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羌人辑考
2018-01-01吴明冉
吴明冉
姚氏羌人本烧当羌,东汉建武中元末,寇扰西州,被汉将马武击败,有的迁出塞外,有的内徙。内徙的一支汉廷将其安置于南安赤亭,及至永嘉之乱、晋室南渡之时,酋长姚弋仲率领部众迁至榆眉(今陕西千阳县东),号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自此姚羌崛起。先后归附前赵、后赵、东晋、前秦,发展壮大,建立国家,控制西起河西,东至徐、兖的广大地区,采取系列措施,如招抚流民,抑制羌、汉豪强,整顿吏治,提倡儒学和佛教,发展农业生产等[1]120-124,扭转了前秦末年的混乱局面,但连年战争造成的困境却难以逆转。姚氏羌人作为后秦政权的核心,是该政权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宗教、文化的决策者与执行者,是考察研究后秦的重要视角。《十六国春秋》《十六国春秋辑补》《晋书》之姚氏《载记》《资治通鉴·晋纪》对姚羌有详略不同的记载,《册府元龟·僭伪部·姚系》《宋书》《南史》《魏书》《北史》亦零星著录后秦姚氏,且各书记述多不出《十六国春秋》范围,《太平御览·偏霸部七》更是直接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秦录》。刘裕斩杀姚氏宗族子弟百余人后,余宗迁于江南,姚氏羌人的去向,史乘鲜有记载。近年发现一批西秦至五代的姚羌碑志,将姚氏羌人活动时间推迟至五代,弥补了这一缺憾。姚氏羌人从西晋至五代,人数多达百余人,但学界对姚羌的认识拘囿于少数。如《羌族词典》辑录姚弋仲、姚襄、姚苌、姚兴、姚泓、姚硕德、姚道和 7 人[2]103-105,《中国历史大辞典·魏晋南北朝史卷》虽然增加了姚显、姚恢、姚崇、姚晃、姚邕、姚绪、姚弼、姚赞、姚艾等,也不过14 人[3]539-541,仍未体现这批文献和人物的价值所在。本文从历代传世文献和石刻文献中辑出后秦姚氏羌人,并就其世系状况,所涉史实略作考述,以期为后秦、姚氏羌人及羌族历史文化等研究提供可靠材料。
一、姚弋仲
首见于史书的南安姚氏羌人。《晋书·姚弋仲载记》:“姚弋仲,南安赤亭羌人也。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其后烧当雄于洮罕之间,七世孙填虞,汉中元末寇扰西州,为杨虚侯马武所败,徙出塞。虞九世孙迁那,率种人内附。汉朝嘉之,假冠军将军、西羌校尉、归顺王,处之于南安之赤亭。那玄孙柯回为魏镇西将军、绥戎校尉、西羌都督。回生弋仲……永嘉之乱,东徙榆眉。”[4]2959(卷116)弋仲世系为:
烧当(研十三世孙)-滇良(烧当玄孙)-填虞(七世孙)-迁那(虞九世孙)-柯回(那玄孙)-姚弋仲。
烧当是研十三世孙。《后汉书·西羌传》:“从爰剑种五世至研,研最豪健,自后以研为种号。十三世至烧当,复豪健,其子孙更以烧当为种号。”[5]2877(卷87)“自烧当至西汉末其玄孙滇良为豪,世居大允谷(今青海共和东南、贵德县西部),种小人贫”[5]2878-2879(卷87)。遂发愤击败先零、卑湳,夺取大、小榆谷,从而始强。
有虞氏,传为古部落名,其首领舜受尧禅,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县东南)。《国语·鲁语上》:“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6]159舜生于姚墟(今山东濮阳县南),因以为姓。这支姚姓汉族,郡望吴兴郡(今浙江吴兴县)。羌族姚姓郡望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晋南安赤亭,其地汉属天水豲道,汉末、魏晋为南安郡治所,是西羌内迁烧当部族之聚落[7]2811(卷59)。弋仲子姚苌称王后,自称有虞氏苗裔,乃是伪托,不可信。《舜裔源流》:“羌人大姓姚氏乃舜后的一支由洮河西迁入甘青融入羌族”[8]63,可备一说,但缺少证据。《三秦史》认为姚弋仲于永嘉六年(312),率众东迁进入关中,自此采用汉姓[9]95。应该可信。
填虞,即滇吾。《后汉书·西羌传》:“中元二年(57)秋,烧当羌滇吾与弟滇岸率步骑五千寇陇西塞。”次年,捕虏将军马武等击滇吾于西邯,大破之。滇吾远引去。即《晋书·姚弋仲载记》之“填虞,汉中元末寇扰西州,为杨虚侯马武所败,徙出塞。”可知“填虞”即“滇吾”。但史乘无迁那内附封王事。
《北朝胡姓考》据羌俗以父名母姓为种号、父子名蝉联,认为“迁那之名,与《羌传》诸酋名俱不类。疑弋仲特羌中庶民”,自号酋帅烧当之后[10]218。陈连庆先生亦认为迁那有冒充嫡系之嫌[11]269,窃以为值得商榷。仅以《西羌传》所记滇良为例,滇良二子滇吾、滇岸。滇吾三子东吾、迷吾、号吾。东吾子东号;迷吾子迷唐。东号子麻奴、犀苦。滇良至重孙麻奴、犀苦,活跃于王莽末至东汉顺帝永建(约23-132),约百余年,五代,父子连名制便中断。麻奴“初随父降,居安定”[5]2886(卷87),受汉文化影响,应该是东号二子未继续连名的原因。迁那率种人内附,汉朝封其为王,同样有可能因受汉文化影响不再父子连名。再者羌族与中原的关系渊源甚古,抑或在迁那之前该支羌人就已摒弃连名古俗。当然,羌族种落繁炽,连名情况参差不齐,事实上,岷江上游羌族父子连名一直延续到清代[12]157。此不赘述。
二、姚襄
弋仲有子42人。1933年岑仲勉在《课余读书记》中论及此事,认为这42子中多数是其义子,皆因“羯羌之俗,好畜养子”[13]2。官贵军阀收养子,目的不在于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而是通过拟制血亲的方式,培植建立功业的亲信势力。直至唐末五代,此俗仍盛行。正如欧阳修所言:“世道衰,人伦坏,而亲疏之理反其常,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唐自号沙陀,起代北,其所与俱者皆一时雄杰虣武之士,往往养以为儿,号‘义儿军’,至其有天下,多用以成功业。”[14]385(卷36)故五代南唐升元六年(942)《姚嗣骈墓志》载“养子当如姚氏,其扬名如此。”[15]882
姚襄,字景国,弋仲之第五子。襄死,姚苌立。苌字景茂,弋仲第二十四子。姚兴,字子略,苌之长子。姚泓,字符子,兴之长子。世系为:
姚弋仲-姚襄、姚苌-姚兴-姚泓。
中国古代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使用名、字、号等称谓,是姓氏文化与礼仪文化的产物。《礼记·檀弓》:“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謚,周道也。”孔颖达疏:“故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折,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16]256(卷7)取字一般与名意义相同,或相辅、相反,往往引经用典,或齐贤,或纪事,或崇教。烧当羌后裔姚氏,进入中原地区较早,受到儒家文化影响,有汉姓,亦有字。除襄、苌、兴、泓有字外,还有姚兴弟,姚显,字子章,任司隶校尉、卫大将军,封常山公,笃信佛法。姚邕,字子和,小字黄儿,封济南公。苌之兄、子、孙有字,按理推之,姚氏其他宗支亦大体如此。但由于尊夏攘夷的民族偏见,史乘失载。
姚道和,字敬邕。后秦姚兴孙。父姚万寿为后秦镇东大将军。后秦灭,降刘宋,任散骑侍郎。道和通书史,出仕初任孝武帝刘骏安北将军行佐,迁司州刺史。后随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征伐有功,任抚军司马、游击将军。《南齐书·张敬儿传》《资治通鉴·宋纪十六》有著录。道和父子,当是被刘裕迁于江南的姚氏“余宗”代表。
姚秦一族中,姚襄是最具悲剧性的英雄。他博学善谈论,雄勇有才略,爱惜子民,受人爱戴,被立为继承人。《晋书·姚襄载记》:“年十七,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雄武多才艺,明察善抚纳,士众爱敬之,咸请为嗣。”[4]2962(卷116)可见,襄身上传承着理想社会的崇高道德与作为贤德明主的品质。百姓追随他,即使襄屡次为东晋桓温挫败,“众知襄所在,辄扶老携幼奔驰而赴之。时或传襄创重不济,温军所得士女莫不北望挥涕。”[4]2963-2964(卷116)《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二》:“温军中传言襄病创已死,许、洛士女为温所得者,无不北望而泣。”[17]3157(卷100)襄未曾占领过洛阳,却以其人格魅力聚合百姓。“虽或过誉,当非全虚,其才略或在苻健之上。然寄居晋地,四面迫敌,不如健之入关,有施展之地矣。”[18]146
羌族虽然曾振荡东汉,进入中原亦早,下迄晋代,但在五胡中地位较低。弋仲尝戒诸子“自古以来未有戎狄作天子者”[4]2961(卷116),苻坚斥姚苌为“小羌”,“五胡次序,无汝羌名”[4]2928-2929(卷114)。可知羌族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在当时五胡中较为落后,为他族所蔑视。姚襄招揽流民,“招集北地戎夏”[4]2964(卷116),可见姚氏集团率众有“戎”,也有“夏”,并不是单一的羌人。那么,他身上所承载的就不仅仅是部族的未来,而是那个分裂、动荡、视人命如草芥的黑暗时代民众的希望和理想。他坦诚、直率、单纯,在尔虞我诈的战争中却是致命的弱点。襄率众北归,欲图关中,固执地“冀天不弃德以济黎元”[4]2964(卷116),长驱而进,被前秦将诱至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悲壮地战死,年仅二十七。正是襄对德能济黎元的坚守,对北方故地的执念,激励着姚氏羌人锲而不舍。同时,他带领部众南下、北归,开扩了民族视野;而“分置守宰,劝课农桑”的尝试[4]2963(卷116),更为后秦立国积累了治国经验。
三、姚兴及诸子
姚兴,姚苌长子。前秦苻坚时为太子舍人。后秦太子。《晋书·姚兴载记下》:“苌出征讨,常留统后事。及镇长安,甚有威惠。与其中舍人梁喜、洗马范勖等讲论经籍,不以兵难废业,时人咸化之。”[4]2975(卷117)兴在位期间,雅好经籍,关中儒风渐盛。又崇佛道,迎鸠摩罗什入境,推为国师,大译佛经,事佛者渐多。由于战多无宁岁,国力渐衰。世系为:
弋仲-姚苌-姚兴-姚泓-姚佛念。
后秦强于姚兴,实际上亦败于姚兴。其中,最重大的失误是用人,尤其是考察后秦朝廷内部统治阶层,过于宠信子姚弼,屡次拒纳诸皇子及直臣之谏,致皇室大乱。史载姚兴有子十三,即泓、懿、弼、洸、宣、谌、愔、璞、质、逵、裕、国儿、耕儿。除长子泓立为皇太子,耕儿少子,余皆封公。姚国儿、姚耕儿,可能是小名。姚懿,并州刺史、征东将军,上庸公。泓时为太原公。姚弼,中军将军、雍州刺史,广平公。姚洸,征南将军,陈留公。姚宣,长乐公。姚谌,平西将军,迁镇西将军,博陵公。姚愔,南阳公。姚璞,镇东将军,平原公。姚质,镇东将军,苑阳公。姚逵,清河公。姚裕,车骑将军,陇西公。姚国儿,章武公[19]400(卷52)。
在兴诸子中,季子姚弼备受器重,官居尚书令、侍中、大将军三大要职,实掌后秦国家行政决策和对外征伐大权,权势显赫。自弘始九年(407)姚泓被立为太子,以姚弼为代表的兴之诸子即围绕太子之位展开了激烈的夺嫡之争。《晋书·姚兴载记下》:“弼时为雍州刺史,镇安定,(姜纪)与密谋还朝,令倾心事常山公显,树党左右。至是,兴以弼为尚书令、侍中、大将军。旣居将相,虚襟引纳,收结朝士,势倾东宫,遂有夺嫡之谋矣。”[4]2995(卷118)雍州,弘始十三年(411)姚兴析岭北五郡(安定、平凉、平原、陇东、新平)置,治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安定是后秦重镇,与后秦的建立、发展息息相关。早在姚苌自立时,仅北地、新平、安定三地羌胡降者就达十余万户。如果一户五人,那么归顺姚苌者应在五十万人以上,可见该地区羌胡数众,后秦在此地民众基础好。而安定,在三地中地理位置尤为重要,距长安仅四百余里[20]253(卷5),是雍州刺史、安定镇将、太守以及护军的镇戍之地[21]14。故《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九》胡三省注曰:“苌起兵以安定为根本,而欲都长安”[17]3375(卷107)。“姚苌之兴也,以安定为根本;后得关中,以安定为重镇”[17]3692(卷117)。故镇戍安定者皆宗室重臣。苌使弟姚硕德镇安定。苌卒,兴以其叔父晋王姚绪镇安定、陇西王硕德镇阴密,弟齐公姚崇守长安。又以子广平公姚弼为雍州刺史,镇安定。泓即位,以堂兄弟征北将军、齐公姚恢镇安定。可见,兴对弼的信任与重用。
弼拥兵欲谋乱,兴弟东平公姚绍、兴子姚愔和姚耕儿为其羽翼,车骑将军姚裕联络姚懿、姚洸、姚谌、姚宣诸皇子及宗室东平公姚赞,举兵内向,阻遏弼谋乱。兴死,姚愔谋乱;姚懿意图篡位,反戈攻打长安;姚宣弃李闰,南下欲自立;姚恢率安定镇户三万余叛,自北雍州趋长安,兄弟争位相杀,关中大乱。《魏书·羌姚泓传》:“泓弟太原公懿反于蒲阪,泓从弟齐公恢反于岭北,皆举兵伐长安。”[22]2085(卷95)姚恢所率部下安定镇户常年与赫连勃勃周旋,善战、勇猛,作战经验丰富,是后秦劲旅,一战便打败姚谌,关中大震,动摇了后秦根基安定。失安定,即失后秦。后秦内忧外患,国势骤衰。在东晋刘裕军的攻势下,姚洸以洛阳、姚璞以蒲阪降刘裕。姚谌、前将军姚烈、左卫将军姚宝安、散骑常侍王帛、建武将军姚进、扬威将军姚蚝、尚书右丞孙玄等一大批后秦高级官员,战亡于阵前。年仅11岁的姚佛念,登上宫墙,投地而死。其傲骨气节,令人钦敬。泓降,被斩于建康。姚赞率宗室百余人投降,裕尽杀之。
苌临终叮嘱兴“抚骨肉以仁”[4]2973(卷116),兴过分仁义、孝悌,屡次迁就、放纵兄弟、子侄背叛国家,触碰国家底线,为其统治后期的混乱埋下祸根。继承者泓庸愞、宽仁有余、不善用人,更犯了用人不疑的大忌。泓命姚恢杀安定太守吕超,恢久乃诛之,便疑恢有阴谋。恢始怀二心,阴聚兵甲。宗室叛乱如多米诺效应,最终导致后秦兵败国亡。
四、名字含“都”的姚氏
周一良先生《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晋书>札记·羌人以都为名》:“姚氏大将多以都为名者,如姚寿都、姚广都、姚平都、姚洛都、姚周都、姚和都(《姚兴载记下》)、姚军都(又作“姚平都”)。当是美称,故多取以为名也。”[23]117-118据史载,姚兴、姚泓时期,姚氏以“都”为名共11人。除上述7人外,还有姚兴都、姚秦都、姚娥都、姚成都。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载,义兴六年(410),勃勃攻打清水城,略阳太守姚寿都败,奔上邽。勃勃兄子左将军罗提率步骑一万攻陷定阳,执北中郎将姚广都,坑杀将士四千余人。勃勃拜广都为太常。是岁,假意归降勃勃的“齐难、姚广都谋叛,皆诛之。”[4]3205(卷130)
据《姚兴载记下》知姚平都,颍川太守;姚洛都,北中郎将;姚兴都,平凉太守。《姚泓载记》有姚秦都,陇西太守;姚娥都,建威将军。
姚军都,秦州刺史。《姚泓载记》:“赫连勃勃攻陷阴密,执秦州刺史姚军都,坑将士五千余人。军都瞋目厉声数勃勃残忍之罪,不为之屈,勃勃怒而杀之。”[4]3010(卷119)知姚军都,秦州刺史,阴密守将。《赫连勃勃载记》作“姚平都”。“勃勃攻上邽,二旬克之,杀泓秦州剌史姚平都及将士五千人,毁城而去。”[4]3207(卷130)所记同一事件,应为同一人。
姚周都,平凉太守。《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九》:东晋义熙十一年(415)九月,“夏赫连建将兵击秦,执平凉太守姚军都,遂入新平。”在“军都”下,胡三省注:“章:甲十一行本‘军’作‘周’;乙十一行本同;退斋校同”[17]3681(卷117)。此“军都”实为“周都”。次年六月,“勃勃攻上邽,二旬,克之,杀秦州刺史姚军都及将士五千余人。”[17]3687(卷117)后一“姚军都”与《姚泓载记》所记军都在任职、被杀及将士被杀数量等史实一致,应是同一人。
姚成都,兴时任平阳太守,泓时先后任立义将军、宁东将军,匈奴镇将。姚和都,姚成都之弟,给事黄门侍郎、太子右卫。曾率东宫兵平定皇子姚愔谋反,是后秦抵御刘裕进攻的主要将领。后秦亡,与兄姚成都入北魏。《隋书·经籍志二·史部》:“《秦纪》十卷,记姚苌事,魏左民尚书姚和都撰。”[24]963(卷33)《北魏佚书考》:“《史通·正史篇》:后秦扶风马僧虔、河东卫隆景并著秦史。及姚氏之灭,残缺者多。泓从弟和都,仕魏为左民尚书,追撰《秦纪》十卷。”[25]63据此,知姚成都、姚和都,皆姚泓从弟。
周一良先生“疑‘都’为羌语,而‘王’其译意,故可互见。”[23]117-118如果此说成立,那么“姚成都”可理解为“姚成王”。《晋书·姚兴载记下》:“兴遣姚成王、司马国璠率骑八千赴之。”“姚成王至于南阳,司马休之等为刘裕所败,引归。”[4]3000-3001(卷118)《魏书·司马休之传》:“时姚兴征虏将军姚成王、冠军将军司马国璠亦将兵救之,不及而还。休之遂与子文思及宗之等奔于姚兴。”[22]853(卷37)《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七》:“初,休之等求救于秦、魏,秦征虏将军姚成王及司马国璠引兵至南阳。”此前又有“平阳太守姚成都来朝”之语[17]3678(卷116)。《十六国春秋辑补·后秦录六》:“兴遣姚成都、司马国璠率骑八千赴之。”“姚成都至于南阳”[19]420(卷54)。可见,史乘姚成王与姚成都,实乃同一人。当然,此“王”,并不是后秦朝廷所封之王,这就不难理解姚兴封王、封公侯时不见上述“都”名姚氏,惟见“封征虏绪为晋王,征西硕德为陇西王,征南靖等及功臣尹纬、齐难、杨佛嵩等并为公侯”等[4]3712(卷118)。从“秦匈奴镇将姚成都及弟和都举镇降魏。魏主嗣诏民得姚氏子弟送平城者赏之”来看[17]3712(卷118),这些“都”名姚氏者,应是姚氏宗室。
五、姚黄眉
后秦姚兴之子,后秦西平公主、北魏明元昭哀皇后姚氏之弟。《魏书·外戚·姚黄眉传》:“姚黄眉,姚兴之子,太宗昭哀皇后之弟也。姚泓灭,黄眉间来归,太宗厚礼待之,赐爵陇西公,尚阳翟公主,拜驸马都尉,赐隶户二百。世祖即位,迁内都大官,后拜太常卿。卒,赠雍州刺史、陇西王,谥曰献,陪葬金陵。”[22]1814(卷83)《北史·外戚传》亦有传。世系为:
姚兴-姚黄眉-陇西惠公姚氏-姚尊。
这是后秦亡后,留在北方的姚氏。翻检史乘,《魏书》仅两处记姚黄眉,还有一处是《世祖纪》载,始光四年(427)四月,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分诸军攻打赫连昌,其中“南阳王伏真、执金吾桓贷、将军姚黄眉步兵三万部攻城器械”[22]72(卷4)。可知姚黄眉生活于北魏太宗、太武帝时期的代北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在军中是专司攻城器械的将军。
北魏正光元年(520)《姚尊造像记》:“魏故使持节、平西将军、东阳□都大将、青州刺史、陇西公姚尊。”“公讳尊,字天生,南安人也。秦文桓皇帝之曾孙,镇西将军、陇西惠公之世子。”[15]319后秦姚兴,谥号“文桓”。《晋书·姚兴载记》:“义熙十二年,兴死,时年五十一,在位二十二年。伪谥文桓皇帝。”[4]3003(卷116)“陇西惠公”,北魏时期南安籍姚姓人氏,封号陇西公仅姚黄眉。《北史·后妃列传》亦记此事,“明元厚礼待之,赐爵陇西公”[26]493(卷13)。卒赠陇西王。其子按规定降级袭爵,封为陇西惠公。那么,造像记中姚尊,即黄眉一门后世裔绪,“秦文桓”皇帝姚兴曾孙,“陇西王”姚黄眉之孙,姚尊父子二人代袭官陇西惠公、陇西公。同时,姚尊亦秉承了家族崇佛礼佛习俗,在河南洛阳龙门西山造像。姚尊父子事迹及任职情况史传失载,此材料可补史阙。
姚尊父子分别任镇西将军、平西将军。二职皆三国曹魏置。镇西将军与镇东、镇南、镇北合称四镇。平西与平东、平南、平北合称四平将军,《宋书·百官志》谓“四平”[27]1226(卷39)。南北朝沿置。北魏秩分别二品、三品。通观史书,姚黄眉当年只是专司攻城器械的将军。驸马都尉,四品下。即使后来拜太常卿,也不过掌宗庙礼仪。这个时期,后秦姚氏在北魏几乎没有担任重要职务,一是后秦国灭不久,北魏防范后秦姚氏,施以怀柔之心,实则防范姚氏子弟复辟;二是觊觎后秦失去的关中地区,意欲开疆拓土、统一北方。而到了北魏中期,特别是姚尊时,离后秦亡国已百年,不需再提防姚秦,姚尊父子当上了位列二品、三品的将军,有了实权,就容易理解了。
《姚尊造像记》,刻于河南省洛阳市龙门西山老龙窝中段,印证了一个史实,即泓亡后,姚黄眉、姚成都、姚和都等姚氏宗族归降北魏。《魏书·太宗纪》:“姚泓匈奴镇将姚成都与弟和都举镇来降”。“姚泓尚书、东武侯姚敞,敞弟镇远将军僧光,右将军姚定世自洛来奔。”[22]58(卷3)姚黄眉降北魏后居平城,随着北魏孝文帝拓跋元宏迁都,其子孙亦迁至北魏都城洛阳。那么,后秦姚氏除被迫徙至江南的余宗外,尚有流徙北方者。
六、姚伯多兄弟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姚伯多兄弟造像碑》,出土于陕西耀县文楷书院。姚伯多其先迁居北地。北地,郡名,郡治今陕西耀县,是魏晋时期羌族内迁关中主要聚居地之一。早在西晋前期,《晋书·江统传》:“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4]1532-1533而氐、羌人数,至少在 30 万口以上[28]88。后秦时期,北地羌人数众的民族分布局面依然没有改变。迄今为止,耀县出土北朝时期羌族石刻最多。仅耀县稠桑乡西墙村寺庙遗址,就出土北魏《荔非周欢造像碑》、西魏《荔非郎虎、任安保六十人等造像碑》、北周《荔非兴度观世音造像座》等,说明这些出土地曾是北朝时期内迁羌人聚居村落。北地姚伯多、伯龙、定龙、伯养、天虎等兄弟即是该时期羌人代表。
此造像碑为姚氏家属造像碑。发愿文三次指出姚氏显赫身世:“承帝舜之苗胄,珠紫弈世。”“望标贵族,雅量渊廓。”“轩辕之苗胄”“君临万国”[15]167,明确指认其身份为后秦姚氏后裔。尽管轩辕、虞舜,乃伪托而自高其门之辞,不可信。但从后秦统治区域看,姚伯多其先迁居北地是可信的。魏主拓跋嗣当年亦有“诏河东、河内有姚泓子弟播越民间”一说[22]58(卷3),姚氏自国破后散居北方者,除北魏京师平城、洛阳外,还有河东、河内、北地者。
根据碑阴题名,其世系为:
姚和(始祖)-(上泐)石-姚□石-姚铨荫-姚时-姚(下泐)-姚(下泐)-姚伯多、伯龙、定龙、伯养、天虎。
姚伯多兄弟在碑阴自叙家族世系,从始祖至父,由于泐蚀严重,缺损较多。存文提供了几个关键信息,即“晋时镇南大将军”“晋时大中大夫”“江夏太守”“上谷太守”“姚时四县都盟统、晋阳保主”及魏“中大夫……北地”。姚伯多始祖之后几代人在晋为官,任晋镇南大将军、大中大夫、吏部尚书、冠军将军等职。江夏,郡名。西汉高祖置,治安陆,今湖北云梦。晋泰康灭三国吴后仍治安陆。上谷,治沮阳县,今河北怀来东南。晋阳,故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一带,是为氐羌活跃地区。《晋书·苻丕苻登载记》:苻丕“乃以太元十年僭即皇帝位于晋阳南。”[4]2942(卷115)这些信息表明姚氏近世仕晋、后秦、北魏,并曾在东晋辖境为官,自姚铨荫始在北朝为官,为研究姚秦后裔北地一支提供了资料。
虽然学界有质疑伯多为姚秦后裔的声音[29]291,但作者认为是可信的。碑文陈述祖先,除始祖外,七代。弋仲至佛念,五代,138年。平均一代27.6年。以此推姚伯多、父、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七代193年。北魏太和二十年(496)造像,那么,烈祖生活时间约在西晋太安二年(303)。弋仲生于280年[30]989,太安二年,弋仲虚岁24,应有子嗣。史乘称弋仲有子四十二人,但未悉数记载子女名,推伯多烈祖是弋仲之子。弋仲死后,其子姚襄率部众南下归晋,伯多烈祖一支即在晋为官,后返回北方,再徙居北地。
七、姚辩
隋大业七年(611)《姚辩墓志》,陕西西安出土。原石久佚,世多翻刻。姚辩,字思辩,武威人,姚秦末主泓之嫡裔。“五世祖泓,为晋所灭。子孙播越,居于武威。曾祖赞,抚军左军将军、武威太守,以硕量伟才,佐时匡国。父宝,散骑常侍。”[15]611世系为:
姚泓(五世祖)-姚赞(曾祖)-姚宝(父)-姚辩。
辩及其曾祖、父,在北魏、北周、隋朝中担任重要官职。辩诚勇奋发,从北周武帝宇文邕平定晋州,继而进屠并州、相州,以功授大都督,封安养县开国子。开皇间,历上开府仪同三司、右武卫骠骑将军、云州道水军总管、检校叠州总管、河州刺史、行叠州刺史事、左武侯将军,凉州总管、凉州牧、使持节灵州总管诸军事、原州道行军总管、环州道行军总管、左武侯大将军、右光禄大夫、左屯卫大将军等职,“屡总戎律,特精边事”[15]612,进爵为公。在杨坚结束南北朝混乱分裂局面、建立统一的隋王朝,稳定西北边陲的大业中,辩作出了重大贡献,《隋书》《北史》无传。《隋书·帝纪·高祖下》、大业六年(610)《史射勿墓志》有零星记录,志文详瞻,可补史之阙,为研究后秦姚氏世系提供了新的材料。遗憾的是辩子女姓名、事迹失载。
八、姚太
大业十年(614)《姚太及妻袁氏墓志》,河南洛阳城北邙山前海资村出土。
姚太,字拔江。河南人。“祖寿南,秦刺史。父苟吐,京郡守。”[15]622太以强弩将军起家,迁荆州刺史。世系为:
姚寿南-姚苟吐-姚太。
志主自称后秦之裔,葬于洛阳邙山。考察姚黄眉一支落籍河南洛阳;姚成都、姚和都等姚氏宗支归降北魏的亦有可能随北魏政治文化中心转移,迁居至此,这就不难理解唐代姚秦后裔多葬于洛阳了。如姚畅葬于河南县千金之乡邙山(贞观十八年(644)《姚畅及妻陈氏墓志》);姚希直葬于河南县北原(天宝十二载(753)《姚希直墓志》)。更多地则是卒葬洛阳。姚孝宽卒于洛阳敦厚,葬于邙山(贞观十七年(643)《姚孝宽墓志》);姚洁卒于洛阳瀍涧乡重光里,葬于邙山(永徽二年(651)《赵君妻姚洁墓志》);姚思忠卒于立行坊,葬于邙山(永徽四年(653)《姚思忠墓志》);姚子(麟德元年(664)《王君妻姚子墓志》)葬于平乐乡;姚静通葬于城南龙门乡(总章二年(669)《姚静通墓志》);姚忠节葬于邙山平乐乡(显庆二年(657)《姚忠节及妻刘氏墓志》);姚迁卒于河南府洛阳县审教里,葬于河南府河南县邙山(开元二十年(732)《姚迁墓志》);姚中璠“归葬于邙山之阳,祔先茔之礼”(大中九年(855)《姚中璠墓志》)[15]817,说明中璠一支在邙山有家族墓地。这些都是散居北方的姚秦后裔。唐代姚秦,另见拙文《中原羌人的挽歌——墓志所见唐代姚秦后裔国家认同》,此不累述。
九、姚嗣骈
五代南唐升元六年(942)《姚嗣骈墓志》,江苏扬州西郊今邗江县蒋王乡十三里庙出土。嗣骈,字霸臣。其先南安人,因宦徙家为晋陵人。晋陵,唐常州属县,在今江苏常州。志称“曾祖讳畅,仕唐殿中侍御史,追赠□□卫将军。王父讳镐,仕唐行亳州长史,追赠右监门卫将军。”[15]882父崇,仕南吴,镇海都校。嗣骈,初仕南吴,后仕南唐,累授左右散骑常侍、工部尚书、中郎将、右千牛卫将军、兵部尚书、尚书左仆射、右领军卫将军、左右巡使、检校司空、检校司徒等职。子四人,长子駥福、次子(名泐蚀)、季子骥,皆兼御史大夫;第四子驯,寿王衙通引官。从曾祖姚畅至志主姚嗣骈子五世,历唐、杨吴、南唐三朝,皆入仕为官,主要是中低级文官。其中,曾祖、祖父卒,都有追赠封号:“□□卫将军”“右监门卫将军”。监门卫将军,唐制,从三品。嗣骈,兵部尚书,唐制,正三品。世系为:
姚畅-姚镐-姚崇-姚嗣骈-姚駥福、姚(下泐)、姚骥、姚驯。
十、结语
后秦姚氏从始见于史乘,到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绵延不绝,生生不息,达六百余年,这支高度汉化的羌人,虽在后秦灭后失去了国家凝聚力,散居各地,落籍为吴兴人、河南人、河东芮城人、京兆人等,但都以姚秦后裔为傲,不断地在志文中追溯、称颂祖先,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寻根意识。但在南北朝、唐代民族大融合背景下,特别是唐代华夷不分的民族意识主流影响下,胡汉界限日益模糊,最后姚秦羌人融入到汉民族大家庭,成为华夏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