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01-01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供给人才经济

罗 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管理学教研部,安徽 合肥 230022)

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开篇第一段话: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话语不多却内涵丰富。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

回顾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的发展处于供给不足、商品短缺的落后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很低(1978年我国城市居民的年人均收入343元,农民年人均收入是133元),那个时期人们还生活在贫困线上,追求的是吃饱穿暖,因此客观上要求经济必须高速发展。经过四十年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商品供给极大丰富,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迅速提高。到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 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432元[2]。随着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使得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再是“有没有”“多不多”,而是“从多到好”“好上加好”。怎样才能实现“好上加好”?那就是要求生产供给部门能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满足升级了的消费需求、增强人民的幸福感。于是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即由追求高速增长方式,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模式。因此,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从低收入阶段发展到中上等收入阶段,下一步将迈向高收入阶段实现现代化,成为发达的高收入国家。中国“迈高”实现现代化,当前正遇中等收入陷阱,面临一系列挑战。通过借鉴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发现一个规律:一些现代化国家在处于中等收入阶段以后,正是由于进行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于是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迈向了高收入阶段,实现了现代化。因此,高质量发展成为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四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四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即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体经济就是一产二产和三产(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也是整个社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供给侧,所以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驱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金融好比是保证一个企业正常运行的血液,对实体经济起着输血作用,所以金融的天职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无论是进行科技创新还是发展现代金融,实体经济都需要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做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国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基于生产力视角,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本质上就是将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起来,通过每一种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配置结构的优化,提高质量和效益,使经济发展建立在真正依靠科技进步、资本配置、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因此,以实体经济为载体,让科技创新、现代金融、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可以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切实提高实体经济的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建设四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解决的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内新变化、新要求,国际新局势、新挑战,构建四位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重要的应对之策。

从当前看,我国存在实体经济有效供给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力资源不优、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因此我国的产业体系还不是一个现代产业体系。

(一)实体经济有效供给不足

⒈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和供给侧的重点领域,存在量大质不优的问题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商品和服务消费需求升级,开始更多地追求品种、品质、品牌。但在现实经济领域中,当生产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要时,就表现为一方面盲目生产和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有效供给不足,特别是国内消费品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方面屡屡出现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对国内消费品的信心,于是出现大量国外购物,消费外移,购买的商品已从奢侈品向日用品延伸。这表明我国不是没有需求,也不是需求不足,而是需求变了,供给没有变,生产提供的产品、服务质量跟不上。造成的结果:要么有需求缺供给,要么有供给缺质量,要么有质量缺品牌,即有效供给不足。为此,有必要从供给侧入手,通过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计划,改善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提升制造业供给水平、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发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2.服务业作为第一大产业,内在层次偏低

尽管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但从内在结构来看,现代服务业中的研发、设计,与老百姓生活有关的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等产业都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比如,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提供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目前老年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家政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每年大约有1万亿元左右,但能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产品不足1千亿[3]。再比如,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一国居民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占整个支出的比重)持续降低,2017年我国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29.3%[2],人们可以把更多的钱用于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方面,这不仅意味着居民消费升级,而且这些消费一旦被释放出来,就完全可以成为巨大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但遗憾的是在这些领域,存在设施不完善、服务不规范,甚至坑骗顾客等问题,使大量的消费需求转向国外。因此我国三产也面临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二)中国式创新面临新挑战

现在,中国的创新越来越受到全球各界的关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发布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我国位列22,较2013年前进了13位。全球63个主要经济体世界竞争力排名,中国由2016年的第25位跃升至2017年的第18位。然而,中国的创新整体仍处于渐进式追赶过程当中。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历史经验表明,从模仿到自主创新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赶超必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创新也面临着许多重要的挑战。比如,中国的创新是以开发活动为主,而不是以研究为主的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中国现阶段创新的主要路径,这是一种效率型的创新。

1.原始创新不足

真正的科技强国往往擅长0—1,而我国却主要是1—n。所谓0—1就是从无到有,是一种原创性;所谓1—n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模仿或再创新。两者看似差别细小,但在全球价值链中,0—1表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能够占据价值链的高端,而1—n只能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目前,我国一些战略性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太高,比如集成电路的进口额连续五年超过原油,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存在产业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深层次原因就是基础研究存在短板,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同时,引领和应对产业技术路线重大变革的技术储备不足,如完成了显像管电视产业追赶,但是到平板电视阶段再度落后。原始创新不足还表现为缺乏具有颠覆性创新能力的企业。另外,科技资源分配不合理、科技与实体经济“两张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经济版图的变化、主要大国的兴衰,科技革命往往是关键节点和分水岭。谁能抢先抓住和充分利用机遇,谁就能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占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否则就会被甩在后面。在前几次工业革命中,英、美、法、德等国先后抓住机遇,因科技创新和发明而实现了崛起。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势不可挡,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必须超前谋划、积极应对,通过创新驱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

2.人力资源量减少质不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定走人才强国之路,大力加强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努力培养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劳动从业人员超过7亿人,其中各类知识和技能人才超过1.5亿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人力资源基础。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总量减少。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资源总量呈现下降趋势,2013年以来,每年减少劳动人口300~400万,未来几年这个减少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二是结构不优。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虽超过1.65亿人,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4 791万人,仅占就业人员总数的6.2%。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预计在此期间,全国企业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2 200万人[4]。正是因为缺乏大批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特别是技师,工艺、成品率、工装等诸多技术实现问题难以解决,所以带来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的现状。另外,还存在科研人员队伍大而不强、高精尖人才相对缺乏、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脱节等问题。

三、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增加有效供给,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1.对制造业通过“破、立、降”[5],增加有效供给,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以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首先,“破”是立的前提。即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只有把大量低端无效的供给淘汰掉,才可能腾出更多的资源用于“立”。

其次,“立”乃重中之重。一是增加新的,即通过增加人力资源、科技研发投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先进制造业。根据我国当前在全球制造强国中所处的位次和未来发展需要,为了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以“由大变强”为内核,结合我国制造业当前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要求,大力推动十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这些都是瞄准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点行业,也是美国贸易制裁的重点对象。但坚信借助我国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潜心研究,一个个突破,我们就一定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占领国际竞争制高点。

二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绝不是放弃传统产业,就中国制造业现状而言,传统产业仍然是主角并大有作为。可以依托互联网、借助大数据、运用人工智能与企业深度融合,通过实施智能化、绿色化、个性化、品牌化、高端化改造,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体可以考虑以传统实物消费升级为重点,推进消费品工业“三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计划。“增品种”:发展智能节能家电、智能坐便器、电饭煲等;增强中高端婴幼儿配方乳粉有效供给能力;加快新药的研发与生产,新增一批药品、医疗器械获批生产和上市;引导企业加强智能可穿戴设备研发与应用。“提品质”:进行智能化改造,如轻工、纺织、家电等行业;推动绿色化制造,如造纸、印染行业;实施个性化定制,如服装、制鞋、家具、五金制品等行业;实现与国外产品质量与性能对标,如家电、制鞋、洗涤用品等行业的重点产品;引导企业参照国际先进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创品牌”:通过定标、评价、推广,支持钟表、制鞋、五金制品、香料香精化妆品等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开展服装家纺品牌调研,跟踪培育服装家纺领域的自主品牌企业[6]。总之,要通过深入挖掘消费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一方面有助于将流出去的消费留在国内,形成消费拉动经济的新动能;另方面可以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降成本,它是“立”的保障。主要是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让市场主体迸发出更大的发展活力。当前来看,在减税方面一是重点降低制造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二是通过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等优惠措施,支持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受益,以激发企业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在降费方面重点是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另外,通过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从而切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只有通过降低成本、减轻负担,才可能让企业轻装上阵,增强核心竞争力。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幸福产业服务消费提质扩容,以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获得感

幸福产业可以被理解为与百姓幸福指数相关的服务业,主要包括养老健康、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产业。

一是积极培育发展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健康养老服务。比如加快推进医养结合,鼓励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依托社区服务和信息平台,让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融为一体;面对养老需求日益增加,建议政府以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举办居家养老、社区护理及医养结合等机构;可以考虑充分挖掘闲置社会资源,将一些废弃厂房、办公用房、办公楼等,整合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所有这些政府都应予以财税政策的扶持。

另外,在强化文化创意、促进体育消费、扩大教育培训方面,积极开发符合消费者消费意愿的服务项目,以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消费潜力。

二是做好旅游消费升级这篇大文章。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旅游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此建议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一批旅游精品景区,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一批实力强、信誉好的领军企业。因为旅游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所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乡村旅游方面更是大有可为: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推广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创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建设有特色、功能全、服务优的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为加速旅游消费升级,在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共卫生管理、农村厕所改革方面必须加大力度,提升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高水准的旅游服务吸引国人以及更多的外国朋友来中国观光游览。

三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研发设计、物流配送、营销服务。从“微笑曲线”可以看出,中间是制造,前后两端分别是研发和营销,属于服务业。当“微笑曲线”从中间向两端提升后,整个价值链都将被提高。所以,服务业和制造业相融合的过程,就是一个产业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的过程,也就是附加值提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的质量和效益都将得到提升。

有少数人认为,当前我国服务业比重已超过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所以将来引领中国经济增长将由制造业变为服务业。事实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可能还会逐步下降,但它的基础地位不会随它的比重下降而削弱。其实这是一个错误观点。很多生产性服务业,比如研发设计、物流配送、营销服务,都是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并为制造业服务的。如果抛弃了制造业,那么服务业就会失去服务的对象。如果一个大国不搞制造业,完全发展服务业,那么经济将成为无源之水,也是不可持续的。

(二)加强科技前沿领域基础研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1.瞄准科技前沿领域,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要下决心攻克前沿技术,面向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原始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在多个重大创新领域由跟跑到并跑,直至实现领跑。要建立重大科技成果“沿途下蛋”机制,及时将重大科研成果市场化、产业化,解决科技与实体经济“两张皮”问题,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世界科技发展史告诉我们,只有基础科学的长期积累,才可能带来颠覆性、突破性的重大科技创新。我们要紧扣基础科研的突出短板,通过健全投入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着力加强原始和源头创新。同时,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科技与产业贯通,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活水。

2.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各类人才科技创新

人才资源是我国最大也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不仅包括“金字塔尖”的领军人才,也包括大量“塔基”的创新人才,各个层次的人才要兼顾培育,否则领军人才难以崭露头角、脱颖而出。要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保障科技人才权益,让他们得到与自己贡献相适应的报酬。

完善技能型人才评价和使用政策,健全制造业人才职业标准体系,细化职业资格制度。搭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流动通道,实现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同认可、同待遇。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职称证书的互通互认,进一步畅通技能型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技能成才之路。鼓励各地根据人才缺口,加强对引进技能型人才的政策支持,切实解决其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问题,使更多技能型人才安心岗位并持续积累创新[7]。

猜你喜欢

供给人才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人才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