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探讨

2017-12-26贺闻思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贺闻思

摘 要:简单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意义,强调了从兴趣出发的必要性,同时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主识字能力;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语言文化的魅力,所以说要想进一步提高语文识字教学的效果,对自主识字能力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意义

良好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能够让学生从深入的角度了解我国语言文字蕴含的内在情感,而经过大量的研究分析后发现,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从自主识字能力基本含义的角度进行分析

自主识字能力,顾名思义,即在不依赖他人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兴趣爱好,自发地对语言文字进行学习与研究,从而了解文字内涵与用法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文字的学习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对文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进行全面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标准下,要想达到基本的教学效果要求,就应该从最基本的层面出发,利用小学生能动性较强的天性特点,让学生确定自己的识字目标,进而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摸索出独属于自己的记忆辨别方法,充分发挥出自主识字能力的特点。

2.从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

与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相比,自主识字教学理念主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身内在潜力的激发与培养,从根本上改变了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环境,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被动识字的教学漏洞。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开展自主识字能力培养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养成,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到学习的实质性内容,确定自己的学习动机,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相对较高的敏感度。由此不难发现,受自主识字特点影响,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能促进学生个人思想素养的形成,继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素质,满足现代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策略

1.说一说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思维是形成自主识字能力的关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自己组织语言对所学字进行理解效果明显。如在“信”字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信进行解释,一个学生说:“信就是一个人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上,并传递给另一个人。”这一说法将“信”字的形与意结合在一起,简练而朴实,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相应文字的认识能力。

2.猜一猜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也是极为活跃的,教师如果能够将文字学习转化为猜谜的形式,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文字自主学习活动中来。例如,在“美”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说:“山羊没了尾巴,大字藏在底下。”让学生猜,当然谜底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美”字,在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剖析“美”字的形态,以及其与“羊”字、“大”字之间的异同,整个过程学生充分參与,自主猜测,最终答案揭晓后,学生对“美”字的认识必然极为深入。

3.画一画

汉字属于象形文字,时至今日虽然经过多次简化,但是其本身还是存在明显的象形特性,这为小学生通过绘画学习汉字提供了可能。但是在利用这一手段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实际考虑到相应文字的象形情况,因时、因字利用。以文字“山”为例,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山”字的象形特点,有效利用山的图片,让学生寻找文字与图像的相似处,然后以此为基本,对“山”的内在含义进行解说,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恢复学生的课堂主导权,让学生以学过的汉字为基础,寻找能够用图像进行解释的文字,让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文字学习的乐趣,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随着识字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程度会逐渐加深,直至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客观学习规律。

4.编儿歌识字

我国文字的形制较为复杂,有很多文字存在读音或者形式上的相似性,而这些相似或者相近的字,也正是识字教学活动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教师应该大胆引入音乐作为教授文字的手段,将相似或者相近的文字编成儿歌,通过发音习惯、强化对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文字的认识。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清”“请”“晴”“青”“蜻”“晴”之后,教师可以编排歌曲:“日出天气晴,礼貌要说请,春天草青青,蜻蜓是益虫。”这样的儿歌不仅内涵丰富,且朗朗上口,能够借助读音和对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相应文字的认知和区别能力,在儿童传唱儿歌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主动推动文字的识记。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作为语文教育中的重点与难点,是帮助学生形成语言习惯、建立良好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程度,就应该从兴趣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文字的规律特点,赋予学生善于发现的眼睛,继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自主识字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慧.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朱奎娟.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1.

[3]吴莎莎.小学语文识字类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马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