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海洋民族村寨文化传播危机预警系统构建

2017-12-26

关键词:村寨预警危机

戎 霞

(广西财经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南宁 530003)

大数据时代海洋民族村寨文化传播危机预警系统构建

戎 霞

(广西财经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南宁 530003)

当今海洋民族村寨文化产业发展在呈现良好态势的同时遭遇着海岛退化、海陆利益冲突、本土文化衰败三大危机,需从文化品牌策划、危机预警机制和评估体系三个方面构建大数据时代海洋民族村寨文化传播危机的预警系统,具体包括文化品牌的定位和设计、创意式文化品牌联动的传播与管理、危机分类体系的完善、信息中心的建立、危机处理预案的制定、评估体系和网络化评估模式的设计等。

海洋文化产业;海洋民族村寨;文化传播;危机预警;大数据

在地域人文风情体验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追求的彰显个性产品服务的今天,民族村寨文化产品蓬勃发展。作为民族村寨文化产品重要业态的海洋民族村寨文化产品,更因兼具民族风情和海洋风貌两大特色,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然而海洋民族村寨文化产品在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由于存在规划不合理、管理不科学和过度开放等原因,出现了海岛退化危机、海陆利益冲突危机、本土文化衰败危机等诸多危机,严重损害了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的口碑和效益。因此,在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如何科学系统地构建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危机预警机制,规避风险、化解危机,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完善文化品牌管理、提高文化传播能效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海洋民族村寨文化传播发展现状

(一)中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在“2015中国公民最喜爱的世界海岛旅游目的地”举办活动中,由385万份选票选出20个世界级热门海岛,我国台湾岛、浙江舟山、海南三亚、福建鼓浪屿和山东长岛位列在内。除长岛外,其余四岛均处于我国南方地区,这显示出在日益激烈的国际海洋文化产业竞争中,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塑造了一批影响力较大的海洋文化品牌,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海洋文化品牌因水温适宜、气候暖热、环境宜人等物质属性更受国人欢迎。

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呈现出两个特质。一是我国海洋文化项目更受国内民众青睐,国外民众参与度却没有持续走高。这是因为国际海洋文化品牌竞争激烈,马尔代夫、巴厘岛等成名较早,项目成熟,发展稳定,口碑效应累积发酵,而我国虽然海岸线漫长,海洋资源丰富,但是历史上对海洋的开发和使用率并不高,起步晚,项目粗放,尚缺乏跻身国际海洋文化一线品牌的综合实力。二是我国海洋文化产品众多,但是相似度过高,独具一格的品牌凤毛麟角,满足不了广大受众对于海洋文化消费的差异化追求。因此,尽管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惊人,但是整体行业规范化不够,经营理念相对落后,仍然需要广泛进行品牌识别度的提高和产业化转型,打造高端海洋文化产品系列。

(二)边疆海洋民族村寨旅游兴盛

我国海岸线漫长,四大海域风情各异,其中广西是唯一一个沿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南部的北部湾经济区海洋村寨兼具民族风和海洋风,还因为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海上接壤,充满了异域风情,可谓独树一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于是海洋文化产业日益兴旺,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广西京族海洋村寨文化产品以北海海岛、防城港海滩、钦州海湾三类文化品牌为主,逐渐创建出优势集中、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群。如北海以我国最大的死火山岛——涠洲岛为轴心,以北海北面侧重现代商业休闲的外沙岛和东南面侧重原生态情调的斜阳岛为两翼,成功打造了一个海岛文化产业圈,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防城港则通过有序推出白浪滩、怪石滩、金滩等海滩休闲度假产品,大大提升了整体海洋文化品牌知名度,2014年防城港旅游总收入就已高达79.77亿元,增长了23.7%。[1]这说明边疆海洋村寨文化产业对自己的海洋文化DNA进行了较为精准的提炼,品牌传播与管理粗具成效,其焕发出极具吸金力和人气的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为整个区域文化产业的升级和优化提供了宝贵的内容要素。

二、海洋民族村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主要危机及其成因

虽然海洋民族村寨文化传播总体上取得了不俗成绩,但是由于粗放式开发、城镇化布局不合理、海洋文化保护意识欠缺等原因,没能处理好海洋与陆地、环境与经济、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于是出现了海岛退化、海陆利益冲突和本土文化衰败的危机,文化品牌面临重大的管理瓶颈。

(一)海岛退化危机

海岛分为四个退化等级,最严重的四级退化规模表现在海岛土壤被高度开发、污染严重、肥力明显下降、景观效益逐年减弱甚至丧失等方面,其海岛属性改变极大,短期内不可能实现修复。[2]海岛退化制约了海岛旅游,迷人海景随海岛退化而消失殆尽,海洋文化品牌美誉度严重受损。导致海岛退化的主要因子包括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其中人为因素主要可归纳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前期环保意识淡漠、中期监管力度薄弱、后期修复投入有限等管理漏洞。

海岛退化危机最明显的后果是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联动能力被削弱甚至丧失。如广西江平镇巫头、澫尾、山心三岛包含了巫头、澫尾、万西、万东、山心、贵明六个渔村,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的聚居地(俗称京族三岛)。各村民族风情相同,海洋资源相近,交通往来也较之大型海岛之间便捷,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牌联动优势。但是京族三岛的退化已经达到第四级,村寨规模和数量都在减小,单个村寨品牌兴建难度较大,因此不具备多个村寨品牌联动的基础。

(二)海陆利益冲突危机

造成海陆利益冲突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不科学的土地扩张。早期表现为填海造田,后期体现为经济用地。填海造田是将沿岸浅滩填平成土地进行农耕,曾经一段时间解决过沿海贫困渔村的基本生活问题,有一定的历史功绩,但是破坏性也非常明显。一方面,填海行为捣毁了海洋生物的家园,海洋生态系统被破坏,海质令人担忧;另一方面,所造之田土壤肥力并不理想,经过一段时期耕种后出现疲态,农作物收成很差,基本荒废掉。更糟糕的是,填海造田从文化上割裂了渔民与海洋的密切联系,阻断了海洋民族村寨的文化根基,过大于功。

海洋民族村寨的最大魅力在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生存气息和生命脉络,村民固有的海洋生活模式和生产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海洋文化韵味才是发动游客好奇之心的最强引擎。但是粗暴的经济用地对海洋民族村寨的文化伤害巨大,当沿海村寨被肆意辟为平地建成居民区或拦海大堤时,海洋地貌就会变得支离破碎,渔业生产就失去了应有的发展空间,曾经作为族群图腾的海洋之家无迹可寻,造成海陆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失衡,不仅不利于区域经济多元化格局形成,更给海洋村寨族群带来文化抉择上的痛苦,以撕碎海洋民族村寨的文化自信为代价获得非可持续性营利。比如某些渔村面对旅游开发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通过募集廉价的演员假扮渔民从事商演来维系海洋村寨的原生态假象,本末倒置的行径大大降低了海洋民族村寨的文化含金量。

(三)本土文化衰败危机

本土文化衰败危机主要源于不合理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是现代化事业的必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历史进步性,本身无可厚非,但是急功近利的规划和千城一面的布局暴露出城镇化的许多弊端,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以牺牲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为代价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城镇化规模。以广西京族三岛的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危机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民族文化衰败危机

建立在地缘基础上的民族文化本身具有较为稳定的文化闭环结构,而城镇化则是一个不断打散族群聚居环带的进程,因此民族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势必遭遇散失甚至变异的风险。如哈节是京族三岛最具吸引力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具有时间交错(澫尾岛农历六月初十、巫头岛农历八月初一、山心岛农历八月初十)、环节奇特(祭祀、唱哈、坐蒙等)、色彩艳丽(京族服饰和节日装饰)、歌舞丰富(30多种曲调)的特点,堪称民族文化的精华。[3]但是城镇化大大改变了京族人的海洋生产方式,致使生根于海洋的哈节文化渐渐失去了生活的注脚,船前舶后摇曳起来的民族文化逐渐被城镇化艺术产品和审美情趣所吞噬。

2.海洋文化衰败危机

京族三岛是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京族三岛海洋文化是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又是岭南海洋文化的重要分支。岭南海洋文化交织着汉族、壮族、京族、黎族等多民族文化,交融着客家人、疍家人等多族群文化,还夹杂着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多国文化,构成独树一帜的海洋文化生态圈。其中每一个渔村都是这个生态圈中的活力细胞,保证着海洋文化机体的正常运转。然而当渔村逐渐在城镇化的道路上消失殆尽时,就是海洋文化彻底让位于陆地文化的时刻,届时随海而生的海洋文化信仰便会瓦解,海洋文化就会走向衰落。

3.乡村文化衰败危机

京族三岛村寨组织机构的突出特点表现为尽量提高捕鱼能效基础上的“网头—网丁”制。这一制度与城镇化按劳分配体制截然相反,带有明显的原始社会平均主义色彩,是京族三岛乡村文化的核心要素。虽然代表了落后的生产关系,但是从文化品牌传播差异化管理角度看不失为热情好客淳朴民风的主因。然而,城镇化在促进生产关系进步的同时,也以城市社会法则约束下的公共契约关系颠覆了乡村血缘族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乡村文化衰败速度加剧。最直接后果是乡村的结构性消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村的人口结构彻底改变,从以前老、中、青、幼的合理年龄分布转为当今的中、青缺位,老、幼留守,乡村生产力低迷甚至停滞,乡村活力不再,乡村文化失去传播的生产关系基础和人际关系纽带;二是乡村的文化认同感丧失,乡村追逐城市流行文化,对于本土乡村特色文化不再拥有自豪感和自信心,文化背弃成为人口流失之后最重要的乡村滥觞。

城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长期工程,宗旨是提倡构建以人为本的特色城镇,主张各级各类城市百花齐放,大中小微城镇齐头并进,尤其重视乡镇的个性发展。因此,海洋民族村寨旅游产业发展必须解决好乡村与城市的共存问题,在减小城乡差异的同时探索传统海洋民族村寨文化的传承路径。

三、大数据时代海洋民族村寨文化传播危机预警系统构建策略

面对重重危机,构建长期有效的海洋民族村寨文化传播危机预警系统才是维护良好文化品牌形象、促进区域经济优化的关键所在。文化传播危机预警系统至少包含危机预警前期的文化品牌策划、危机预警中期的机制兴建策略和危机预警后期的评估体系设置三方面,而这三方面都要遵循当今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与管理规律。

(一)危机预警前期的文化品牌策划

文化品牌策划主要分文化品牌定位、文化品牌设计、文化品牌传播和文化品牌管理四个方面。目的是提炼文化品牌的核心竞争价值,以感知要素进行文化品牌相关设计活动,传递品牌知识,提升品牌资产。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创建具体分两步:

1.海洋民族村寨的文化品牌定位与设计

海洋民族村寨的文化品牌定位应当朝精准化方向迈进,既要避免无差异化海滨度假村的肆意开发,又要避免流水线式民族风情商演项目。其文化品牌定位要以海洋民族村寨特色文化的巩固和壮大为宗旨。首先,整理挖掘海洋民族村寨世俗文化的精髓,精心营造本土文化氛围,鼓励村民日常穿戴本土服装,说本土语言,屋舍装饰装修尽量保持本土风格,激发民众对本民族本土文化的深切感知,积极提升本土文化自觉性。其次,建立与高科技接轨的现代化渔业加工业和海洋制造业,壮大海洋经济产业,令本土青年回流,使本土民族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合二为一。最后,聘请专业团队策划旅游文化品牌,整体规划、个体联营,重组本土村寨文化资源,构建海洋民族村寨文化群落。

2.创意式文化品牌联动传播与管理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的创新创意是品牌经营的重中之重。如广西京族三岛上共举办三个哈节,如果不进行文化创意,游客很容易产生厌倦感,创新势在必行。可将巫头岛和山心岛相隔十天的两个哈节(农历八月初一与八月初十)连缀起来,营造金秋哈节情;将澫尾岛农历六月初十的哈节尽力打造成暑期度假胜地,以吸引儿童暑期游和全家亲子游为主,跟进时尚娱乐化的配套设施,与另外两岛的哈节构成情怀一致但情调迥异的节庆文化品牌部落。同时尝试捆绑式营销:每一个村子承担哈节中的一、两个环节的演绎工作,允许各村对项目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再加工和再创作,既保证了每个环节的艺术水准,又避免了雷同竞争;同时与广西南宁每年公历九月(农历八月)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及国际民歌节等较为成熟的文化品牌项目进行绑定,构建一个民族地区海洋文化旅游狂欢带;主要采取一票通模式,允许一张票在三岛通用,购票入岛后自由活动,除自愿食宿和聘请各村导游外不再另行收取门票费和过路费,旅游者完全凭好恶和时间来安排行程,各村完全凭口碑积攒人气赢得客流量,从而起到以点带面、均衡发展的品牌集群作用。

(二)危机预警中期的机制兴建策略

1.完善文化品牌危机分类体系

危机预警主要是指在很强的危机意识基础上构建的预警系统,通常运用于品牌管理中。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既有一般商业品牌的共性,又有海洋产业的特殊性,应当在综合参照海洋产业危机分类标准和商业品牌危机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既符合自然法则又符合商业法则的预警机制。

海洋产业危机分类标准主要参考海洋环境质量体系,分为海洋倾倒区环境体系、海洋油气区环境体系、海水增养殖区环境体系和旅游休闲娱乐区环境体系,其中旅游休闲娱乐区又细分为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两个体系。[4]商业品牌危机分类标准主要遵循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法则,按照程度分为高度危机、中度危机和低度危机,按照结果预测分为乐观结果性危机、无所谓结果性危机、悲观结果性危机,按照时间变量分为直接危机、初见端倪危机、持久危机。[5]

2.建立文化品牌“大数据”信息中心

信息发布是危机处理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很多危机处理失败往往在于可靠信息无法获得或者慢于流言的可获得性,致使不负责任的流言中心形成,对品牌信誉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必须建立权威信息中心。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信息中心至少要包括海洋环境信息库、企业各层次员工信息库、政府与监管组织信息库、媒体信息库、客户信息库以及竞争对手信息库等“大数据”信息源。广西防城港市已经构建出较为完备的海洋环境检测系统,从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主要入海污染源、海洋功能区环境、海洋环境灾害和海洋污染事故、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五大方面共18个子项进行监测评估,形成数据,并每年以政府名义发布《海岛海域使用管理公报》和《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这些都成为当地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信息中心海洋环境信息库的主要内容。但是除此之外,当地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信息中心的其他数据模块仍然没有建立起来,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储备和更新水平尚低,难以应对突发性危机。

3.制定品牌危机处理预案

危机预警的核心作用是预测危机发生的性质、频率和影响力,从而确定企业对危机的承受能力和预控能力。因此,危机处理预案是真正能够化解危机、具有可行性的策划方案。危机处理预案基本上是按照危机类型和信息数据来综合分析危机、排序危机,至少会制定出2~4种方案,并附有对方案的评估标准。在制定危机处理预案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对危机处理所需的相应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战略储备,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对应有功能进行积极改进补充,对公众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反馈。总之,危机处理预案可以使企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检查、剖析和评价自己,减少乃至消除危机诱因,从而树立品牌良好形象,强大品牌竞争力。

(三)危机预警后期的评估体系设置

由于海洋环境变幻莫测的自然属性和强大的灾害破坏性,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危机小则造成经济损失,大则威胁人民生命和边疆民族团结,因此,其危机处理预案决不能止于纸上谈兵,科学客观的分析评价才是危机处理预案得当与否的关键所在。

危机预警评估体系多运用于社会公共危机与舆情处理,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危机预警评估体系在遵循层次性、全面性、系统性、操作性的基础上,还应当结合海洋文化产业资源评估体系,对危机有可能造成的涉及海洋旅游文化品牌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的损害进行统计和分析,尤其要重视网络化评估模式的研究。

1.危机预警评估体系的组成要素和设计思路

针对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的危机预警评估体系的设计,应当按照原因层—表现层—结果层的逻辑顺序,构建起由目标层、指标层、观测层组成的三级指标体系,[6]并在信用网络基础上利用动态确定系统的弹性定义危机预警指标,分析出加剧条件和沉淀事件交互作用的动态影响因素。因此,海洋民族村寨品牌危机预警评估体系的组成要素至少包括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品牌形象传播、社会关系5个一级指标和海域质量、海洋污染、海洋灾害、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洋经济增长速度、海洋文化产业规模、海洋文化产业环境、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民族团结和社会信心11个二级指标,以及27个三级指标,如图1所示。

图1 海洋民族村寨文化传播危机预警评估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两个指标属于目标层,“海洋文化产业”和“品牌形象传播”属于指标层,“社会关系”属于观测层。如此一来,就要着重分析“海水质量”、“浮标监测”、“红树林系统”、“河流污染源”、“陆地污染源”、“风暴”、“海浪”、“海潮”、“渔民人均GDP”、“渔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商品消费额增长率”、“人均纯收入增长率”、“GDP增长率”这13个二级指标变化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重点统计“文化产业占GDP比重”、“知识产权实现产值比重”、“民众海洋文化消费支出比重”、“民众海洋文化活动参与次数”、“品牌识别度”、“品牌回想度”、“第一提及度”、“品牌好感度”、“品牌信任度”这9个二级指标的数据表现,着重总结“民族交往频繁度”、“民族纠纷次数”、“政府信任度”、“媒体信任度”、“安全满意度”这5个二级指标的社会影响力,最后综合分析评估各层各级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式和运动规律。

2.网络化评估模式的设计

网络化评估是基于“互联网+”智能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危机预警机制提出的更高更快更精准的要求。大数据与云技术的运用能够大大提升危机预警机制的效率和效果,尤其可以解决各部门职能分割、信息不畅的现实问题,是实现危机信息实时共享、监测和评估的有效方法。[7]网络化评估在危机信息采集、传递、储存等方面独具优势,运作层次更为丰富,是未来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危机预警机制评估体系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危机预警机制的网络化评估模式可以大大增加对于危机信息的24小时检测和三维空间定位的连续性与精准性,依托网络化评估平台可以对危机事项进行准确识别和评价。目前京族三岛所属的防城港市与南宁、北海和钦州三市共同形成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带,在交通通信方面已经实现一体化管理。其中南宁市建有全国第一个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在此基础上,可以不断将南宁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功能扩大到北部湾经济区一体化建设上来,加快防、北、钦三地的危机预警系统的网络化步伐,并积极与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相对接,使之成为海洋民族村寨的文化品牌危机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虽然公共危机预警网络化评估平台技术支撑基本上都由数据层、中间件层和应用层组成[7],但是具体到海洋民族村寨文化品牌危机预警系统而言,三个层次的内容和彼此间的联系模式又有特殊性。其数据层的信息整合不仅要依托已有的政务网,还要构建海洋文化功能区环境微检测系统,即运用手机社交APP软件开发智能型海洋文化服务系统,使每一位游客依据微信就可以及时掌握海洋水质与水温的精确数据,从而灵活调整文化消费项目;中间件层则主要在综合海域管辖权力与海洋经济利益双重保障的基础上解除通信协议中的异购性,从而实现海洋资源信息的共享行为;应用层则强调识别系统中的文化价值因子和品牌形象因子,具备预先设定、具体识别、分步监督、分级评价的集成应用水平。

网络化评估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预警评估的闭环式管理[7],海洋地理数据库、文化数据库、经济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等各类型信息进入网络化平台,海洋气象部门、海域管理部门、旅游部门与企业、文化部门与公司等各类型组织都可以通过该平台分享数据报告,海洋民族村寨旅游品牌危机预警评估体系中的27个指标只有通过网络化评估才能最大化地发挥能效。在这个模式中,危机源的发现、评估、反馈、监督、评价等各个环节相扣,保证了管理的稳定性和传播的时效性。

四、结 语

海洋民族村寨旅游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海洋与陆地、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族群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如果得不到妥善化解,不仅会阻碍民族地区发展与进步,更会影响民族团结与和谐。文化品牌危机预警机制是海洋民族村寨文化产业发展中化解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文化品牌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科学的传播模式和管理策略,值得大力推广。

[1]2014年防城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06-12)[2017-08-28].http://www.gxtj.gov.cn:9000/pub/tjjmh/tjsj/tjgb/sxgb/201507/t20150 712_ 55761.html.

[2]史莎娜.广西海岛面临的问题与修复对策研究——以京族三岛等海岛为例[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1:40-44.

[3]任茂才.试论京族三岛的海洋民俗[J].钦州学院学报,2012,27(1):6-10.

[4]2014年我国部分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分析[EB/OL].(2015-12-07)[2017-08-28].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512/365881.html.

[5]卡特里普.公共关系教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13-314.

[6]郭海明.突发社会危机预警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J].生产力研究,2014(5):16-19.

[7]王瑛.公共危机预警的网络化评估模式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27-33.

2017-09-20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一般项目)(KY2016YB393);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15BJY004)

戎 霞(1980-),女,副教授;E-mail269801691@qq.com

1671-7031(2017)06-0078-06

G122:P7

A

猜你喜欢

村寨预警危机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无蚊村寨丁屋岭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村寨——海坪彝寨
“危机”中的自信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预警个啥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地扪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