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师合作型”“非遗”培养新模式

2017-12-28杨雅儒

艺海 2017年11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雅儒

〔摘 要〕湖南地区非遗类目繁多,以宗族代际传承为主,传承人艺术理论素养不足;在非遗产业与教学探索中,实践经验匮乏。“互师合作型”“非遗”培养模式的运用,使得教学互促,发现两者间的差异,通过教育的实施,在被教育者身上实现融合与共享、互补与共赢。

〔关键词〕互师合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培训

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 。在非遗传承培养领域,“互师合作型”培养新模式搭建优质民族基因传承架构,建造烙印中国精神的文化符号,能在市场竞争中强化非遗活性、振兴非遗工艺,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前沿课题。

湖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发展以无序且难以聚合发力为特点 ,首先宗族式代际传承模式难以抵御数字化时代的冲击,传承人队伍的质量亟待提升。其次,“非遗”产业的企业主作为经济活动的实践者迫切需要高质量的非遗传承人才以及先进的艺术思想。再次,高校老师以接受过专业美术教育,美术理论功底丰厚为特征,对实践经验有强烈的需求。“湖南少数民族织锦文化创意与工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正是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创造性的以“互师合作”模式培养“非遗”人才,聚焦于解决非遗发展无序且难以聚合问题的创造性举措。

一、互师型平台搭建可行性分析

从文化经济学的视角来看,“非遗”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资本,包含了两种类型的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2012 年文化部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概念,进一步明确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原则” 。“湖南少数民族织锦文化创意与工艺创新人才培养”在上述原则的指引下,以织锦文化聚集区、民俗科研所、教育机构和织锦创新型企业为重点,遴选具有一定艺术审美水平、实践能力的优秀学员40余名。将传承人对传统元素的把握、企业主对市场趋势的研判以及教研人员对设计元素的理解熔为一炉,互补相成。搭建以湘西龙山的土家织锦、湖南江永地区的瑶锦、湖南怀化靖州的苗锦、湖南怀化通道的侗锦为主的产学研交流平台,以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符合时代审美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以“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将这些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商业性经营 。

二、“互师合作”操作架构分析

(一)人员结构配比

此次培训的三类学员:高校教师、“非遗”传承人、“非遗”企业人员三类学员各具特色且可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教职人员以其丰富的艺术素养以及研究经验,为非遗发展提供艺术理论支持;非遗传承人在非遗文化传承中是最为核心的部分,区别于高校老师的理论传承,他们是更为直观的技术传承;对于企业从业人员,这一部分人往往被大多数培训项目所忽视,但实际上,他们才是非遗产品批量化生产最重要的实践者。在非遗传承上,他们如果做得好可以将大量的优秀非遗产品推向市场,以产品推动与引导大众的审美,将人们的目光重新吸引回蕴含本国本地区文化的非遗产品上。

(二)课程环节设计

为最大限度地促进三类学员之间的产学交互,项目在课程设置中有意识的加入多种环节。

1.理论“互师”

对高校教研人员而言,可利用其理论研究优势和学术力量,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支撑。在主讲老师上课之余,可以学员演讲的方式补充关于美学原理、设计构成方法、原材料知识、相关“非遗”项目的案例分析和专题鉴赏方面的知识,使得“非遗”传承人和相关企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加完善、视野更加开阔,对于设计的基本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掌握。

在“非遗”项目的技术演示上,“非遗”传承人则应发挥主导作用。可邀请学员中各个锦种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进行现场技艺演示。与此同时,在对各锦种历史脉络梳理教学过程中,可请各锦种的非遗传承人讲述她对此项技艺的理解或者学习的心得体会,甚至是关于此项技艺的民间传说等等。以此丰富课程效果并且使高校教师或其他企业从业人员更加生动的了解每个非遗项目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沉淀。而在观摩考察环节,企业从业人员可邀请学员直接进入相关企业参观,体会现代化工艺下的织锦产品与纯手工产品之间的区别,感受现代工艺与民俗技艺碰撞,学员群体之间互动交流、学习,了解当下市场的最新需求。

2.实践合作

在项目后期实践环节,所有学员分小组完成不同种别的织锦产品。小组成员中必须同时包括高校老师、非遗传承人、企业从业人员三类学员。其中高校老师主要负责产品的设计,在经过前阶段深入了解各锦种工艺的基础上,高校老师可以更加精准地设计出可生产的产品,避免华而不实。非遗传承人负责将前期设计图织造出来,在织造过程中可直观的感受全新设计的织锦图案与色彩搭配,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现代设计语言。企业从业人员则可以对产品的整体包装与市场成本等方面提出适当的意见。实践项目还要求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种类的织锦产品,如服装类、箱包类、软装类、文创类等等。这可最大程度开拓非遗传承人和企业从业人员的思路,打破以往仅仅只会将锦片悬挂装饰用,或者将其运用于被面、鞋面等少数生活用品的情况。用实际项目引导学员学会自己开发产品,学会如何用现代设计语言去织造新型产品。

三、?非遗培养创新成果

(一)促进高校老师关注非遗、了解“非遗”、研究“非遗”

高校老师对于非遗的关注度一直很高,但对于非遗的了解往往停留于纸上谈兵的层面,很少有机会真正的长时间的与非遗传承者交谈了解,甚至对于织锦工艺也不甚熟悉,长此以往,所谓的理论研究也终将空洞而失去意义。此次培训班是将各个非遗传承人请入城市,使得高校老师有深入了解的机会,对于其之后的理论研究自然大有裨益。

(二)增强“非遗”工作者自身的文化自信

“非遗”活化、民俗工艺振兴应该以传统手工艺人为主体、坚持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冯骥才指出:“产业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就会伤害了艺术的原真性” 因此,振兴非遗传承应当以人为本,帮助传承人建立自豪感,激励其创造活性,帮助非遗企业在创造产业价值的同时,保存艺术原真性;形成企业内部的原生性动力及创造力。在产学研相互促进的教学中,有意识的邀请传承人上台互动,这样的讲述不仅训练了传承者的演讲能力,更重要的是培育了文化自觉与自豪,避免非遗产业化之后的逐利趋向。

(三)促进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的交织

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奠基人与领导者威廉·莫里斯提倡手工技艺,重视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挖掘。他认为,手工做的东西比机器制作的更富有艺术气息。人类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手工艺术,必然蕴含着人类的某些个性,并为人们所接纳。但也并非是故步自封,仇视变革。此次培训班的一重大目标就是实现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产品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项目使得各类学员互动合作,共同完成产品开发,尝试将织锦技术运用于各类生活用品中,以新的视角与构成方式去打破传统织锦行业产品单一的困局。

此次培训改变了以往各类“非遗”培训班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尝试以“互师合作”新型培养模式,从学员招收开始就力求学员的多样化,重在打造一个集非遗理论研究者、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人、非遗企业从业者为一体的交流互动平台。通过共同完成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包装甚至后期的产品销售,实现传统织锦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现代产业的完美融合。“互师合作型”“非遗”人才培养模式使理论研究者更加深入了解该非遗项目,使非遗传承人开拓自身眼界、提高审美素养,使企业从业人员开拓创新思维、提升产品品质,最终可最大程度激活“非遗”各个层面传承者之间的化学作用,将培育出兼具创造能力、艺术品位以及市场化价值观的非遗复合型人才,进而促进湖南非遗事业的继承与拓展。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Throsby D. The Economics of Cultural Poli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106-113.

[3]景小勇,葉青.文艺生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辨析[J].艺术百家,2016(3).

[4]李启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性与可行性[J].美与时代(上旬),2014(9).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现今社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非遗”图像——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拍摄
刍议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
唐山皮影在新媒体网络中的传播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