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安徽“融”机制的建构

2018-01-01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长三角安徽发展

罗 江

(安徽行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9)

长三角地区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又是辐射内地开放创新的动力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安徽既与长三角地区具有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又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成员。按照这一战略总要求,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构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需要安徽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促进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相得益彰地发展,继续在改革开放、转型升级、创新引领、绿色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一、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中国将继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一带一路”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因此,长三角必须加快区域融合,对接“一带一路”,使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的长三角,有条件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从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贡献者。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开放度最高、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被视为是拉动长江流域经济整体发展的“火车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长期以来,安徽在整个国家战略格局中处于“不东不西”的尴尬地位。在开放东部沿海时,安徽被当成了“西部”;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时,安徽又成了“东部”。《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14年9月的出台,则明确将安徽省整体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将合肥列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马鞍山、芜湖、滁州、淮南等城市也进入了新长三角群阵列。2018年4月12日的长三角协调会上,长三角城市再次扩容,铜陵、安庆、池州、宣城正式成为“长三角”区域中的一员,这从国家战略层面上给安徽的大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安徽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咽喉之地,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将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基础设施连接起来、产业互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逐步形成直接带动超过1/5国土、约6亿人的强大发展新动力。而长三角地区属于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借助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国家战略的长江经济带的巨大优势,则能够充分挖掘安徽在长三角地区中的人、财、物的潜力和区位交通优势,改变安徽一直以来在长三角地区的边缘地位,加快推动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进一步推动区域合作促进中部崛起,探索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的新路径。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安徽合肥城市群被首次明确纳入到新版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图,新长三角城市群阵列中正式有了安徽的一席之地,标志着以“一市(沪)三省(苏浙皖)”为龙头的长三角将成为世界级第六大城市群,全球影响力进一步凸显。为此,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安徽更需要积极作为,努力缩小与苏浙沪间尚存在的较大差距,切实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全面接轨长三角,努力把安徽省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承东启西引领开放创新的新高地、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推广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兴增长极,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奠定坚实基础。

二、国内外有关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基础

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理论对区域经济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R.Nurkse,1953)在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论;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r)在20世纪 50年代提出了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G·Myrdal)和赫尔希曼(A·O·Hirschman)用两个相对立的效应(扩散效应与回流效应)概括区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提出的梯度转移理论;威廉姆逊(J.G.Williamson)的倒“U”型理论、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W.G.Hoffmann,1931)等[3]。

我国学术界自21世纪初,特别是安徽东向发展战略的提出后,集中在安徽与长三角间的关系及如何融入方面的学术研究逐渐增多。周飞(2002)对安徽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变动作了具体分析;2003年起,沈玉芳教授就对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合作和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在统筹发展的长江战略中,提出长江经济带投资、发展和合作下,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新思路;宋华(2004)对安徽同周边省市新经济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朱先发(2004)提出了安徽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思考。关于安徽如何融入长三角方面,曹征海(2012)提出要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中加快安徽转型跨越发展;刘放(2014)基于长三角市场资源整合角度提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郭进(2014)基于生态承载力视角,对长三角—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进行了深入研究;常修泽(2015年)阐明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五点看法,并对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研究进行探讨和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宋宏(2017)认为“一带一路”令安徽迎来新机遇,安徽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正当其时,“一市一区”——合肥都市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正是安徽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必需聚焦的区位和空间,是与其他省市内陆开放高地相比具有差异化特点的安徽增长极。

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安徽“融”机制的建构

“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经济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前景广阔,安徽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4]。沪浙苏皖禀赋各异,优势互补: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综合实力突出;浙江商业模式创新快,市场活力强;江苏制造业基础好,实体经济发展稳健;安徽地域广阔,科技、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后发优势明显。长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对全国经济整体稳定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

无论从时空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因素方面,安徽与长三角地区联系密切,源远流长。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对安徽而言,不仅仅是为了寻求加入其中,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利用自身的区位、交通、产业、资源及合作等基础,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并与长三角相得益彰地发展。基于安徽省承东启中、通江达海、腹地广阔的优势,结合安徽省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的实际,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安徽应不断深化融入耦合机制,加强与沪苏浙、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合作,打造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推广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构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资本、技术转移高地,进而成为承东启中引领开放创新的新高地,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兴增长极[5]。

(一)基础设施:构建互联互通的融畅格局

区域合作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面对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水平差异较大、空间布局不合理和功能共享性差等突出问题,安徽既集约利用现有基础设施,还应以快速化、便捷化和网络化为有效投资方向,有序推进“多网融合”,完善信息网络、城际交通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不同层级的城市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基础设施的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的合作平台,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有效合理使用。

二是在推进立体化交通方面,安徽应主动对接长三角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统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建设。东西方向加强沿江综合交通通道的贯通、扩容,南北方向加强商合杭、京广等综合交通通道的联通、加密,积极推进与长三角地区的互联互通,融入国家“五纵五横”快捷交通网,提升公路建设水平;加快建设江淮航运中心;统筹推进长三角地区民航协同发展,形成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提高航空通达度;加强长三角机场群和港口群协同发展合作,突出合肥的全国型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打造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的城际交通网络,形成“多三角,放射状”交通态势,从而增强长三角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力[6]。

(二)产城一体:夯实优势互补的融接基础

长三角一体化“全方位融接”的重心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长三角产城一体化建设中,实现安徽省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目标,最重要的是依据自身产业的基础和特色,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分工协作,推动大城市向高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推进中小城市和城镇产业向“专精特深”化方向发展,加强承接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发展主导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和集群化,加快发展高端化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分工合理、错位竞争、优势互补、融合互动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格局,打造具有一流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打造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推进安徽制造强省、质量强省建设。以现代化新兴产业为主要依托,以服务型制造、精品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新材料、工业机器人、新型显示、智能语音等领域为突破重点,全面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集群。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提供更加强劲持久的动力。

二是要利用国家级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和基础,增强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借助大数据技术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推广应用;在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众多领域全面推进“互联网+”;开发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运用,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真正做实承接产业转移。

三是要以“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沿淮城镇群”的城镇产业为核心,发挥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优势,引导省内多市联合协同,做大做优特色主导产业群。

四是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好特色品牌农产品营销,开发休闲养老、文化旅游等服务,做大做强农业、旅游等特色产业。

五是要构筑以合肥经济圈为核心,以省辖市为支点,以县级市和县城为节点、以特色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职能完备、分工合理、中心突出、协作紧密、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职能等级结构,做好城镇规划与产业布局。

六是要以创新为引领,顺应全球科技创新变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培育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集群,抢占创新型产业和智慧经济发展制高点,积极为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人才资源:优化科技创新的融智平台

“科技惠民、改善民生”是科学技术发展创新的重要宗旨。安徽要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统筹引领,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大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创新融通支持力度,全方位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共享经济,积极打造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力争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构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一是要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1)加快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教育科研区,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2)进一步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产业创新引领区。(3)开工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开展合肥先进光源预研,在建设首批10个安徽省实验室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设,逐步形成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支撑体系。

二是要畅通智力、技术、管理通道,造就更多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为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聚力打造人才高地、创新之都,合肥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百万大学生在肥创业就业计划”,实现5年100万大学生在肥就业创业目标,将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在一线城市设立“人才港”,对接产业需求柔性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从而助推长三角开放灵活人才市场的动态平衡。

三是要通过创新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建立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建立长三角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全面开辟人才投入、人才培育、人才引进、人才激励、人才合作等一系列对接保障体系,出台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相关政策,打通职称评聘“绿色通道”;加大与江浙沪人才交流市场的培训学习互通,鼓励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建立江浙沪皖人才数据库;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工人激励机制,吸引高技能人员回乡创新创业,为人才合理聚集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培养和造就更多优秀的企业家和一大批高水平、技能型、创新型的人才队伍。

(四)区域协调:提升城乡发展的融动质量

新型城镇化不是单一城镇化,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建设统一规划、产业合理布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注重城市群中的大中小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引导城市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用好用足“安徽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的政策红利,提升标杆,深化合作,全面提升城乡发展的融动质量。

一是要建立健全城镇化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依托江淮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优先将“双圈(合肥经济圈、芜马经济圈)、双带(沿江城市带、淮蚌合芜宣城镇发展带)、双群(江淮城市群、皖北城市群)”作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建设区[7]。

二是要强化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联动,把握合肥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新定位,推动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推进合肥国家大科学中心和量子通信、未来网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国际金融后台中心发展步伐,积极创建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打造具有影响力、创新竞争力的国际化都市圈和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三是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增强沪苏浙皖一体化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将安徽打造成长江经济带的增益型中继站。

四是要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互动。安徽虽然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范围,但合肥是国家“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是构建新亚欧大陆桥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方面,可以依托2013年启动的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两江地区”合作平台,重点推进安徽与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全面经济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转型。

五是要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科学制定规划,健全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五)金融支持:拓展服务实体的融资渠道

长三角一体化建设,金融须先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模式,探索发展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展普惠金融,改善“三农”、中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金融服务,为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着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要积极支持企业在主板市场、中小板和创业板、新三板等多渠道、跨地域上市。

二是要在强化政府投资基础上,扩大社会资本投资途径,通过投资补助、基金注资、贷款贴息、担保补贴等多种方式,全面激活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推动社会资本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

三是要依托政府特许经营项目,开设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鼓励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继续推行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包括国家资金在内的各方资金直接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四是要鼓励企业发展融资性担保,深入开展政银企合作,积极推动PEI(民间主动融资)、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ABS(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融资模式[7],促进“飞地经济”深度参与到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开发中。

五是要借鉴推广上海自贸区等金融改革成熟的创新经验,应用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有序对外商放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领域,给外资金融机构以更多投资机遇和话语权,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共同推动跨区域金融创新步伐。

六是要按市场化、专业化原则,充分借鉴金融机构的实践经验,设立包括海外资金在内的多路资金协同参与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基金。

七是要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加大地方金融机构对不良资产核销处置力度,推进风险管控机制建设,有力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堵住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监管漏洞,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积极稳妥去杠杆。

(六)生态文明:打造和谐共生的融和系统

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生态要素的生态保护力度和环境综合治理强度,着力构建长江绿色生态廊道,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突出巢湖流域和黄山市两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引领作用,保护好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宝贵水源地,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

一是要加快推进长三角环境保护一体化,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平衡产业与生态投入,着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积极融入到长三角生态环保合作新格局,谋划区域发展绿色新空间,进一步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大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促进长三角生态文明全面提升。

二是要统筹水资源综合调配利用。全面推进引江济淮工程有序进行,扎实做好推进长江、淮河、巢湖、新安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补偿工作,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8]。

三是要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出台《长三角区域落实大气污染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和省、市、县三级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建成和完善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体系、危险废物转移环境监管体系、重点领域环境执法监管体系、重点污染源环境行为评价合作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评估体系,实现信息公开和成果利用共享,做好联防联控保障支持工作。

四是要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大产出、大收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新模式,逐步将安徽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强省。

五是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因地制宜,继续从根本上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目标。

(七)文化事业:创新多元文化的融合特色

毛泽东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源动力和持续动力。国务院《指导意见》中提到沿江五个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定位,其中明确了安徽皖江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文化示范区成为长三角区域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要深入挖掘安徽省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和区域文化生态资源的内涵,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双墩、禹会村、寿春城、明中都皇故城、凌家滩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全面展示徽文化的魅力。

二是要特别注重文化创新,培育有创新性的文化和理念,积极构筑、营造、催生创新行为的社会文化,通过实施“大作品、大会展、大景点、大集团、大服务”[9],突出江淮城市群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如加快合肥、芜湖高科技、科幻和动漫主题公园发展,使其成为我国东部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国际化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推动文化与科技、经济的融合。

三是要循序渐进加强与江浙的吴越、金陵、淮扬文化融会贯通,精心打造呈现安徽的大禹文化(淮河文化)和皖江文化多元厚重特色的文化产业板块、特色文化园区,促使安徽文化内涵快速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相互交融。

四是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高水平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鼓励扶持省属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发展建设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努力把安徽建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美丽中国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集散地。

(八)民生工程:完善社会保障的融通体系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就是要打破区域限制,共享优质资源。全面迈入跨区域民生社会统筹保障“新时代”,安徽要积极为群众创造更多的民生福祉,争取享受更多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融入红利”。

一是要齐心协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安徽行蓄洪区、皖北地区、大别山区为主战场,深入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着力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积极构建稳定脱贫、防范返贫的有效机制,真正实现脱真贫、真脱贫[10]。

二是要在长三角区域内,全面制定各项社会保险之间适应流动性的接续转移政策,尽快构建五险统一管理的长三角大社保中心平台,形成社会保障协调机制,完善多层社会民生保障体系。

三是要积极引入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优质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加快与沪苏浙协调推行医保支付异地就医,使长三角地区逐步实现优质医疗、教育、文化等资源的共享和便民服务等,让群众真切实在感受到步履不停地融入节奏所带来的民生福祉。

四是要利用互联网+,统筹规划长三角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长三角区域内公共服务共享信息平台协作机制,促进省际城市全面合作,逐步实现长三角共享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五是要借鉴沪苏浙成功经验,加快推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创建智慧型多层次养老机构,并在省内建设30个医养结合示范项目。

四、结 语

总之,在国家战略层面,安徽属于长三角一员,但实际上,安徽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很大,甚至不在一个层面。交通同网,环境同治,市场同体,政策同源是长三角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追求目标。大力实施长三角地区市场规则体系共建、市场监管共治、创新模式共推、市场信息互通、流通设施互联、信用体系互动的“三共三互”工程,是长三角一体化协调发展中的关键所在。安徽必须尽快抓住与沪、苏、浙聚焦规划对接、战略协同、专题合作、市场统一、机制完善五个着力点,深化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不断推进“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的一体化建设,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共享”长三角地区的智力、科技、人才、设备等要素,改变安徽在长三角中融入发展、被动辐射的配角定位,积极主动向融合、互动发展转变,促进安徽与长三角一体化融合,打造“三个强省”、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宏伟蓝图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长三角安徽发展
《安徽记事》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5.回声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