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影响高中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2017-12-25如鲜古丽·热合曼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0期
关键词: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厌学

如鲜古丽·热合曼

摘要:高中生出现厌学、逃学、学习积极性低等现象是每一位家长、教学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原因包括学生自身、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本文主要通过自己教育教学经验来叙述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机的方式,通过家庭、教师和思想教育方面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生;厌学;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074-02

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成长阶段,俗称“青春发育期”,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时期。在关键时期学校与家长要积极鼓励学生把握住求学时机,并要求学生不懈努力追求大学梦。但学生在思维最活跃、最单纯时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稍不关注学生思想、行为动态,就很容易产生“应激”,包括行为过于激动、染上吸烟喝酒的恶习,易与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斗殴,甚至离家出走等。如时有发生中学生因成绩低怕父母殴打而跳楼,因发生早恋或失恋自杀,因受到教师的批评指导而对教师进行殴打,因与家人怄气而离家出走等一些列行为问题。

一、导致中学生发生此类行为一般要归结于学生自身、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对教学课程内容积极性低,缺少动力,部分学生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1]。多数学生在日常交流、谈话过程中对学习的重要性的理解存在误区,对未来没有规划;一部分学生不愿意上学,在父母的强迫下勉强来校;有的学生或只是为了高中毕业证。此外,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家庭不和谐也会导致学生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一般厌学学生由各种因素对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出现消极和被动现象[2]。学生认为自己的基础差,老师和家长提出的要求总是达不到,无法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这部分学生往往缺乏学习动机与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在面对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时,出现退缩、悲观失望的心态。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3]。

2.家庭因素。目前,离婚率增加,而无辜的孩子成了离婚者的牺牲品。家庭环境、家庭监督、家庭教育环节改变,导致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孩子胜任学习困难,产生信息的背后顶梁大打折扣。此外,单亲家庭虽能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由于家庭的不完整,单亲家长的精力有限,甚至有部分单亲家庭对孩子不管不问,导致孩子在学习上无人监督。还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闹离婚,使孩子处于争吵的家庭环境下,整天惶恐不安,提心吊胆,无法安心学习。家长关系不好,甚至拿孩子出气,更是无心关注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家校教育脱节,导致孩子出现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学生的心身健康影响巨大,学校、家庭及其他不良的社会环境,如学校周围网吧,台球室,游戏厅,休闲吧,歌厅等。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单纯、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这些娱乐场所直接吸引着高中生的眼球。目前,学校周围都有网吧,而网吧正是聚集高中学生最多的场所。网络在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例如网络上色情文化的传播,网络游戏、无目的QQ、微信聊天等不正确的利于网络,导致大部分高中学生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也有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因玩网络游戏而走上犯罪道路学生屡见不鲜[4,5]。

二、对策分析

1.要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念。理想是和个人愿望相联系的一种积极的未来指向。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目标的人,他一定能刻苦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激发积极学习动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6]。例如,在每周班集体会议、课间休息期等讲述成功人士的真实例子,推荐一些励志性节目频道,通过语言、行为来传播正能量,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成功的愿望,提高学习兴趣,刺激学生大脑让学生充分认识实现远大梦想不是靠“想”,而是要实事求是,建立阶段性目标,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标,完善目标,要让学生把崇高的理想和近期奋斗目标联系起来,用理想来激励自己,树立坚定的信念。消除厌学情绪,改变心灵空虚状态。

2.改善家庭教育,注重学生第一任老师的教育。皮亚杰曾经指出:人作为主体都具有可塑性,青少年尤其大,在青少年时期受到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等外界刺激,往往会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因此本人认为,作为学生的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发展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家长的言谈举止等,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发展,孩子成长过程出现的问题通常都是家长问题的反映。因此,父母双方有必要在“言”和“行”上创建美好的家庭,抽出更多的時间与学生沟通、交流,减少不正确的教育行为,不要在没有理清楚学生为何发生的错误行为就进行责怪,暴打、辱骂等。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在精神上充满信心,鼓励学生行动。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正确的意识,认识到学生自己的过错并指导将来如何避免发生错误。日常学习中,家长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面对面与班主任、授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真实学习情况,这样既能防止学生出现问题,还能起到学校与家长建立交流渠道,不仅能避免学生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等事件发生,双方通过鼓励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6,7]。

3.增强高中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一个人的基本素养的集中表现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使高中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目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因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要提高自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不断学习理念,从教学工作者角度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让学生在思想上提高意识,让学生产生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精力充沛的青春年华完善自己的学习,那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提高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建立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内容,教师要明确教育学生什么是“荣”,什么是“辱”,要借助相应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在校内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宣传社会主义荣誉观,开展和重视校园内创建黑板报、广播站、学生会、社团活动等信息的作用,以此为载体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校园区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图片、文字,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之余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对高中生的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诚实守信等方面的荣辱观发展施加影响,引导高中生进行自我教育。增强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引导他们树立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建设和谐社会积极贡献力量[8-11]。

參考文献:

[1]谷唱.论高中生厌学的表现及其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6):25-26.

[2]周秀琴.高中生厌学的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2017,(01):63-64.

[3]李莉.高中生厌学的心理机制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18):70-72.

[4]侯芳.高中生厌学的表现、原因及其对策[D].[出版地不详]: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5]周秀琴.高中生厌学的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2017,(01):63-64.

[6]许易峰.高中生理想教育与学习动机的培养激发[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卷缺失(12):62.

[7]段选强,李国玺.浅议加强高中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现代交际,2015,卷缺失(7):155.

[8]易宏刚.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J].管理观察,2009,(14):135-136.

[9]钟晓.当代高中生荣辱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10]李仁权.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11]王海清.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荣辱观教育[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1):26-28.

Abstract:Phenomen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learning disabilities,playing truant,low learning enthusiasm is every parents,teaching workers always concerns,including students themselves,family,society and other factors.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their education teaching experience to describe the way how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learning motivation,by the family,teacher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to help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Key words:middle school students;weariness;family factors;social factors;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欢

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厌学
受教师欢迎的幼儿家庭因素研究
多子女家庭对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影响个案研究
网络学习社区中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
关于家庭因素对五年制高职学生道德情感影响的调研
关于家庭因素对于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影响的思考
语言接触角度下的英源外来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