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中教师语言的研究与分析
2018-01-01蒋磊
蒋磊
摘 要: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语言艺术也是深远流长的。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的意思也不同,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因为课堂常规的混乱导致课堂质量的下降,出现这些现象,有些是因为教师的语言或者他们的表达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所以教师的语言非常重要。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与成人不同,需要体育教师去琢磨适合学生的语言,为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体育课;教师语言;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43-1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很了解,对上课大多是充满好奇,他们对感兴趣的事情充满好奇和动力。在此阶段,学生喜欢一门课程不是因为课程内容吸引他们,而是任课老师的个人魅力影响着他们。
丰富有趣的语言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兴趣,还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会使用课堂语言艺术,学会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动作来完成传授道理,解答疑问这一任务。虽然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一门课程,但是缺少必要的讲解,学生是不能理解动作的要旨的,往往只能大概做出动作的轮廓,不能真正领会动作的精髓之处。所以任何一个教师都必须掌握正确的课堂教学语言。
一、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
一是要用普通话讲课。普通话是国内的官方语言,任何一个老师的教学目标都是一样的,是让学生接受你所说的内容,如果你所说的,学生都听不懂,那任何教学都是掩耳盗铃。所以教师要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而且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发音清晰地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听得懂。
二是课堂讲解要简洁明了,正确生动。在上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时候,慢跑前一定要严肃地提出要求,指明跑动的路线,慢跑时一定运用一些口令去规范低年级学生的行为动作。比如“121.121.两臂前后摆,大腿要高抬”。当做关节操的时候,提示学生注意身体姿态,提醒学生养成习惯。
对于体育游戏内容,教学比赛等,教师在组织教学前有一定得强调游戏的方法,宣布规则。强调“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没有规则和要求的教学,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体育术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简短扼要,准确精练。教师在讲解中,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水平,及时恰当地运用体育术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课堂要使用儿童化的语言,符合孩子的兴趣。儿童往往迷恋在动画片的世界里,通常对动画里的人物非常痴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这一点突破孩子的兴趣,将动画里的语言适当引用到体育课堂上或者创设动画里的情景,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比如上到障碍跑的时候可以用“小沉香翻山救母”的情景。整堂课贯穿动画片里的人物,激发学人救母的积极性。
二、体育教师讲究语言艺术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运用语言的艺术,指导低年级的小朋友学习或练习,会产生下的作用:
一是德育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机智的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当体育老师进入低年级的教室时往往会发现教室的地面上有许多纸屑,这时就得靠老师的语言进行德育教育。当体育老师在组织上课的时候也可已将德育内容穿插在教学中,投掷课可以将纸屑入垃圾桶,废物分类回收等内容以语言的形式委婉地加入教学中。
二是启发作用。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就教学内容,技术动作的基本原理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充分运用的自己现有知识来解答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來解答提出的问题。
三是激励作用。激励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体育教师激发学生学习所用的口语。游戏比赛时,对学生学习掌握技术动作的一种肯定和表扬。如:“这个组课前准备做的好”、“看哪组同学掌握动作最好”、“看哪组同学最勇敢”、“这位同学动作真漂亮”、“别急,慢慢来,你能掌握好的”、“请哪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你的动作给同学们欣赏一下好吗?”、“噢,这动作不错,再注意一下,会做的更好”、“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给获胜的队掌声,同时,给虽然失败队鼓励”,“小组获胜队员之间的调整”,“你真棒”等等。利用这些简短的语言,肯定做得好的同学,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激发了学生学习技术的信心。
四是提示作用。语言提示是在学生进行练习,游戏或比赛时教师针对学生做出动作时给予的一种提示性词语,意在帮助学生记忆和熟练动作轨迹的方法。这时的语言要随着学生动作有快有慢的进行。比如前滚翻时“低头,含胸”,立定跳远时“1,23”的提示,暗示学生掌握跳的节奏。这种提示一定要清晰,短促,给学生节奏的变化,听了即懂。
五是评价作用。评价时运用的语言一定要客观,让学生听了之后立刻就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好在哪里。往往出现在学生展示和课堂结束时,对学习内容,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的评价。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过程中,恰当合理地运用教师语言,不仅有利于学生达到练习身体、增强体质目的,而且教师适当使用激励性语言,还能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作为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条件和创造条件,根据学生的心理,使用适合的语言,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所安排的运动中,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老师,更加喜欢上体育课,最终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文生,王钦若,谭兆风,胡振铎主编.体育教学论 体育方法学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陈清珍,马立.愉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