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苗族传统武术的养生功能及文化内涵

2017-12-31张忠杰杨定玉

军事体育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旁观者习练传统武术

张忠杰,杨定玉

(1.贵州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2.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18)

论苗族传统武术的养生功能及文化内涵

张忠杰1,2,杨定玉2

(1.贵州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2.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18)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苗族传统武术的养生功能及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认为:苗族传统武术有着独具民族特色的养生功能,与气功、苗医苗药、米酒紧密融合;苗族传统武术习练者和旁观者共生于传统文化生态之中,相互影响、和谐相处,在苗族传统武术的习练和欣赏过程中,演练者和欣赏者通过不断地交融和对话,实现了“仁者寿”。

内涵;功能;养生;苗族传统武术

0 引言

养生与健康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和永恒的话题,养生最早出现在《庄子》中,庄子用庖丁解牛阐述了养生的道理——“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1]。古人认为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才会长寿,是一种古老的养生观。这在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为了健康长寿,各国都有自己的养生术。如印度的瑜伽、中国的传统养生、德国的普拉提、土耳其的沙疗等,而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术则有其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是传统武术与养生的有机结合。对此,学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唯技击论”者认为武术和养生毫无关联。有的专家则提出质疑,认为:武术养生是武术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是武术的特殊形态[2]。武术从功能价值的单一化到多元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养生观念对武术的改造,使不少传统武术流派在保留其技击功能的同时,客观地成为了古代养生系统的一种重要存在方式,或者说,成了古代养生系统的一个新门派——武术养生”[3]。其中,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养生的杰出代表。然而,包括苗族传统武术养生在内的少数民族武术养生却一直鲜为人知。而苗族传统武术养生作为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养生的内涵和功能。因此,发掘苗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养生功能和文化内涵,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中国传统养生的内涵,也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1 苗族传统武术的养生文化内涵

和太极拳、形意拳等类似,苗族传统武术也具有丰富的养生文化内涵,但在苗区特殊的山地生态环境中,苗族传统武术的养生内涵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在与气功的融合、与苗医苗药的结合、与酒文化的契合等方面。

1.1苗族传统武术与气功的融合

相对而言,苗族传统武术养生又称“苗技”,是苗家养生“健体延寿之道”的重要形式,有着独具民族特色的养生内涵[4]。具体来讲,苗族武术养生主要表现在练功方法上。相比之下,少林武术养生虽然也表现为武术与气功结合,但少林武术养生深受佛教禅思想的影响,而禅宗本身就是一种养生思想[5]。因此,少林武术养生更倾向于静养,无独有偶,峨眉武术养生也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因其深受以静养为主的道教思想影响,表现出静养的养生特点。而苗族武术在运劲用力上和基本功训练中都十分重视粘功的习练,所谓“粘功,则心动而运至于气,它以无形之气力而创有形之筋骨,手到劲发,风过草偃”[6]。不仅如此,在苗族武功训练八法中,也有专门运气之法。苗家拳法以气导体以意领身,对于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和穴位的按摩具有明显的养生功效。因此,苗族武术养生更倾向于动养。

1.2苗族武术与苗医苗药的结合

此外,“苗族有医武结合、劳武结合的优良传统。近代多次苗族农民起义及民族革命战争中都出现过众多既有精湛医术又有高强武艺的苗族武师、医生及苗族医药救护队”[7]。苗族武术拳师往往也是苗医高手,有武医一家之说。这与其他民族武术养生类似,但又有不同之处。和汉族武术养生类同,传统苗族武术家学医不仅用来医治常见的跌打损伤,更有养生方面的考虑,大凡苗族武术家往往都懂苗医苗药,这与苗族武术习练过程中注重运气的特点不谋而合。汉族武术养生大都以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为其基础,练功过程中注重精气神的合一及肢体的相互配合,产生了诸如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等养生拳种。但与汉族武术养生有所不同,苗族武术养生以苗医为基础,而苗医又有自己独特的医疗理论,如生成学理论、经纲症疾理论、三界学说、交叉理论等。其中,苗医的三界学说将人体分为树、土、水三界,头部为树界,颈部至肚脐为土界,肚脐以下大腿以上的下腹部为水界[8],这与中医理论主张的肾主水类似。正因为此,在苗族武术的练功过程中,注重运气、提气,气沉丹田,重视对自身水界的维护。不仅如此,在苗族武术与苗医结合的过程中,所用苗药也和少林、武当、峨眉等汉族武术养生有所不同,汉族武术养生所用药材既有植物,也有动物,如全蝎。而苗族武术养生所用药材基本上全为草药,如九节茶和血藤[9]。

1.3苗族武术与苗家米酒的契合

苗族人民素以好客而著称,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米酒,又叫“包谷酒”,不仅以酒待客,还将酒与歌联系起来,产生了诸如拦路酒、牛角酒等名目和各类酒歌,可以说,酒文化是苗族人民生活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酒文化也是汉族地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酒本身就具有良好的养生功效,具有通血脉、养脾胃、润肤、祛寒湿等功效,在古代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10]。但苗家米酒除了具有一般酒的养生功效之外,还具有独特的酿制方法和养生功效,“制法上不经过蒸馏,把酒药拌入蒸熟的杂粮,装入密封的土瓶,用肥肉在瓶的周围糊上一层,放进深过人高的地里,埋藏三年”[11],酿出的酒不仅口味清香,而且“由于米酒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而且也含有多种香味成分,因此饮后既能开胃提神,又具有活气养血、滋阴补肾的功能”[12]。聪明的苗族人民更在生产实践中将苗族武术与酒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练武前后饮少许米酒既发挥了酒的劲力,更能促进血液循环,滋阴补肾,达到了食养和动养相结合的效果。据湘西州凤凰武校的龙茂刚师傅讲述:湘西凤凰一带的苗族武术家在练功和格斗前,都要喝上几口苗家米酒,并称之为“英雄酒”,喝了之后不仅可以增气力,达到预期的练功效果,还有很好的养生效果,按照当地的夸张话说,叫“百病不侵”。而汉族武术则不然,汉族武术主要将酒作为镇痛和疗伤的辅助药物。尤其习武之人在习练及日常的打斗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伤痛,将酒擦于受伤部位有助于伤情恢复。相比之下,苗族武术除了将酒用作疗伤的辅助药物外,更是提高功力的日常饮用品。

2 苗族传统武术的养生功能

苗族传统武术养生不仅从生理层面强生健体,增强苗族武术习练群体的身体机能和免疫力,更在苗族武术习练群体和观赏群体“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对苗族武术观赏者起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和陶冶情操、增加积极心理情绪的作用。

2.1强身健体、去疾防病

武术有良好的养生功效,中国古代各派养生家都认为,脐内丹田与两肾间的命门,是化生生命活力的基地,丹田气壮,命门火旺,身体肯定健康,疾病也易于痊愈[13]。而苗族武术对习练者的养身功效除了可以用传统的丹田学说和现代生理学阐释以外,还具有调息的作用,因为呼吸质量与健康长寿休戚相关,调息乃养生之本[14]。并且气功修炼以调息、调心、调柔韧为本[15],而养生调息能够增强人体生物电流,增加身体能量贮备,进而使身体机能得到增强。不仅如此,调息运动的练习时间越长,生物电增强效果就越明显,身体的电磁活动有序化,神经电传导加快,肌肉的收缩大大加强,机体变化较明显,健身效果比较好。苗族武术十分注重内功的操练,在棍法中不完全靠握力持棍,而是靠粘功,而所谓粘功,就是以气催力。且在苗族武功训练八法中,也有专门运气之法[16]。而运气自然能够调息,因为调息是武术气功的核心,是运用意识调整呼吸,通过规范的吐纳动作与外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达到调和人体阴阳和激发人体潜能的目的[17]。因此,和其他武术养生类似,苗族传统武术运气调息能够促进身体物质能量代谢,增强人体生物电流,增加体能储备,激发人体潜能,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2.2艺术欣赏、道德教化

在学界以往的研究中,学界比较偏重于对武术习练主体的养生效果和功能这方面的研究,其成果也是不胜枚举。然而,学术界却缺乏对武术对于旁观者养生功效的关注。其实,苗族传统武术对旁观者在欣赏和道德教化层面具有潜移默化的养心功能。

2.2.1 苗族传统武术对旁观者欣赏层面上的养生

苗族传统武术与民风民俗结合甚密,已成为苗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表演和欣赏价值。苗族传统武术旁观者在欣赏苗族武术演练时,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更可与演练者产生共鸣,达到养生的效果。因为欣赏愉悦是生理快感和精神快感的复合体,在欣赏过程中是身心的全面参与[18]。在苗族武术旁观者的欣赏过程中,身体随心理的愉悦而得以“养护”。且在体育欣赏过程中可分为感性认知阶段、理性认知阶段、回味与内化阶段、参与体育活动阶段[19]。同理,苗族武术旁观者由简单的观赏到直接参与“武动”,是一个由简单的养心到身心全养的过程。其实,关于心理影响生理健康的论述古已有之。黄帝内经认为:养生重在养“神”,独立守神、积精全神、无恚嗔、无思想之患,是保养神气的主要实践内容。只有通过对“神”的摄养,才能健康长寿[20]。《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则有“清净则志意治”的经典论断,苗族传统武术旁观者欣赏武术演练时,精神集中,不受外界信息干扰,有利于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稳态是保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所必备的重要条件,能促使人体阴(血、津液、精等物质)、阳(阳、气的功能)平衡”[21]。如此,苗族武术旁观者的心理影响生理,并激发产生生理效应,从而促进人体各脏腑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旺盛。位于贵州天柱县白市镇的双河村几乎人人都会武术,最开始只有少数几个苗族拳师习武,但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后下,苗族武术旁观者逐渐开始“心动”,然后有所“行动”——跟着老拳师舞动起来。如此,久而久之,很多人也开始加入练武的行列,营造了良好的苗族武术养生发展生态,实现了武术欣赏由一般的感性认识到直接参与,不但起到养了“神”,更养了“身”。此时,苗族武术旁观者由最初的欣赏者转换为互动者和习练者。因此,苗族武术旁观者在欣赏过程中不仅可以愉悦了“心”,养了“神”,增强了五脏六腑的功能,还可促使旁观者跟随习练者“武动”,养生层面从心理扩展至身体。

2.2.2 苗族传统武术对旁观者道德教化层面上的养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苗族武术旁观者和习练者共生于苗族武术文化生态环境中,苗族传统武术习练者严格的武德修行势必会影响其周围人群,苗族武术旁观者的举止行为受道德教化影响,其人文修养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达到养心的效果。对于道德教化与养生的关系,古人早有定论,儒家思想中的“仁者寿”一语道破了道德教化对于养生的重要作用。“仁者寿”是儒家养生的核心,主张通过个体“爱人”“克己”,注重个体道德的培养,强调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表现出强烈的群体意识和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22]。苗族武术通过道德教化影响着习武苗人及其爱好者和欣赏者,增进族群内部和谐认同,有利于融洽族群关系,为养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与此同时,作为苗族武术的旁观者,在欣赏苗族传统武术外在的自然形态美和运动之美之余,其内心深处也不断地与习练主体进行融合、对话,尤其是在大型的节庆活动中,苗族武术习练主体与旁观者的同时“在场”,使得苗族传统武术往往成为民族的关键符号和增强民族认同的一把“利器”,这些无疑是有益于旁观者养生的正能量。其实,关于体育欣赏能增强团体归属感、增强民族认同在学界已有论述,有的学者认为,体育欣赏的个体与同好者发生共鸣,形成团体,进而能增强归属感和团体认同[23]。风靡全球的足球运动,在世界杯比赛中往往成为彰显民族团结和认同的体育符号,尤其在多民族的我国,体育符号繁多,中华武术一枝独秀。苗族武术习练主体和旁观者的同时“在场”表现出了强烈的群体意识和族群意识,苗族传统武术作为民族的体育符号,增强了民族认同和归属感,也在习练主体和旁观者之间架起了养生的桥梁,旁观者和习练者一样,共生于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中,也是养生的受益对象。这与儒家养生思想的核心“仁者寿”不谋而合。

3 结语

在众多中华传统武术养生体系中,苗族传统武术一枝独秀,具有养生的功能和价值。苗族传统武术养生既有与其他武术养生类似的特征,强调与气功的紧密融合;但又有独具民族特色的内涵,与苗医苗药的有机结合,与苗家饮食养生——米酒的契合。苗族传统武术习练主体与旁观者共生于养生文化生态环境中,习练主体在习练过程中实现了身心的养护,还潜移默化地与旁观者在“同时在场”的过程中实现人文交流与对话,旁观者从体育欣赏和道德教化、民族认同等方面达到了“仁者寿”的境界。通过挖掘苗族传统武术的养生内涵和功能,不仅对于丰富中国传统武术养生乃至整个中国养生文化研究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17.

[2] 田国珍.养生太极掌是武术的新发展[J].搏击,2012(12):66—67.

[3] 曲天敏.对武术与养生之历史关系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8):88—90.

[4] 滕建甲.苗家养生秘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

[5] 张昊.禅宗思想对少林拳拳种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61—64.

[6] 吴荣臻.苗族武功[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7:13—15.

[7] 吴元黔.苗族医药学发展史述略[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1):53.

[8] 袁航,郑健,陈抒云,等.苗族医药理论以发展现状概述[J].中医杂志,2014,55(17):1513—1518.

[9] 韦伯.贵州苗药“血藤”名实考[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1):151—153.

[10] 杭德利.酒养生探源[J].健身科学,2015(4):22—24.

[11] 仁青卓玛.浅析苗族酒文化[J].酿酒,2008,35(2):111—112.

[12] 娄华勇,藩卫东、王道平.两种西江苗家米酒香气成分研究[J].酿酒科技,2013(3):60—61.

[13] 李丹阳.丹田气壮,命门火旺,身体肯定健康——少林武术壮丹田、固命门妙法[J].中华养生保健,2001(12):30—32.

[14] 黄国钧.调息乃养生之本[J].健身科学,2010(1):12—13.

[15] 张晓武.气功修炼三调为本[J].武当,2016(1):65—66.

[16] 吴荣臻.苗族武功[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7:13—15.

[17] 谢远基.论太极拳中的调息[J].武当,2013(9):40—41.

[18] 饶坚,唐春芳.伦体育欣赏的特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624—1626.

[19] 赵广涛.体育欣赏的内涵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0(4):74—76.

[20] 潘桂娟,陈曦.《黄帝内经》之“神”的考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3—5.

[21] 章进.从中医学角度论述书法的养生保健作用[J].中医研究,2013,26(11):12—13.

[22] 王晓宏.“仁者寿”——儒家“道德养生”思想探析[J].江淮论坛,2015(3):110—111.

[23] 蒋海波.体育欣赏价值的探讨[J].运动,2012(18):142—143.

OnConnotationandFunctionoftheTraditionalCultureaboutMartialArtsofMiaoNationality

ZHANG Zhong-jie1,2, YANG Ding-yu2

(1.Guizhou Normal college, Guiyang 550018;2.Institute of GUI-Zhou Advanced Study of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Guiyang 550018,China)

By literature, field investigation, expert 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 the paper discuss the health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Miao′s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ulture, and conclude that Miao′s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and has a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lth connotation, it has a natural connection with Qigong, medical Miao′s medicine, rice wine; Miao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not only have strong health function for practitioners, but also has good health function for the spectator.

connotation; function; body keeping; Miao′s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苗族武术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14CTY001)

2016-12-11

张忠杰(1980—),男,河南南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类学、武术历史与文化。

G80-051

:A

:1671-1300(2017)02-0102-04

猜你喜欢

旁观者习练传统武术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把方向、厘脉络、精习练
——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我不想做生活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