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斗体能训练的风险与防范

2017-12-31孟进蓬邹可观

军事体育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受训者体能训练运动

孟进蓬,邹可观

(陆军军官学院 军事体育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31)

战斗体能训练的风险与防范

孟进蓬,邹可观

(陆军军官学院 军事体育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31)

为了把提高教学训练质量和降低教学训练风险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探讨了战斗体能训练风险的含义与特点;战斗体能训练风险,是指战斗体能训练教学训练活动过程中潜在的可能导致官兵身心损伤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战斗体能训练风险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本着“预防为主”的风险防范理念和“一切为安全”的防范原则,要做到“内”提高素质,强化风险意识;“外”加强预测协调,完善管理机制,明确风险责任。为降低战斗体能训练风险,保证战斗体能训练安全,提高战斗体能训练质量与安全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战斗体能;风险;防范;管理

无论是部队训练还是院校教育,都必须强化和聚焦能力培养,全面提升训练和教学质量,加快新形势下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确保“能打仗、打胜仗”和“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等实战化训练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战斗体能训练是部队训练和军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适应复杂多变的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素质军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战斗体能训练既要贯彻落实从严、从难的高标准,切实提高训练质量和水平;又要高度重视训练安全,防范各种训练风险,为保证战斗体能训练持续深入发展,切实增强和提高全体军人的体质体能,有效地降低和减少各种训练损伤情况的发生。牢固树立实战牵引训练的观念,切实以提高学员战斗力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从难、从严训练,不断适应转型时期军事训练转变的客观要求[1],把提高教学训练质量和降低教学训练风险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有效推动军事实战化训练科学发展的正确途径。

1 战斗体能训练风险的含义及特点

界定战斗体能训练风险,首先要了解“风险”的含义。而对风险的认识至今并不统一。《现代汉语词典》把风险定义为“可能发生的危险”;我国研究管理风险的学者将风险定义为“潜在的可能导致损失产生的不确定性”[2];英语词汇对风险的表达是Risk,指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目前,直接针对战斗体能训练风险的研究很少,相近的关于运动伤害和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比较丰富,也较为成熟。关于运动伤害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运动伤害仅指运动损伤,即体育运动参加者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器官受到的损伤。广义的运动伤害不仅包括运动损伤,而且包括因运动损伤给体育运动参与者造成的身体整体机能的减弱、丧失和损害[3]。对于体育伤害事故目前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张厚福等认为,学生体育伤害事故指在体育教学或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学校体育竞赛中发生意外伤害,造成重伤、残疾、死亡等重大事故[4]。任廷锋认为,学生体育伤害事故是指因在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体育竞赛中发生的肢体残疾、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及其他影响人身健康的损害[5]。

基于以上对风险的定义和运动伤害及体育伤害事故的解析,本文对战斗体能训练风险的定义做以下描述:战斗体能训练风险,是指战斗体能训练教学训练活动过程中潜在的可能导致官兵身心损伤产生的不确定性。其不仅具有一般风险的共性特征,而且具有其自身的个性特点:其一,军事活动的突然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战斗体能训练风险带有较大的偶然性;其二,战斗体能训练的大强度、高频次和对抗性,决定了战斗体能训练风险产生的多因性和危害性;其三,战斗体能训练要求遵循规律科学施训,实施严密监控、严格管理等,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控制、降低或减少战斗体能训练风险的发生频率及损伤程度,反映了战斗体能训练风险的可控制性。

2 战斗体能训练风险主要影响因素

战斗体能训练是复杂的系统和长期的持续训练过程,这就导致风险产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从战斗体能训练系统构成的角度看,可把影响战斗体能训练风险的因素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内部因素,即主观因素;二是外部因素,即客观因素。

2.1战斗体能训练风险产生的内部因素

影响战斗体能训练风险产生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战斗体能训练的主导者即组训者和接受战斗体能训练的主体者即受训者两个方面。

2.1.1 组训者因素

组训者主要是战斗体能训练的教练员和管理者以及由他们构成的组织体系,他们是战斗体能训练过程的设计、策划和指导者,在整个训练过程发挥着主导作用。如其组织训练不适当、不严密、不科学等,会导致严重的训练风险产生,具体包含:一是对受训对象了解不足,事先没有筛查参训者的身体状况、神经类型、器官机能水平、训练负荷承受能力和高危病史;没有建立一个责任分工明晰的战斗体能训练风险管理责任机制,仅凭个体责任心和职责义务监管训练等。二是战斗体能训练计划制定不周密,未能站到战斗体能训练系统整体的高度规划设计,往往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或是难易颠倒,重点、难点不突出;或是训练计划不符合训练运行实际等。三是战斗体能训练目标、标准制定不合理,训练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或是训练标准不符合受训者的客观实际,超出他们的接受和承受能力,或运动负荷过重或过轻;或是训练目的不符合军事职业的特殊要求等。四是战斗体能训练的内容安排未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等科学的规律。五是战斗体能训练组织方法不严密、不科学,往往想到哪里抓哪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是不能充分发挥教练员和管理者及其组织体系的整体合力,训练中各行其是、各吹各的调;或是训练中急于求成、盲目冒进等。六是实施战斗体能训练过程中对风险的预测、分析、评估和检查、监督不及时、不到位;或是出现了风险苗头,对风险的危害和发展趋势估计不足,麻痹大意;或是对风险监督的关键环节把握不准确等。七是控制和消除风险的预案有疏漏,对出现的风险缺乏有效的应对办法等,都容易导致或增大训练风险的发生。

2.1.2 受训者因素

受训者的条件,如身体基础、参训态度、运动经验、既往伤病史、心理因素及价值观等,也是容易产生战斗体能训练风险的因素。

战斗体能训练风险来自于受训者方面的因素很多:一是受训者的体质等基础条件不理想,如近年高考入学的生长干部学员和城市入伍战士,体质等基础条件不理想,甚至个别人存在某方面身体缺陷,这些都增加了战斗体能训练风险的可能性。二是战斗体能训练中态度不认真、不端正,运动前不愿意做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中对战斗体能训练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认真、不踏实,运动经验、运动技能和训练问题的处理应变能力匮乏;有的凭侥幸心理,总认为自己的运气好,即使做一些危险动作也不会受伤等。三是对战斗体能训练安全的认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缺乏,有些人长期对战斗体能训练科学存在误解,养成了不良的运动习惯,训练中经常出现偏激行为,如有的训练中爱面子,有过分的虚荣心,对自己的身体缺陷、不足隐瞒,甚至争强好胜,做任何训练动作都不服输,甚至不顾教员和管理者的劝解与制止,拼命地练,为了急于达到某项训练成绩而忽略了自身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客观状况,结果给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疲劳或带伤训练也是近年战斗体能训练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个别人加班进行战斗体能训练时,缺乏必要的保护,稍有动作失误就造成了严重的伤损等。四是对恢复和康复训练不重视,有的受训者对碰撞小伤和增强体能不重视,导致小伤恢复不及时,甚至小伤演变成大伤,有的体能上不去,导致技能训练没基础,使整个战斗体能训练长期在低层次上徘徊等。五是心理脆弱、承受力差,经不得批评和训练中的失败等等。这些都增大了战斗体能训练风险的可能性。

2.2战斗体能训练风险产生的外部因素

2.2.1 训练场地设施风险因素

训练场地是战斗体能训练活动的必备要素,是保证战斗体能训练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场地设置好坏,直接影响着训练实施和安全保障。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和适应信息化战争复杂多变的要求,战斗体能训练强度不断加大,要求标准不断提高,战斗体能训练场地设施也经常有所调整和更新。训练场地布局合理、设置规范,安全保护配套完善,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现实并不理想:一是战斗体能训练设施存在缺陷情况,甚至器材故障频发。二是训练场地设施的维修保护措施不给力,特别是安全防护等配套设施完善程度有时不理想,都增大战斗体能训练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2.2 训练环境变化风险因素

训练环境主要指战斗体能训练时的自然气候、人际关系、训练氛围、项目特点、训练风格等“软实力”的条件变化。

战斗体能训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练活动,既有科技知识的普及,又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操作,是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的人体机能水平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以不断地突破自身极限为代价,且常年以室(野)外训练为主,除了场地设施等“硬件”建设因素外,还有众多不可控的“软件”因素。一是气候环境因素,如针对温度、湿度、亮度、风力等自然条件变化的预案不足,如夏季易受阳光暴晒,参训者容易出现中暑、晕倒的现象;冬季过于寒冷,人体处于不利的运动状态,身体各种器官运动能力下降,一旦进入大运动练习时会出现机体供血不足、缺氧或运动不协调、摔伤,严重的会出现运动休克等。二是参训者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欠佳,包括管理者、保障者、组训者和受训者等相关人员之间沟通交流不足、交往不畅,尤其是受训者之间有矛盾、不信任,缺乏自觉深入的协作配合,或训练纠纷处理不当,均是风险产生的诱因。三是训练氛围管理调节能力弱,训练气氛不和谐,人文关怀不到位,参训者心情不舒畅等,也易增大风险。四是对训练项目特点不熟悉,完成各项目的体能储备、体力分配不合理。五是训练控制、训练布局与调度都是产生战斗体能训练风险的因素。

3 战斗体能训练风险一般防范措施

战斗体能训练,是众人机体和心理进入全方位运动状态,即便在常态下进行,只要有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风险产生。因此,战斗体能训练风险无处不在(除了不训练)。基于此,本着“预防为主”的风险防范理念和“一切为安全”的防范原则,要做到“内”提高素质,强化风险意识;“外”加强预测协调,完善管理机制,明确风险责任。

3.1注重风险意识、培育训练素养

战斗体能训练风险内在防范的针对性应做到:一是全面提高组训者的施训水平。将风险防范意识变成安全施训的内在要求,组训者对受训者情况要了如指掌,训练计划要周密,训练目标要切合实际,训练内容要科学合理,训练组织要井然有序,训练监督要有的放矢,风险防范预案要齐全配套。二是强化受训者的风险意识。虽然风险发生对单位来讲,是小概率事件,但就个人而言,遇上风险造成的伤害就是百分之百。所以,防范风险必须人人抓起,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应让“确保安全”成为“我要安全”的内在要求。受训者应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如实反映,为组织防范提供依据;端正训练态度,积极加强满足战斗体能训练需要的体能、技能、运动常识的储备;正确认识、评价和对待训练伤;提高百炼成钢的信心与决心,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耐受力。

3.2规范风险管理、监督训练环境

战斗体能训练风险产生的客观因素主要是训练环境,重点包括训练场地设施和训练环境状况两个方面。具体的防范措施应重点做到:一是训练场地设施建设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做到实用性和安全性高度统一,设计、建设和功能应重点确保安全,这样才能更好地防范风险;战斗体能训练场地设施建设是一项具有专业性、独特要求的系统工程,严格把控承建商的合法资质和实力,防止理解错误而建造“走样”以至于训练功能降低或埋下安全隐患;严格落实训练场地设施建造过程监理、监管责任,防止因偷工减料而出现质量问题;在使用中要有定期和不定期的检修、维护等。二是机智灵活的处理训练环境突发状况,积极有效地执行训练风险预案措施;洞察自然条件和天气变化,不利于战斗体能训练的天气,要及时改变训练计划确保安全;发现任何与训练不和谐的情况都应当及时制止、调解或纠正,甚至是改训、停训;对于危险性高的项目或动作技术,要严抠细训加强保护与帮助等。

3.3执行防范措施,全面协调管理

有效的战斗体能训练风险防范措施,来源于实践的不断检验与总结,更离不开日常管理。对战斗体能训练风险防范应该在思想上不放松,行动中抓落实,注重日常抓养成;对训练恢复要积极进行,对按摩牵拉提倡互帮互助,减少疲劳积累;做好饮食服务保障,营养补充要及时充分,膳食搭配要科学合理,加强卫生防病,预防群体性和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切实做好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及时消除受训者心理负担;加强教学训练各方联系,及时消除训练风险,确保战斗体能训练安全,努力提高训练质量。

4 结束语

战斗体能训练虽有风险,但其有自身的特点,只要遵循规律科学施训,实施严密监控、严格管理,就一定能有效控制、降低或减少战斗体能训练风险的发生频率及损伤程度。从组训者和受训者,从场地设施到训练环境都应加强风险控制。认真做好注重风险意识教育与训练素养培育、规范风险管理与训练环境监督、执行防范措施与全面协调管理,战斗体能训练风险不仅可防而且可控。

[1] 满振刚,巩平.积极推进综合大学技术基础教育训练科学发展[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3(2):73—75.

[2] 杨国成,毛宗山.浅析军校教学质量风险管理[J].党史文苑,2010(16):79—80.

[3] 苏玉凤.大学生体育运动风险研究进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9):11—13.

[4] 张厚福,张新生,李福田.学校体育中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1):28—30.

[5] 任廷锋.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贵州体育科技,2004(4):95—96.

ProtectionandRisksofCombatPhysicalFitnessTraining

MENG Jin-peng,ZOU Ke-guan

(Military Physical Education Section of Army Officer Academy, Hefei 230031,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reduce the risk of training two aspects organically, discusses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bat fitness training risk; combat risk refers to the potential of physical training, physical training combat teaching and training activities may lead to the uncertainty of the soldiers physical and mental damag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mbat fitness training risk divided into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 spirit of “prevention first” concept of risk prevention and the “all for the safety” of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to achieve the “insid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strengthen the risk consciousness; “outside” to strengthen the forecast coordination,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clear responsibility risk.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k of combat physical training,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ombat physical training,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combat train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training of combat physical fitness; risks; protection; management

2016-12-23

孟进蓬(1974—),男,甘肃环县人,讲师。研究方向:军事体育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

G807

:A

:1671-1300(2017)02-0031-04

猜你喜欢

受训者体能训练运动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
如何延缓队列训练中的疲劳现象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不正经运动范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印度:将招收女战机飞行员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