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农业改革研究
2018-01-01邓倩
邓 倩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由于长久以来受到斯大林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苏联的农业发展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供应量严重不足,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可靠保障,农业始终是苏联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在此背景之下,戈尔巴乔夫看到了苏联体制的弊病所在,自他上台执政之初便着手从经济领域开启改革之路,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改革措施,试图改善苏联的农业发展状况。由于对苏联农民的现实需求及农业发展状况了解不够深入,改革仍未能跳出斯大林模式的禁锢,农业改革收效甚微,农业发展状况未得到实质性改善,农民大失所望。这直接影响了苏共在农民群体中的公信力,削弱了其执政根基,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本文通过对戈尔巴乔夫时期农业改革的背景、具体措施以及失败原因的探究,透视农业发展、农民状况与共产党执政之间的现实联系,以期为党处理好农民问题、巩固执政基础提供历史经验。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前的苏联农业状况
由于1918年的苏联正经历着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期,针对这一特殊时期的需要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及国家对农产品食品的垄断政策确实保证了“战时”的需要,但同时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顺利渡过“战时”阶段后,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反思总结,他说道:“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生产者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不要走直接向社会主义和分配过渡的道路,而必须走经过商品货币关系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迂回道路”[1]。于是,自1921年开启了“新经济政策”的道路,用征集粮食税的方式代替直接的余粮收集制,农民对自己的农产品有了更多的支配权,这一政策缓和了农民的不满情绪。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上台执政并未沿用这一政策,而是“强调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强调重工业可以脱离农业和轻工业而依靠自身的扩展”,基于这种理念所实施的政策自然使农业的发展状况堪忧。1929年底,斯大林公开宣布新经济政策的终止,这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开始形成,开启了农业全盘集体化之路。为配合国家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政策方针,中央决定加速农业集体化,向各州提出了农业全盘集体化的任务,将个体私营农户纳入国家集体管制的范畴内,生产的粮食归集体所有。
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方面,农业集体化举措的意图在于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保障,而不是以促进农业发展为目的。自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大力实施之后,农业完全成为国家工业生产的附属产业,国家对于农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极其不协调,“据官方统计,1926年到1940年,重工业增长18.4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2%,而轻工业增长6.2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1%,农业只增长了26%,年均增长速度只有1.5%”[2]。后来的农业发展状况也一直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执政虽也出台了相关的农业政策,但并没有让苏联的农业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善。1958—1978年,平均每年工业在社会总产值的比重是64%,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54%,而农业平均每年只占了社会总产值的15%,占国民总收入的19%[3]。工农业的投入比重仍然是极不协调的,农业状况不容乐观。
农业产值数据是衡量农业发展状况的标尺。据统计,1913年苏联的粮食产量8600万吨,1928—1932年平均数7360万吨,1933—1937年平均量7290万吨,粮食产量是只减未增[3]。1930年的集体农庄每公顷产量比个体农户多6.2%,但前者的粮食交售量比后者要多41.1%。到1931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和92.3%。此外,1931年的个体农户每公顷产量比1930年减少了7.5%,粮食交售量却增加了4.2%[4]。这也就是说,个体农户同集体农庄比起来,处于相对轻松的地位,表明这种农业的集体化并不高效,且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直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前的1984年,苏联农业还经受了1981年以来最大的打击。1981年的特大旱灾遗留的后果持续了很多年,给农业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害,且国库也空了[5]。这一年的谷物产量只有1.7亿吨,比1983年的1.9亿吨下降了10.5%[6]。农业的持续歉收直接造成了粮食及副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整个农业的发展都十分不景气。
二、戈尔巴乔夫的农业改革政策
曾经在1978年就作为主管农业部门书记的戈尔巴乔夫,1985年正式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上台执政,摆在他面前的农业问题已十分严峻。他看到了苏联社会发展的弊病,在他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写道:“在分析国内局势时,我们首先碰到的是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问题”[7]。于是,戈尔巴乔夫在上台之初,首先从经济入手,但农业作为苏联社会发展经济体制中最薄弱的环节,直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三年后,才首次提出农业改革问题。“他主张通过经济核算,承包,民主化经营等办法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农业经济。”[8]
通过搜集资料发现,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的核心是:重新整顿农村经济关系,放松对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管制。农业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农业管理组织方面,戈尔巴乔夫改组了农工综合体管理机构。他解散了1985年成立的国家农工委员会,重新设立苏联部长会议国家食品和收购委员会,并以它作为政府负责农工综合体的发展和食品供应的部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政策,建立苏联食品和农业原料储备;撤销区农工联合公司,由农庄按照自愿和互惠原则建立各种经济核算组织;取消州、边疆区和共和国农工综合体管理机构的行政指挥职能,改为经济实体,不得再干预农庄的经营活动。
其次,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广泛推行租赁承包制,将土地和生产资料长期交给承租者支配。承租者在缴纳土地使用税,保证履行承租合同的前提下,可以自行支配承租所得收入,农庄向自负盈亏的模式转换。之前集体农庄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盈利能力,一直需要苏联国家来投入简单生产,整个农业完全出于依附于国家长期补给的状态。对此,戈尔巴乔夫指出:“实行真正的经济核算以及使企业收入取决于最终成果,应当成为农工综合体各个环节的准则,首先是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准则”,“要可靠地堵塞经营不善和靠补贴度日的现象,发展生产,增加利润和收入,刺激劳动,应主要靠自己的资金”。
最后,在农产品的分配上,主要着手改革农产品的价格。之前的农庄由于受到国家指令性指标的管制,只享有极其有限的经营自主权,从而也严重限制了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市场价格。戈尔巴乔夫改革政策指出,国家只对农庄和国营农场给予指导性的相关指标,而非以前那种指令性的,让农庄能够自由自主的处理农产品。与此同时,为激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还采取了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措施。
然而,戈尔巴乔夫的农业改革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粮食产量一直在2亿吨左右徘徊,1984—1989年下降为1.5亿吨;1986—1989年进口粮食1.37亿吨,年均进口3430万吨[9];1988年苏联农业生产开始下降,1990年工业生产也开始减少,1987年苏联花在进口粮食上的费用为27亿美元,到1988年增加到41亿美元,1989年底,989种日常消费品中,只有11%的商品基本上能买到[10]。甚至在这一阶段,农业状况进一步恶化,人们生活质量逐渐下降,直接影响了农民对苏共领导的信任。据统计,到1990年6月末,戈尔巴乔夫的支持率已下降到19%,农民也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去信心。当时苏联社会民众对于苏联国家有关改革的事宜已产生悲观情绪,对于社会主义的宏伟计划也失去信心,“到处都充满了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情节和更多的个人高谈阔论的机会,只有日常物质生活的每况愈下才是这段漫长而悲惨的苏联历史情景部分的真实写照”[11]。改革的各项措施并没能得到民众的认可,改革的结果也没能给人民带来利益,人民对改革失去信心,对苏共执政失去信心,最终使苏共失去群众根基,加速了苏共垮台和苏联的解体。
三、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失败的原因
戈尔巴乔夫虽看到了苏联社会发展的弊端并着手改革,也关注到农业的发展并出台相应的改革措施。但遗憾的是,戈尔巴乔夫对于苏联农业的现实状况分析的不够深入,错误估计了苏联农业的现实情况,农业改革政策上脱离了农民的现实需求,再加上苏联的农业问题已是积病已久,积重难返,后来的改革也都未能完全突破斯大林体制对于农业方面的禁锢,领导人试图通过农业改革政策去挽救苏联的农业也只是杯水车薪。农业改革最终失败是多方因素造成的,大致如下:
(一)长期原因
苏联模式让农业状况积重难返,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农业已深受斯大林模式的禁锢多年,其本身改革难度很大。1929年底,斯大林公开宣布停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随后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最终建立起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体制中的主要特点,可简单地归结为:管理权限的高度集中化,管理方法的高度行政化。反映在了苏联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12]反映在农业方面主要就是集体化政策以及下达指令性产量,集体化的方式在苏联特定的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从宏观上保证了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但微观上用新政命令推行政策违背了农民的意愿,损伤了农民利益,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而在“重工业优先”的政策之下,农业和工业的投入比例严重失调,这也危及了农业的发展,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此后这种执政方式和执政观念一直得到后来领导人的沿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也都只是细枝末节的修整,没有意识到集体农庄制度和行政命令执行政策的弊端。“二人一直未能理解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忽略和否认斯大林体制的消极作用,忽略和排斥价值规律,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继续无限地扩大单一所有制。虽然多次改革,仍是在高度集权的斯大林体制内打转,实际上起到了对刚刚形成和固定的集权体制又进行了30年的‘完善’;扩大了也已存在的集权体制的弊端。”[13]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苏联的资料生产等于1940年的35倍,其中重工业增长了48倍,机器制造业增长了97倍,而农业的总产值在45年时间里只增长了1.7倍。畸形的经济结构和战略决策的严重失误造成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下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苏联国内市场上食品和日用品严重短缺,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戈尔巴乔夫上台之际,苏联的农业发展也受到斯大林模式残留问题的影响而病入膏肓,要想有效地改革好农业对于领导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二) 短期原因
戈尔巴乔夫虽然对之前领导人的农业政策做出了改变,但他却低估了苏联农业改革的力度,导致农业改革的政策不够深入彻底,效果不显著。
首先,苏联农业一直受到斯大林时期“强调重工业发展”政策的影响,农业的投入比例与重工业投入比例严重失调,农业早已是苏联经济体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戈尔巴乔夫自身虽看到了这一弊端,提高了对苏联农业的关注度,但对于农业方面的投入也只是相对与之前的国家的投入稍微多一些,要是想彻底挽救苏联的农业,投入的比例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戈尔巴乔夫的农业改革也一直受着“强调重工业”方针的影响。同时,戈尔巴乔夫多次强调“加速发展机器制造业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基础”的观点,还为发展机械制造业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并且在苏共二十七大上宣布:今后五年使该部门的发展速度比整个工业高90%,机器产品更新率每年要达到13%(1985年为4.5%)。“十二五”计划末,该部门的增长速度要提高一倍。机器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等技术密集型部门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到1990年将占41%,“1988年以前,对重工业的投资比例还在继续增加,1988年国家分配工业投资时,资金的90%还是投入了重工业(包括军工业),剩下的10%分别投入到轻工业及农业”[14]。就戈尔巴乔夫的农业改革来说,想要让农业状况得到彻底改善,戈尔巴乔夫对于农业的关注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厂的形式中,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集体所有制下的农户一方面受到国家的指令性管理,另一方面也完全依靠国家的统一帮扶,其本身处理农业问题、生产技能以及经验都不足。戈尔巴乔夫改革取消国家指令性指标的决策也只是名义上如此,实际上多个国家部门都未能践行取消指令性指标的决议,仍然将国家的订购作为指令下达。此外,虽然提出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指示,但相对于农产品的成本来说,仍然是微不足道的。提高后的价格仍然不足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种盘剥,农民对改革失望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1985年戈尔巴乔夫发起的反酗酒运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其意图改革农业,保障农民生活的同时,这一政策的实施又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再次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让本就薄弱的农业雪上加霜。由于地理环境因素,苏联有酗酒的传统。从70年代开始,苏联的酒精消耗量增长了一倍,导致人民平均寿命的下降,婴儿死亡率上升和其他许多社会问题。戈尔巴乔夫说道:“这个问题不仅是当前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也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关系到人民未来的遗传问题,如果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就谈不上什么共产主义了。”[15]于是,接下来反酗酒的政策得到大力实施,其中包括减少不以葡萄为原料的酒精度高的甜酒产量,从而也对葡萄种植产业造成极大的打击,损害了葡萄农户的利益。在农业改革政策还未给农民带来预期的利益之时却又损害了部分农民的利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自然是有减无增,这也严重削减了农民对这位领导人农业改革的信赖和支持。
(三)个人主观原因
戈尔巴乔夫个人的执政能力也是影响农业改革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戈尔巴乔夫的执政往往是说得多做的少,他乐于参加社交,发表文章和演讲,博尔金说道:“他很多时候的商讨都是以演讲开始,以演讲结束”,“人们大都觉得,在整个改革计划中,禁酒法是唯一真正实施了的项目。其实不然,连它也只是得到部分实施。”此外,戈尔巴乔夫执政也不喜欢听到任何的反对意见,刚愎自用,制定政策也没有详尽的考虑和计划。他总是心血来潮地临时凑合一些计划,这些计划有时是他从国外带回来的,有时是他同有名的经济学家或西方杰出的工业家谈话之后凑成[16]。就其个人执政风格而言,即便是有深刻有效的改革措施,也难以将这些措施真正地用之于民、造福于民。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戈尔巴乔夫的农业改革未能挽救苏联农业发展的低迷状态,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改革力度不够,没有切实了解和满足农民的需求,没有给农民带来利益,脱离了农民的实际生活,农业状况被越改越糟,农民的生活状况不断恶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的支持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石。列宁曾说过:“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只有提高对农民利益的关注度,顺应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许,采取真正符合农民利益的政策措施,才能获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3-185.
[2]陆南泉,姜长斌,徐葵,等.苏联兴亡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78.
[3]李仁峰.苏联农业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135.
[4]拉德钦斯基.苏联农业的社会化——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真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63:154.
[5]瓦列里·博尔金.震撼世界的十年[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8:20.
[6]郑义榆,李晓明.戈尔巴乔夫与苏联农业经济改革[J].农业经济问题,1987(2):61-64.
[7]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14.
[8]陆南泉,姜长斌.苏联剧变深层原因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83.
[9]陆南泉.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失败与苏联剧变[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1):55-70.
[10]王宪举.我在莫斯科当外国记协主席[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107.
[11]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俄罗斯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87.
[12]徐鹏堂.苏共丧失执政能力原因名家访谈[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13]张忠.斯大林体制与苏联解体[J].今日前苏联东欧,1993(1):6-10.
[14]刘清鉴.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战略与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J].苏联东欧问题,1986(2):79-84;91.
[15]阿·切尔尼亚耶夫.在戈尔巴乔夫身边的六年[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39.
[16]杨建国.浅论戈尔巴乔夫早期改革失利的原因及影响[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