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之所至 趣意丛生
2017-12-28江笑笑
江笑笑
【摘 要】兴趣的激发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情景式激趣法”、“媒体式激趣法”、“亲子式激趣法”这三个方面论述了提高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激趣 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3.082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阅读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阅读能够进行听说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同时阅读也是孩子相伴终身的精神家园。但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分析现状,引人思索
(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产生厌倦阅读情绪
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即学生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阅读行为提升阅读能力。但是目前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是停留在老一套的字、词、句、段、篇、章的讲解上,以为通过了课堂多讲解、反复朗读的方式,课堂气氛就会热闹无比,学生的阅读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殊不知,这种没有充分考虑到小学生们的心理特点、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已不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慢慢地,就无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致对阅读产生厌倦情绪,阅读能力没有很好地得到提升。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造成了学生被动式阅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一切从学生出发,服务学生,服务教学。低年级的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出现上课不专心、回答问题不正确、理解不透彻等现象。这样的性格特点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难以驾驭,师生互动比较困难,但是,我们许多老师对“以生为本”的认识不够到位,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对知识的接受学习程度来推进课程,在教学中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老师怎么讲,而不会花时间思考问题,使得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即语文教学的“激趣法”。
二、阐述意义,直面观点
什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激趣法”?顾名思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激趣法”就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启发、想象等有效的途径,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变“被动地要我学”为“主动地我要学”。同时还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讲解策略,确立标准
(一)情景式“激趣法”,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基于生活,语文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巧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好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如小学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理解蒲公英花的样子。课件出示: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师:同学们,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为什么?生: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好,它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师:它还好在哪里?生:我觉得它的比喻很形象,就像我们的手,请同学们拿出手,跟着我来做。(边说边做)师:对。作者用我们身上的手来比喻,使这句话更加形象,我们也能更容易的理解蒲公英花的样子。它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上述教学片段,老师给学生创造了生活情景,让学生进入生活情景中,学生既懂得了课文中为什么要用“手掌”做比喻,又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且感受到了蒲公英花可爱的样子,收到了良好的阅读效果。
(二)媒体式“激趣法”,提高阅读意趣
在过去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采用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因为小学语文课堂是开放的、生动的,如果不转变教学方法,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人物对话的三种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在教学中,笔者原先用了最传统的方法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费了很大的劲,用了很多时间,学生还是一知半解,知识点还是没弄明白。后来,笔者就用这一个知识要点做了微课,在另一个班级用微课进行教学,在短短的7分钟视频里,教师从人物对话的三种形式入手,讲解了标点符号的用法与人物对话的三种形式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到标点符号在不同的对话形式里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他们在快乐和轻松中,一下子就掌握了知识要点。由此可见,多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教学,不仅省去了教师繁琐的课堂讲解,更为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提供了开放而自由的空间。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亲子式“激趣法”,分享阅读乐趣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它不仅能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積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还能帮助孩子提高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良性亲子关系的形成。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在课上多与学生互动和交流,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就能够不断地挖掘出更多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方法。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要关注学生的点点进步,并且对他们进行时时奖励,这样我们的“激趣法”才能持续有效。
参考文献
[1]张柏青.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师道:教研,2011(4):31.
[2]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