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仫佬族舞草龙文化的特点探析

2017-12-31潘聚仟

军事体育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仫佬族舞龙稻草

潘聚仟

(河池学院 体育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民族传统体育

广西仫佬族舞草龙文化的特点探析

潘聚仟

(河池学院 体育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访谈等方法,对广西罗城仫佬族舞草龙文化的起源与特征进行归纳整理。研究认为:仫佬族地区舞草龙是约定俗成的民间文体活动,是祈求五谷丰登千百年农耕文化的缩影。通过调查和深入分析发现舞草龙与传统舞龙文化不仅有共性特征,也有鲜明的差异性特点,并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以期在舞草龙的传承发展进程中,更好地把握仫佬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艺术魅力。

广西罗城;仫佬族;舞草龙;文化特征

仫佬族是广西的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四把镇一带。仫佬族与周边汉、壮、苗、瑶、侗等民族的分布格局延续至今。仫佬人的宗族性观念很强,现在仍保持着以血缘为基础聚“冬”而居的组织。独特的人文风情,孕育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造了许多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挖掘整理出的舞草龙、象步虎掌、群龙夺珠、凤凰护蛋、抢粽粑、烽火球等相继被载入《广西通志·体育志》。2010年,仫佬族舞草龙被列入广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万物谷当首,所以舞草龙被推为群龙之首。国内学者对传统舞龙运动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但是有关舞草龙的基础研究还比较零散。本文以罗城仫佬族舞草龙作为切入点,以探求其在仫佬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作用,目的是希望更多的民众能认识到发展舞草龙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1 仫佬族舞草龙的缘起

作为稻作文化的产物,仫佬族舞草龙源远流长、年代久远,因缺乏文字记载,加上对现有史料分析研究不够,有关舞草龙的历史渊源,很难从时间上进行界定。历史上罗城县迭经变迁,在唐、明、清时期与融水、柳州有着行政隶属的关系,民间文化交流频繁而广泛,这些地区当时的龙文化底蕴深厚。文献曾记载唐代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曾在大龙潭畔祭神求雨,当时人们认为龙能兴云降雨,因而在祭祀活动中,把舞龙列为重要的活动,并对舞龙仪式做出具体的规定[1]。明清时期,柳州寺庙众多,佛事庙会盛行。据《明史礼志三》记载,明王朝十分重视对中国原始诸神庙会的兴起,都是为了从灵魂深处统治人民、驯服人民。江南乡村庙会、节日、香会开展各种与宗教相结合的活动,特别是各地庙会举行迎神活动中,舞草龙滚狮子开始兴盛起来[2]。在这样的礼制规定、大兴祭祀的文化环境下,仫佬山乡可能也出现了草龙文化。到了清代舞草龙之风经久不衰,遍及仫佬族村屯,成为民间节日活动密不可分的活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版的《罗城县志》载:“初一至十五日各门首挂灯,敲锣鼓,放鞭炮。夜则演故事,舞龙灯,或舞狮子……龙有草龙、布龙两种”[3]。由此推论,仫佬族舞草龙起源于明清时期,并已形成了传统和规模。至于发源地有民间传说,舞草龙是小长安乡地州屯青少年最先兴起来的一项游艺活动。在仫佬山乡还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语:“地州舞龙嘴”,即舞到最后烧剩一个龙嘴巴[4]。这是早期描述当时舞草龙的情景,也是对地州屯舞草龙的肯定。解放前东门镇、小长安街、小长安地州屯、龙岸街、黄金街、寺门街、天河街、乔善乡那统村等有舞龙队。解放初期,上述队伍每逢春节照常开展活动,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活动停止,改革开放后又重新兴起[5]。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舞草龙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形象也在逐渐发展变化,当初向“龙王”祈福仪式的岁月印痕,俨然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积淀和民族社会心理的一种暗示。

2 仫佬族舞草龙扎编技艺及表征形式

仫佬山乡舞的草龙分为“扎龙”“舞龙”“送龙”三个环节。龙的全身以稻草为主要材料的基础上,辅以竹木为支架,全是用手工扎成草龙。先是扎成一条长、宽适中的草帘,编到最后分成三个杈杈略往上翘起,象征龙尾,而在头一端要折叠成两个高高翘起的弯角,外加厚纸裱糊就是龙头。用禾秆草编成的草龙长短不一,有龙头、龙身、龙尾,并饰以彩纸为龙鳞。龙珠用竹篾而成直径约30 cm不等。草龙也有大龙和小龙之分,龙身一般分为7~9节不等,大草龙需30~40人舞,小草龙需10~20人舞。从近些年依饭节、庆丰收等舞龙活动中观察发现,不但祭祀活动有了简化,草龙的长度和舞龙的人数也精简了,一般每一条龙的人数多为5人,其中1人持龙珠引龙起舞,草龙长度多为15 m左右,龙身为5节,舞龙时着本民族的服饰。锣鼓主要起点缀的作用,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敲起,草龙鼓点在行进动态中完成游弋、起伏、翻滚、腾越、缠绞、穿插等动作,还有陪舞者戴照面具,穿插助兴。现在大年三十晚上有些仫佬山乡还有舞草龙游村的习俗,并伴随着锣鼓声和鞭炮声到家家户户拜年,之后把草龙送到河边烧掉。据说此举是为将草龙送到海龙王处,以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在龙的身上聚集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3 仫佬族舞草龙与传统舞龙特征的异同

3.1共性特征

3.1.1 健身娱乐性

舞龙作为一种较为古老的原生态舞种,经过演变和发展,已经成为大众广泛参与,兼有祭祀和娱乐功能的活动[6]。舞草龙的套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很强的趣味性,在给人以精神寄托的同时,亦给人带来审美享受。通过舞台展现既满足了舞者愉悦之余还锻炼身心,也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其一,舞者在展演中不断来回奔跑游走、穿腾、翻滚、跳跃及敏捷躲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进而有效地促进身心发展;其二,舞者在较长时间里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舞动中不仅需要舞者上下肢的协调性和整体性,还需要舞者之间相互配合默契的往复运动,同心协力去完成每个特定动作,从而提高他们各感受器官的功能,尤其是对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及其协调能力方面,促进作用更大;其三,舞草龙是一项多人协作配合的集体项目,展演中还配有锣、鼓和陪舞者,场面中鼓声、钹声、锣,声喧声撼地,在铿锵的节奏中形成排山倒海般的轰鸣效果,随着高潮迭起,给人一种龙腾虎跃、普天同庆的热烈气氛,令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

3.1.2 承载性

舞草龙这一项古老的风俗在桂西北壮、仫佬等民族地区流传已久。作为仫佬族一种独特的精神凝聚和文化积淀,承载着仫佬山乡文明与和谐的脉动。诠释了仫佬族早期社会形态的演进历程、文化意蕴、宗教情结等信息。随着时代变迁,庙会、草龙求雨等仪式在仫佬族当地已经被简化,舞草龙不断赋予新时代的健身、教育、娱乐等功能,在节日活动中更注重热闹和喜庆的氛围。历经数十载的变迁,如今仫佬族舞草龙依然凸显早期生产、生活方式和宗教礼仪的文化烙印,积淀着仫佬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每逢节庆,人们都会敲锣打鼓,舞着草龙来助兴,以表达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3.1.3 社会性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所以体育发展水平也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表象指标。历史告诉我们,无论诞生于哪个时期的体育,得不到民众的认可和推崇,这些项目注定要消亡。舞草龙得以保留和传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得益于政府的积极倡导和群众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视,节日活动为区域民众的交往提供了广泛交往的机会和舞台。比如仫佬族春节有舞草龙、斗鸡会的习俗。依饭节展演的舞草龙、马狮、抬阁顶马、仫佬竹球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罗城县毗邻的宜州市近年来在“壮族三月三”节日庆典活动中也展演了舞草龙、瓜果龙、猫狮、上刀山、打火球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今舞草龙不仅在仫佬族山乡盛行,在桂西北地区大地舞台上也有舞草龙的身影,并已经显现出优势和特色。人们通过走上节日文化提供的舞台相互交流和渗透,在共同的文化认同中,增进相互的了解,建立相互依赖的情感。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还吸引了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们来观看,在媒体的渲染下也吸引了国内外的朋友前来观光,极大地宣传了地方特色文化,展现出一派健康和谐的精神风貌。

3.1.4 交融性

人类社会诞生之初,产生的许多原始体育活动就是和艺术、舞蹈、音乐等相伴而生、结伴而行的,各种体育活动与其它文化形式之间是互相影响、相互交融的[6]。舞龙运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载体,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吸吮着民族文化的精华,并深深地渗透在民族的思维、感情和欣赏方式。舞草龙集武术、舞蹈、鼓乐于一体的民俗文化样本,与仫佬族的文化个性交融与共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叙述着其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于平淡之中见神奇,达到“形”与“意”的和谐统一。

3.2差异性特征

3.2.1 地域差异性

舞草龙的形成与地域性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草龙的扎编工艺各显特色,表征形式也有着地域差异。比如:安徽江南各县舞的草龙是用木棒和稻草扎成,龙头用竹篾弯曲成形,龙身选用三尺长的木棒,外面缠绕稻草,再用粗草绳连接,扎成龙形,糊以白纸;舞龙时把香火点燃,插满龙体,然后再穿街绕巷,往复穿舞;最后在众人簇拥下送到村口的溪涧里送龙[7]。在上海市郊区松江叶榭镇舞的草龙是用竹篾和稻草扎成,龙骨全部用竹篾扎成圆圈,身长10 m左右分7段,龙衣全部用稻草扎成[8]。松江求雨仪式中舞的草龙无龙珠,出龙时以箫代珠,配锣鼓,草龙周围陪伴两条1 m左右小草龙,最后将两条小龙烧掉[9]。环鄱阳湖地区湖口舞的草龙以稻草为主要材料,辅之以竹木为支架,龙身用布相连,在龙头里悬空吊一盏撞花灯。以锣鼓开道或击鼓引龙,当锣鼓响起,草龙就开始追逐五谷花灯[2]。深圳市龙岗区南澳沿海水上居民舞的草龙是用一种剑草扎成,龙头用大箩筐做底衬,先用绳子把剑草扎成一节节龙身,用两个手电筒做眼睛,同时还要配上一些红红绿绿的装饰物,龙尾是三叉型的,扎好后还要在龙身上茶香柱。最后在锣鼓喧天和鞭炮齐鸣中,草龙沿街一路欢腾到海边然后点燃草龙[10]。浙江开化县苏庄镇一带舞的草龙是用稻草扎成,草龙一般为50 m左右,粗长的龙身外套8条草辫,捆扎用稻草搓成粗大绳索,再扎成龙首龙尾。舞龙队出发时,先要点燃的香火,夜间表演时还伴有“銮驾”队,用香火勾画出各种动物以及西游记人物等。草龙分火龙和水龙之分,火龙是在迎龙结束时将舞至村口的草龙焚烧,水龙则是丢入溪中任其飘走[11]。安徽徽州许村中秋舞的草龙用稻草扎编而成,龙头是用竹篾扎制而成,篾外用稻草包扎,龙身长约30 m,先用稻草打一根粗草辫作为龙骨,然后把稻草包扎在龙骨的外面。另外还要扎一个草球,用来引导草龙;舞龙时以鞭炮、锣鼓开道,绕全村一圈,每经过一户门前,人们就点上奉香插在草龙身上。最后将所有的草龙放入河流,让它回归大海[12]。综上所述,各地舞的草龙除了用稻草外,还有用剑草、木头、竹篾、布料等扎编而成,草龙也是长短不一,引龙开道有龙珠、萧,配以锣鼓伴奏,大多数地方舞的草龙有插满奉香的习惯,最后送龙环节有放入小溪、河道、烧掉等。仫佬族舞的草龙以稻草为基础扎成一条草帘辅以竹篾而成,草龙不插奉香,草龙经过各家各户门前拜年时人们点燃鞭炮抛向草龙身上,舞龙时伴有戴照面具的陪舞者穿插助兴,最后把草龙送到河边烧掉。

3.2.2 稻作文化特性

舞草龙是普遍流传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的一类龙舞形式,它们虽形态各异,然共同特点是植根于南中国独特的稻作文化、内含丰富的民间信仰[13]。仫佬族聚居地罗城县地处桂西北大石山区,云贵高原南麓,境内以卡斯特地貌为主,百峰争奇,地肥水美,素有大山里的鱼米之乡。流传千百年的“依饭节”无不折射出人们依靠谷物维持生命的根本。漫长的稻作农耕文化对仫佬族的衣食住行的种种风俗以及民族性格产生了深刻持久的影响,在适应文化生态的过程中,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作为农耕文化的遗迹,舞草龙是仫佬山乡以农业为主体的稻作文化的一种体现。

3.2.3 民俗规约性

仫佬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仫佬山乡舞的草龙没有非常严格的传承记录,草龙的扎编技艺、技术套路仅仅是靠老一辈人的言传身教。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是由于没有详细系统的记载,舞草龙活动在仫佬族山乡虽然没有严格的规范性,但每个村寨都其独特的传承方式和民俗规约性。这种规约充满了意识形态的隐含话语,它引导着整个村庄的民众自觉按照这样的约定严格遵守,世代更替。这一些规约性围绕着祭祀时悦神、祈福的需要而进行,有着固定的民俗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对仫佬族舞草龙活动的纯粹性和延续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这些规约是仫佬族地区体育文化特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4 结语

舞草龙是仫佬山乡祖辈们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遗产,它承载着几百年来仫佬山乡人民的文化记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现代体育的冲击,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大力呼吁文化回归、找回自我。舞草龙是一项自发性和随意性比较强的民俗体育活动,所以它所受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这就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倡导和政策支持。其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建立传习馆,为继承者和习练者提供相对固定的排练场所;其二,学校体育就是一个最大的传播源,可以通过这个环节进行互动式推广;其三,找准切入点与旅游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打造民族特色,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草龙文化的“活态”保护,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动态传承才能保持草龙文化的存在与发展的活力。

[1] 韦晓康.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139—141.

[2] 邱梅珍,王俊奇.论鄱阳湖口“舞草龙”的体育形态[J].运动,2012(15):146—148.

[3] 潘琦.仫佬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89—191.

[4] 罗日泽.仫佬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150—151.

[5]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志编撰委员会.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541—544.

[6] 刘伯煜,吕辉.浙江海岛渔村舞龙文化的特征与内涵新诠释[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31(3):105—108.

[7]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华舞蹈志安徽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55—56.

[8] 王宏刚.新时期的民间信仰[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275—277.

[9] 赵李娜.人地关系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5):68—76.

[10] 王卫宾.中国名城掌故丛书深圳掌故[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3:219—223.

[11] 王岩.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龙舞和狮舞[M].泰山:泰山出版社,2012:79—81.

[12] 许骥著.徽州传统村落社会许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527—528.

[13] 赵李娜.环境、信仰、文艺与生活:人地关系视野下的叶榭舞草龙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14,99(3):60—67.

TheCharacteristicAnalysisoftheGrassDragonCultureoftheMulaoinGuangxi

PAN Ju-qi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chi University, Yizhou 546300, China)

The origi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ss dragon culture of the Mulao in Luocheng of Guangxi were summarized by the means of literatur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interviews.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grass dragon is a recreational and sport activity that the folk make conventional, and is an epitome of harvest farming culture praying for goo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reflecting folk's love for life and longing for a better life. The grass dragon and traditional dragon have anything in common, but also have a distinct differenc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ry to elaborate the issue,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essence and artistic charm of Mulao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guangxi Luocheng; Mulao; the grass dragon; characteristic of culture

河池学院重点科研项目“仫佬族传统体育文化软实力构成体系研究”(2012YBZ-H001)

2017-01-19

潘聚仟(1979—),男(壮族),广西马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与教学研究。

G80-051

:A

:1671-1300(2017)02-0098-04

猜你喜欢

仫佬族舞龙稻草
舞龙
仫佬族师公调音乐的现状及传承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仫佬族特色村寨保护研究——以罗城大勒峒村为例
中秋舞龙
你为什么抓住“佛系”这根稻草
少数民族音乐
赶 集
中国惟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庆祝成立30周年
两根稻草
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