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
2017-12-26阮小梅
阮小梅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欲望,营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的平台,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动手实践、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关键词:学习方式;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仅依赖模仿与记忆,而要不断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新型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创设良好情境,提高学习兴趣,激发主动探究的欲望
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如没有兴趣,是很难学好数学的。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生动、有趣、形象,能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学习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如,在进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时,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情境: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想用包装纸包装一份精美的礼物送给妈妈,用包装纸包装礼品盒,这是有关什么数学问题呢?以问题情境自然引出新知;而在学习“2、3、5倍数的特征”前我又设计了一个游戏情境:学生报数,老师说出是哪个数的倍数,在众人考一人的情况下,老师都能很快并准确回答,这让学生惊叹不已,在这种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自主探索新知,而学完了“2、3、5倍数的特征”后,这次换成老师报数考学生,看谁最快最准确回答。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学生学得欢、学得乐、记得牢。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给学生搭起自主学习的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绝不代替,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观察、猜想、思考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动手实践活动的空间,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请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引导学生发现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与拼成的长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通过比一比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由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从而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学生经过动手操作,用“割”“补”“拼”“移”的方法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悟新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创造宽松、民主学习环境,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
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确保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在探究中求知。学习“简便计算”后,我出示:16×25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同学们积极举手,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2×(8×25)=400;有的是这样算:4×25×4=400;有的說:20×25-4×25=400;还可以这样算:10×25+6×25=400。课堂活跃,学生们跃跃欲试,都想发言,我趁机让他们分组展开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体会算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简算的多种算法。
四、建立合作小组,提供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合作伙伴
合作学习不是在每节数学课中都适用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选择合作学习,合作主要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的合作,通过一系列的互动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在合作中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也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小组合作,还要做到目的明确、分工合作。教师应善于为学生创设良好合作的条件、合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信息共享的快乐。如,在教学了图形的变换后,我安排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选好组长,明确每一位组员的职责,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比一比哪一小组的作品最优秀。在学习“打电话”时:要通知15个同学,老师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位同学,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小组展开讨论,有的说由老师一个一个通知,但太慢了;有的说用分组的办法会快些,分成3组,每组5人,到少需要7分钟;或分成5组,每组3人,需要7分钟;分成4组(4,4,4,3),需要6分钟。同学们都发表各自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哪一种方案所用时间最少,哪一种是最优的方案?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规律,优化策略,提高学生应用最佳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设计开放的作业,强化自主探究实践性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渗透着数学知识。教师根据所授知识内容,通过设计并布置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知识化”,让数学作业更具有趣味性,这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有所收获。如,学完了简单的统计知识后,让学生调查本班学生看课外书的情况,运用统计的知识,合理开展调查活动,填写好调查统计表并进行分析。学习了最大公因数后,我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合作完成这项作业:测量你家的客厅面积,如果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客厅的地面铺满,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用边长最大的共要用多少块地砖?设计开放、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实践、学会探究、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数学、会学数学、乐学数学、活用数学。
参考文献:
[1]张正玉.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胡娟.小学生数学课堂探究行为的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