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2017-12-25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进项税额发票纳税

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文/王一婷 董旗,吉林工商学院

“营改增”为新型的企业纳税政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较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该政策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政策的提出,对企业财务管理所带来的影响。最后重点从税收以及发票管理等角度,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为目的,针对“营改增”对企业所带来的不同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营改增”;财务管理;纳税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据以统筹规划各项资金的使用方案的主要途径。纳税、发票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均属于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均需在国家税收政策的规定范围内展开。“营改增”政策提出后,企业的纳税方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企业需及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尽快适应该政策,避免对自身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失。

1 “营改增”政策概述

“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该政策提出前,建筑企业以及通讯行业等,均以营业税为主要内容而纳税。政策提出后,国家正式取消了营业税,并将纳税项目改为了增值税,要求企业参考该标准缴纳税收份额[1]。

营业税为价内税,各企业需按照比例缴纳。2012年“营改增”政策正式提出之前,营业税的纳税范围包括无形资产转让以及劳务费用等,征收范围较大。根据企业类型的不同,营业税的税率同样不同。在上述环境下,重复纳税的问题逐渐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纳税量。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正式提出了“营改增”政策,要求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各企业需按照增值税的征收标准而确定纳税量。增值税为价外税,要求仅针对商品或劳动“增值”的部分而征税。从理论上讲,“营改增”政策的落实,能够有效调整产业结果,使重复征税的问题得到解决。但具体实行过程中,却遭遇了较大的阻碍,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税收政策不变的条件下,企业能否调整自身的财务管理方式适应该政策,是决定其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2]。

2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的提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了企业财务核算的难度以及票据管理难度等方面:

2.1 增加了企业的核算难度

“营改增”政策未实施前,营业税的核算较为简单。核算过程中,不涉及抵扣问题。“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极大的增加了企业财务核算的难度,对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以全额征税企业为例:在单纯征收营业税的情况下,纳税企业仅需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计算出所需缴纳的税金即可。但在政策实施后,企业必须将进项税额、进项转出、上期留抵金额及退税金额等诸多财务指标共同纳入到纳税金额的核算过程中,核算过程极为复杂[3]。单独从进项税额方面看,“营改增”未实施前,企业进项税额的核算,仅涉及到材料成本以及业务成本等相关成本。政策实施后,价税分离,企业的纳税项目的整体性逐渐被割裂,核算难度进一步增加。

2.2 对票据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营改增”后,企业需申请领购增值税发票以获得抵扣。各企业的发票领取流程大体相同。税收管理人员需根据企业的规模,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为之发放发票,审核及监督过程较为严格。以建筑企业为代表的各类型企业,增值税发票通常来自于不同的城市,购买发票所需的时间较长。根据“营改增”政策的规定,如发票无法在3个月内开具完成,则必须将其撤销。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财务管理难度。除此之外,税票的认证同样具有时间限制。政策规定,如认证时间超过180天,则无法进行抵扣。企业必须严格控制发票的开具时间以及提交时间,票据管理难度较大。

2.3 企业风险加大

“营改增”环境下,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1)进项发票:根据“营改增”政策的要求,增值税发票必须合理、合法、完整,才可凭之获得进项抵扣。如企业所获得的增值税发票不符合上述条件,则很难获得抵扣,致使企业的成本增加,经营风险加大。(2)内部操作:“营改增”政策实施后,部分企业的基层人员,容易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徇私舞弊,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企业需加强对上述风险的管理,以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3)优惠政策:“营改增”政策实施以来,国家连续针对不同企业而推行了不同的优惠政策。如企业以不法手段投机取巧,企图获得优惠,极容易对企业的信誉与形象等产生影响,增加企业的发展风险。

2.4 企业形式亟待改革

“营改增”政策试行后,国家提出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直接减免税与即征即退税两种形式。该政策提出的目的在于降低税收较多的行业的税收负担。高新技术企业为政策的主要针对对象。但需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高新技术企业均处于优惠政策的范围内。为将企业纳税金额降到最低,通过控制成本,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企业必须根据“营改增”的要求,调整自身发展方向,改革企业形式,以使企业的竞争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3 “营改增”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

为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及综合竞争力,“营改增”环境下,企业应采取以下方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1 降低核算难度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深入学习与“营改增”下财务核算有关的知识,以降低核算难度:(1)培训:企业应组织财务核算人员参与培训,提高其对“营改增”政策的掌握水平。通过考核的方法,提高核算人员的核算效率,使核算的难度得以降低。(2)应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以降低核算难度。例如:可建立财务信息核算系统。当企业基层财务数据产生时,工作人员需将其输入到系统当中,为财务核算人员的核算过程提供参考,降低核算难度,提高核算效率。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财务核算,可最大程度的降低财务数据发生混乱的几率,是“营改增”环境下企业改革的必经之路。(3)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可将该方法应用到税收核算中,以确定小规模纳税人与普通纳税人的增值率,并以此为参考,合理选择自身的纳税人身份。解决由纳税人身份混乱所带来的核算困难的问题。具体方法茹如下:进项税额=销售额*(1-增值率)*进项税税率。分析拆解该公式可得:销售额*[6%-11.5%*(1-增值率)]=3%*销售额。最终可得,增值率=73.91%。可以认为,当增值率为该数值时,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纳税量相同[4]。企业应在提高财务人员核算水平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以上述指标为参考,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以降低核算难度,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例如:假设某企业为物流企业,需购入物流车30辆,每辆成本12RMB。以一般纳税人的纳税方法核算,进行税额抵扣量的计算方法如下:26×12×17%=53.04(万RMB)。公司中,12代表车辆成本,17%代表税率。鉴于物流企业员工班车费用为集体福利费用,因此不可纳入抵扣内。

3.2 提高发票及合同管理水平

应将增值税发票管理、进项税额管理以及销项税额管理,共同应用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以提高发票与合同管理水平为途径,进一步适应“营改增”政策的内容:(1)合同管理:合同是企业据以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主要证据,对双方均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当经济纠纷产生时,企业可以根据合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企业的购销合同为例,该合同是企业用以规范材料或货物的购买及销售行为的主要依据。当企业业务较多时,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加大,合同丢失等行为很容易发生。对此,应加强合同的管理,以降低合同丢失率,为企业利益的维护提供保证。(2)销项发票管理:设置专门的管理岗位,落实责任制,专门负责管理发票,提高管理质量。该管理人员应视企业的经营状况,在法律及政策规定的范围内,申领认购发销项发票。认购后,应统一对发票加以保管,避免丢失。采用专人专项的方法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发票的认购效率,避免认购时间过长的问题发生。(3)规范管理开票依据:通常情况下,销项发票与合同均需要同时开具,如管理不善,容易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出现虚开增值税发票的问题。企业应严抓该问题,一旦发现,应严肃处理,从薪资等角度给予其处罚。必要时,可予以辞退,以提高发票管理水平。(4)收款后开票:部分企业存在收款前开具发票的行为,容易导致销项发票与所售货物的金额不一致的问题发生,致使成本计价混乱。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该行为的控制,必须在收款后开票。开票后,应立即留存证据并记录,以提高发票管理水平。(5)进项税额的管理:当购货合同成立后,企业应第一时间向相关单位索要发票。发票取得后,同样应第一时间交由有关部门认证,以确保审核与认证工作能够尽快完成,确保抵扣能够实现。另外,应杜绝第三方代开发票的行为,如有必要,可以更换材料或货物的供应商,坚决维护自身的权益,提高发票管理水平。例如:假设某企业为运输企业,隶属于一般纳税人范围。2016年10月份,企业总收入为200万RMB。包括客运收入185万RMB,其中50万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类型以销售发票与运输发票为主。在无进项税额抵扣的情况下,企业所需缴纳的税量较高。为获得进项税额抵扣,企业需积极主动的获取发票,并将其纳入到财务管理范围内,提高发票管理水平。

3.3 提高风险意识

“营改增”环境下,企业应提高风险意识,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1)明确进项发票的来源:取得发票后,企业需立即检查发票的真实性,提高财务管理的严格性,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如票据信息不证实或存在漏洞。企业应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解决问题。以某高新企业为例,该企业进项发票主要来源于劳务与材料采购两个途径。为提高进项发票风险管理水平,该企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尽量选择能够提供最大抵扣额的单位作为合作单位;聘请专家统计并核算数据,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最大程度的确保发票真实。采用上述方法管理,除了能够提高企业发票的真实性外,对企业进项税额抵扣量的增加,同样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较为有利。(2)加强内部风险控制:企业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相互串通,徇私舞弊,同样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风险。对此,当内部财务人员获得发票后,应主动与开票单位沟通,以降低非正常损失。(3)主动了解税收优惠政策:“营改增”政策提出以来,国家所提出的税收优惠政策越来越多。为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规避财务风险。企业需主动了解国家有关的税收政策,并评估自身是否处于政策优惠的范围内,以避免遗漏优惠。同样以交通运输业为例:根据我国营改增政策的要求,该行业增值税税率为11%。与之相比,销售货物所得款项,税率则为17%。对比发现,交通运输业税率较低,如有必要,可降低销售货物量,合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降低缴税量。

3.4 改革企业形式

可通过改革企业形式的方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1)合理安排部分残疾人就业:根据“营改增”政策的要求,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企业,满足优惠政策的要求,可在税收方面给予其优惠。如企业情况允许,可主动吸收一部分残疾人就业。并将其纳入到企业的管理范围内,为之建立考勤、薪资及激励制度。根据企业普通员工的社保缴纳标准,为之缴纳社会保险。采用上述方法改革企业形式,不近能够减轻社会负担,消除部分社会危险因子,还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纳税量,提高企业对“营改增”政策的适应性,对企业竞争力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价值。(2)调整经营理念: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转让的方法,增加部分项目的合同量,调整经营理念,以适应“营改增”政策的要求。例如:可以将拥有及使用期限较长的技术,转让给市场上的其他同类型企业。以达到“营改增”政策中有关无形资产转让的优惠政策的要求,利用所节约的成本,研发新的技术,使自身的竞争力能够得到持续性的提升。另外,企业还可将部分业务外包,以扩大经营范围,获得更多的优惠。(3)节能减排:随着社会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节能减排成为了国家对各企业经营的主要要求。在“营改增”环境下,企业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将节能减排的理念,渗透到经营过程中,以提高企业的现代化水平,达到“营改增”优惠政策对企业的要求。

4 结论

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的提出,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重复纳税的问题,但对企业财务管理所带来的影响仍不容忽视。鉴于该政策的试行时间较短,因此当前大多数企业仍无法适应该政策。在未来,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风险意识、提高票据与合同管理水平,改革公司形式,以最大程度的达到“营改增”政策的要求,在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的基础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1]曹旭.浅析“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全国流通经济,2017,(07):95-96.

[2]肖曼璐,刘庆.浅析“营改增”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和对策[J].经济师,2017,(02):145-146.

[3]张宏梅.浅析“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国企研究,2016,(22):19-23.

[4]韩宇鹏.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OL].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1):12-13.

猜你喜欢

进项税额发票纳税
辽宁省2020 年度纳税信用A 级纳税人名单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不动产用途变更前后进项税额问题解析
采购发票系统:全流程电子化实现
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会计处理
营改增后不动产已抵扣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
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启用
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