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际教学对体育课课练的启发

2017-12-26黄勇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课练启发体育

黄勇

摘 要:结合文献资料和日常的教学观察反思创新课课练的适用教法。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应继续秉承以往有关课课练的实践经验,立足教学理念,站稳常态课,从课课练的设计、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性阐述与思考。

关键词:体育;课课练;启发

身体素质课课练简称课课练,从它的提及到实验经历了一段时间,随后又逐渐淡化在中小学的体育课堂中。近些年伴随着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下滑,一些专家学者将课课练又重新提上了课堂教学环节中。

一、创新课课练的教学设计

从教学的整体需求来说,运动技能和课课练应该是一个有机的互补和衍生關系,不能将二者划分为独立的两个部分。例如,在投掷教学中,现在一直困惑我们的是投掷课的技能教学和练习密度始终无法找到一个为大家所一致认可的有效方法,现阶段仍然需要课课练的补充方能与课程精神相统一。同时,课课练的实施应该顺应学年、单元、课时教学计划的变更而变更,不能一成不变,从而破坏教学的整体性和技能的连续性。作为一般性、普遍性和补充性的课课练教学不能占据过多的主教材时间,也不能过短地将其化作教学形式呈现于课堂中,一般控制在5~8分钟为宜。[1]课课练的结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其目的就是尽量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取较好的练习强度与负荷。它的存在形式可以与教材相融合,例如立定跳远的教学中空中动作需要学生提膝收腹,此时可以将课课练融入重难点的辅助练习中,增加练习强度的同时也强化重难点的理解。

二、课课练的教学内容安排

1.内容编排的多样性

课课练的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固定形式、创编形式和游戏形式。平时练习时尽可能选用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例如,练习篮球时为了在课课练中锻炼学生的腰腹力量,可采取仰卧起坐传接球练习。一节课中的练习种类不宜过多,笔者认为一般1-2个为宜,但是要确保练习的新颖,勿将此手段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

2.内容简单,练习难度低

针对现阶段来说,小班化教学还不是普遍存在,由于班级人数多,练习时间有限,教师对于课课练的阐述不能过于复杂,使学生能够快速独立或合作练习,同时还应考虑场地器材与课堂教学的联系,做到一物多用,尽量采用徒手或者双人合作的形式来练习,例如,织布机等。

3.运动负荷要适宜

教师在安排课课练时要强化思考课堂练习的互补性和延伸性,以及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如若主教材的运动负荷偏小,那么在课课练当中需要得到提升。在常态课中一些教师为了规避责任事故,对于体质偏弱和伤情较低的学生采取的方式是统一见习,这样的手段只会滋生某些学生的惰性,课课练的安排需应根据不同的体质采用同一项目的分层要求以达到练习的普及性。

4.内容安排循序渐进

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有着明显的下滑趋势,这对体育教师在常态课中采用课课练的科学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内容、强度和频率上不能贸然增加,当练习强度较大时练习的密度会小一些,当练习密度较大时练习的强度需小一些。应根据不同水平段和身体条件及练习的总体形势赋予不同的练习方式。在横向水平段上达到量和强度的逐渐上扬,在纵向上依据不同年层次特点达到练习难度的适宜增加。

三、课课练的教法启发

1.生成动态教法

在体育课堂中应充分采取比赛、展示及小组合作的形态来进行,从而提升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在动态练习中不断总结效益明显、学生练习兴趣高涨的精品课课练,适当增加出现频率。及时交流与记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锻炼成果和心得体会,也可采用学生创新和选择性的方法来锻炼身体。[2]

2.教法形式多样化

班级采用同质分组的形式将课课练内容与要求安排到各小组,而在各小组内部则是异质存在,目的是通过集体的力量去督促自觉性较低的同学。课课练也可以采用替代法,例如长跑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心肺能力,而长跑又很枯燥,可以替代成有氧健身操和跳绳等练习进行组合;也可以采用游戏法将主教材路线变更为图形跑的形式,让学生在课课练的情境中延伸练习耐久跑。

四、课课练的评价方法

1.积分兑换制度

对于认真练习课课练的小组或个人来说,缺乏显性的评价体系会严重抑制学生的积极性。此环节可以根据课堂所占的比重与其他部分采用积分制度,对于练习认真,进步较大的学生及时进行口头表扬和发积分卡,对于集满一定份额的学生可以参照标准进行兑换。

2.区域分组练习的组长责任制度

根据班级人数合理进行小组分配,一般7-9人为一组,全班配额5-7组,小组推荐选取组长,教师以各组为评价对象进行有效评估,而组长对各组的成员进行练习评价。最终对表现好的两组给予一定积分奖励。

3.显性奖励制度

表扬与鼓励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方法。有些时候适当的显性奖励存在于鼓励当中也是必要的,例如一个棒棒糖或者一张表扬信等等,这些对于小学生的刺激是相当大的,特别是低水平段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上):论当前体育课改形势下的“课课练”回归[J].体育教学,2011(1).

[2]马晓凤,武继国.浅谈体育课中的“课课练”[J].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06(2).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课练启发体育
身体素质趣味课课练
《中国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结项总结报告会在京举行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