有高尚品德和丰富艺术素质的学生,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再创造生活。现在的初中美术名作赏析对学生的艺术发展起着铺垫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欣赏课上也在不断探究合适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社会发展需要全面素质的人才,名作赏析是提高学生艺术性的直接方式,同时现在国家弘扬传统文化,欣赏中国画是一个有效途径。赏析名作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欧阳英.外国美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07).

[2]陈通顺.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M].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作用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