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
2018-01-01谷云
谷 云
(合肥市小庙中心学校 安徽合肥 23128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1]。课程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些真实案例,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潜移默化,感知体验,从而达到丰富经验、提高能力、增长知识和道德水平的目的。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不断创新课堂模式,是教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创新模式,让儿童在活动中体验“生活”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力求回避那些与实际生活不符的知识内容,如果仅局限于教材,传授书本编写的知识,就很难达到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把品德知识外化于行,内化为对生活、学习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更多地搭建让学生体验生活、体验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更多的体验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如:笔者在教学《分享的快乐》一课时,创设了一个分享快乐的学习环节,每四个同学分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发一个橘子,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可根据自己的分配方法,体验一下“分享的快乐”。由于每个小组只有四个同学,每个橘子多余的几小瓣,同学们用不同的分配方法,有的把多余的给老师,有的送给其他组的同学,有的自己多享用一份……整个过程中,同学们还体验了分享与合作的快乐。通过这个来源于儿童生活的体验活动,同学们在学习中,好像又回到了生活中,感受分享智慧、分享合作的力量也是一种快乐,这样的活动既服务了本节课学生的学习,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情操,提高了学习效果,对学生有着实际意义,学生既喜欢参加,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又懂得了要学会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的道理。
二、围绕目标,让儿童在合作中提高“品德”
无论什么教学,都必须首先确定目标,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曾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课前预设目标的明确、具体、合理和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否。目标的确定还要注意全面性和递进性统一,即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均要提出合理的目标要求,通过直接感受或间接感悟的情感体验,实现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统一协调发展。其次是活动的目标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提出相应的活动要求,做到分层要求,因材施教,使学生异步达标,人人获得成功。同时,要完成教学活动中所预设的目标任务,课堂教学的活动组织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扮好“导演”的角色,充分利用小组学习、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让儿童感受人与人之间融合、沟通的快乐,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愉快地接受目标教学任务。如,笔者在教学《说声谢谢》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了两个教学目标,首先用贴近儿童生活的童话故事引入活动内容,通过在故事中设置悬念,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谢谢”,但由于“谢谢”在生活中的极其常见,很快就完成了“接受别人为自己提供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谢谢’”这一教学目标,为下一个目标“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谢谢’,更重要的是要尊重他们的劳动”的顺利实现做了铺垫。根据学生了解的生活经验,围绕教学目标——“如何尊重他人劳动”展开辩论,同时将正方和反方的角色相互交替,进行换位思考,让孩子真正知道究竟应该如何尊重他人。通过辩论活动,一方面体现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这一理念,另一方面让他们真正用实际行动去尊重身边每一位劳动者的劳动,愉快中完成了目标任务,也让学生逐步达到接受教育、提升品德的目的,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多重任务。
三、参与实践,让儿童在学习中感悟“社会”
笔者在教学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来自于社会的爱》一课时,课前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爱好,一部分学生采访学校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人员(如校长、老师、门卫等),初步了解学校不同工作人员的劳动与艰辛;另一部分同学搜集学校和社会上自己看到的有关保护儿童安全和健康成长的标志牌、警示语等,旨在利用《来自于社会的爱》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及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并懂得如何尊敬他人。
课堂上,笔者按照课前布置的不同分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完成任务的情况,自由分成两组,首先请一组同学汇报各自采访学校不同工作人员的内容和结果,然后在同学中交流自己的感受,体验学校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员所付出的辛劳。待同学们交流兴致未尽之时,笔者又放了一段录音“听听老师的心里话”作为第一个讨论话题的结束,使同学们的情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升华。再由另一组同学展示自己搜集的内容,让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说出搜集的这些警示标牌对保护少年儿童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通过讨论,学生了解到:学校里的所有工作人员,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爱护、培养教育着他们,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默默地奉献着;在社会上,又有那么多关心他们,并为他们提供服务和社会保障的不同行业的叔叔阿姨,也正是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使自己快乐而又健康地成长着。在一个个问题的讨论中,同学们的发言,让笔者感怀,虽语言没有经过字斟句酌,但透过童声,笔者看到了他们对老师、社会各行各业的人的尊重和爱戴,看到了他们热爱班集体、关心学校集体的优良品质,看到了他们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美好心灵,看到了这一课教育的意义所在,也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体验中,丰富了阅历。
总之,鉴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殊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组织开展,还是目标确定与能力接受,都要视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地域实际,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方法,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为载体,力求课堂充满“童趣”和“童乐”,破除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多元化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能力,促成学生在社会与生活中进步,在体验和发展中提高,并得到快乐与喜悦的享受、精神和智慧的满足、思想和道德的提升,努力将教学活动营造成每个学生汲取知识的园地、积极参与的天堂、自我成长的阵地、自主合作的家园。教师在课堂的引领过程中,也不要吝啬每一个“微笑”。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把“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化为提升品德、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