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呼唤爱 课堂需要尊重

2017-12-27汪庆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7期
关键词:自尊心个体差异尊重

汪庆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不少学校屡屡出现“教师殴打学生”和“学生殴打教师”等事件,有学生被教师殴打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也有老师被学生撂倒在课堂上,造成重伤的……情节严重,性质恶劣,令人震惊!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老师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关键词】教育 个体差异 自尊心 爱 尊重 和谐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190-01

前言:

教育呼唤爱,课堂需要尊重!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认识学生个体差异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当一群学生从四面八方来到学校,形成一个个班级体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相貌各异的男女学生,更应该看到他们是有着各种差异的学生。

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等不同,形成其心理、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他们中有的大胆活泼、积极发言;有的性格内向、少言寡语;有的情绪不稳、自控力差;有的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真可谓形态万千,各有各的特点。然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发展领域!

作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正视差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促使每一学生发挥其智能优势!教师只有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与学生建立一种自由的、发展的、“以人为本”的和谐师生关系。

二、呵护学生自尊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初中阶段是学生自尊心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您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中,常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在学生犯错误时,不顾学生的感受,居高临下地批评,甚至打骂。如: “你怎么这么笨!”; “你怎么就不知道羞耻呢?”等等;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作为教师如果不注意呵护学生的自尊心,不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就很难得到学生信任,相反还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受到严重冲击!

那么,怎样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呢?从教二十多年来,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不轻视每一位学生。“世上不存在一无是处的学生”,教师要努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 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既可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还能促使他们成长为栋梁之才。(2)“多表扬,少批评”。经常使用“表扬”与“鼓励”等教育手段,挖掘学生的潜能,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使其真正成为推动学生自我提高的动力。(3)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时刻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横加指责,不要盲目下结论,更不要断然否定学生的羞愧心,要相信他们能够知错就改,学生也会因自尊心得到维护而改掉原有的坏习惯。

只有当学生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维护时,教师就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师生之间的和谐氛围也随之形成。

三、尊重学生人格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

“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多进行换位思考,多替学生着想,多倾听他们的心声,真诚地做他们的朋友。

“到外面站着去!”;“作业抄的吧!”;“这样做都是为你好!”等等这些话经常响彻在校园的上空……

“我们不否认教师因为爱而给予的付出,而是害怕‘以爱为名的教育方式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摘自“丁宏凯同学的周记”

师爱是伟大的!但我们决不能因为爱就可以辱骂学生、体罚学生……在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难免会犯错误。这时教师千万不要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应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冷静、理智地思考,寻求灵活机智的解决方法。或者给学生留面子,或者给学生台阶下……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从某种意义上说,师爱更应该落实为一种尊重!

只有基于尊重的爱才能像阳光一样,温暖每个学生的内心;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理解并接受老师的谆谆教导;也才能在师生之间构建起愉快的、信任的和谐关系。

“一个优点,就是一个梦想;一个优点,就是一份自信;一个优点,就是一分美丽。”让我们用爱心去挖掘学生的优点,用信心去指导学生的言行,借助于师生间“尊重与信任”的纽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以诚相见,循循善诱,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亮,刘雪梅.关爱学生和谐发展[J].科教导刊,2010,(3)

[2]乔乃强.“学生的39个领悟”.乔乃强阅览-有效课堂

猜你喜欢

自尊心个体差异尊重
浅谈如何关注留守儿童
用关爱让单亲孩子找到来时的路
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做好三件事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