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政府应如何帮助高校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2017-12-25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财政拨款专项机制

浅谈政府应如何帮助高校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文/李怀谷 吴智红 彭艳萍,济南大学计划财务处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大幅增长,光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已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质量,这就需要政府和高校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措施,解决高校发展所需的资金。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政府应采取何种措施,帮助高校解决资金问题。

高校资金;政府拨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改革对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机制,充分发挥拨款手段的宏观调控作用。对于不同层次和科类的学校,拨款标准和拨款方法应有所区别。改革按学生人数拨款的办法,逐步实行基金制。在国家和地方预算下达的教育经费之外,学校可依法筹集资金。”。“纲要”发表至今已有20多年,但“纲要”指出的“愿景”到今天还没能实现,这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发展。我认为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高校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1 改革高等教育拨款体制

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拨款一直沿用过去的“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方式。“综合定额”是指政府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学生,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定额标准。“专项补助”是对综合定额的补充,它是指政府在考虑高校的各种特殊需要后,单独安排的专项拨款。

“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拨款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将高等教育财权和事权分离的高校经费分配体制,其最大的不足之处是综合定额很不科学,并且不能够较大程度地将拨款同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益挂钩,难以发挥政府通过财政拨款调节教育供求关系的能力,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更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这种低效率的拨款模式:

1.1 实行多参数的拨款体制。多参数的拨款方式以体现高校特征的参数公式确定拨款数额,其优点是减少了拨款中人为的因素,提高了拨款的效率,能较好地针对各地区、各类高校的实际成本,有重点地进行拨款,以防止搞平均主义或“一刀切”。政府部门应该建立起一组能反映高校成本行为的多参数拨款公式,使对高校的拨款能较好地体现公平、效率、效益的原则,提高高等资源配置的效率。公平原则是指根据高校在校学生数、生均培养成本、当地财政能力和经济水平等作为财政拨款的基本依据,保证各高校之间在占有政府财政拨款上的公平。

1.2 制定动态的调整机制,政府对高等教育拨款的计算公式不应该长期不变,而应该是根据教育成本、教育供求、发展目标、经济水平和财政能力、国家政策等多个因素动态的变化规律,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改进,确保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数额和拨款标准的科学可行性,避免出现各高校因长期不变的相对低水平的财政拨款标准导致经费紧缺,只能低成本运行,影响教学科研质量,这对高校长远发展产生极为不利。

1.3 实行专项补助专款专用制度。要保证教学的常规拨款与提高水平的专项拨款分开拨付,提高专项拨款的针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发挥合同拨款的优势,用于科研和专项基金的分配,以确保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和质量,提高科研水平,使高校之间建立起既合作又竞争的良性发展氛围。此外,还可以通过合同拨款方式使高校服务于政府和社会的专门需要,充分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2 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经费监管机制

2.1 构建完善的高等教育经费监管机制,对高校经费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管,是保障高校经费高效合理使用的重要途径,并且可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内涵式发展。

2.2 完善的高等教育经费监管机制有利于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高等教育经费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财政拨款,因此对高等教育经费的监管理应为财政管理中的一部分。完善的高等教育经费监管机制,一方面可以加强经费的科学使用,另一方面可以抓住薄弱环节,细化经费管理。

2.3 完善的高等教育经费监管机制有利于从源头治理教育系统内部的腐败。近几年,高校腐败成为重灾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完善的监管机制对高校经费进行监管,可以加强对高校经费运行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有利于从源头治理高校内部的腐败问题。

目前国内对于高校经费的监管基本集中于政府监管的范畴。但是从高校经费来源的广泛性来看,任何经费的投入者都可以并且应该作为高校经费的监管主体。对于高校经费的监管,不应仅仅包括政府监管,而应该构建以广大师生为主的各类监管主体。因此政府需要构建完善的高校法律监管机制,创新沟通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发挥社会监管的作用。高校也应该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和校董事会制度,发挥广大师生和校董事会的监管作用。

3 完善社会捐资助学机制

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法规制度,对社会捐资助学进行引导,以弥补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

3.1 捐赠的观念不够普及。

在国内,人民更关心的是富豪排行榜,而非捐赠排行榜。富豪的资产大多留给后代,而非留给公益事业。人们缺少主动捐赠的意识,这需要政府的引领。

3.2 完善社会捐赠的法制

我国有关慈善事业的政策法规目前仍明显滞后于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法制的不完备影响了慈善机构的发育与成长,已成为制约慈善事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制约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3.3 完善社会对教育捐赠的税收制度

我国虽有相应的税收抵免政策,但要求比较苛刻,而且缺乏可操作性。2000年发布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提出向教育事业的捐赠,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然而该通知的力度不够,并且操作性不强。

3.4 实行配比资金制度

鼓励高校多争取社会捐赠,根据高校从社会募得捐赠资金数额,政府可按相应比例拨付资金给高校。

3.5 高校应制定社会捐赠制度,重视募捐意识

我国大部分高校领导只重视如何从政府获得拨款,而对社会捐赠的重要作用不够重视,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基金会,负责社会募捐办学经费,并通过规范运作程序使基金增值,用以弥补教育投入不足。

[1]耿同劲.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0(5):54-58.

[2]李福华.中美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结构比较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0,(1).

[3]陈华亭.中国教育筹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蔡克勇.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其综合效益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财政拨款专项机制
浅析财政拨款结转会计处理的教学研究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美国各州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缓慢
皮革机制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都要详细公开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