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
2017-12-24赵雁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文/赵雁,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 IT industry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
文/赵雁,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互联网+”时代下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进行探究,指出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企业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没有形成互联网管理理念,没有构建互联网发展模式以及企业缺乏互联网优秀人才等方面,最后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方式,以期能够不断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综合效果。
“互联网+”时代;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发展
引言
“互联网+”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长马化腾所提出,是基于传统产业而提出的一种现代化时代发展模式。“互联网+”作为着新型的经济形态,积极借助互联网实现各项生产活动的开展的,将互联网创新的结果融入到经济发展中,提升实体经济的生产力与创新能力。“互联网+”是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相互融合的有效方式,也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表现,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遇,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全面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企业战略管理对策,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文章将基于“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1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十分必要。“互联网+”模式阻碍着传统企业发展,推动着新兴产业产生,同时也在挖掘着潜在社会资源,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1.1 “互联网+”模式阻碍着传统企业发展
“互联网+”模式的出现,致使消费者在商品购买的过程中,速度更快,选择的范围更广,能够在网络上实现商品的挑选[1]。大数据的应用,能够为企业商品的销售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互联网+”模式下,传统的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减少,商品销售模式、营销渠道以及服务模式等等均会受到较大的影响[2]。创新企业战略管理计划,是“互联网+”时代对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1.2 “互联网+”模式推动着新兴产业产生
根据相关文献中的资料显示,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为止,我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2%;全国网上服务和商品零售额达7607亿元,同比增长41.3%[3]。
基于上述数据资料能够看出,互联网及相关产业对我国居民的生活影响逐渐增加,成为了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的重要方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类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比如O2O消费模式,百度外卖送餐服务等等[4]。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下,推动着新兴产业的产生,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传统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与转型。
1.3 “互联网+”模式挖掘着潜在社会资源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中,“互联网+”经济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网络资源与产业相互融合,构建整体性、完善性的企业发展模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性条件[5]。
比如针对于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则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互联网与医院资源的有效融合,整合医疗资源及信息。患者可以直接应用智能手机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借助智能手机实现挂号、缴费以及检查报告等相关活动。这种方式能够避免患者长时间因为挂号、缴费,需要排队等待的问题,将医院与互联网技术实现合理融合,挖掘更多的潜在社会资源,为现代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于当前“互联网+”时代特点,企业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没有形成互联网管理理念,没有构建互联网发展模式以及企业缺乏互联网优秀人才等方面,不利于现代企业的发展。
2.1 没有形成互联网管理理念
现代“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下,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其目的在于赢得更多的客户资源,赢得市场[6]。然而当前很多企业实际管理中,没有形成互联网管理理念,仍然应用传统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销售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以自身发展为中心,没有形成科学行动企业管理模式。
2.2 没有构建互联网发展模式
传统的企业发展中,采用金字塔多层级的管理模式,信息传输速度相对较慢,无法满足当前变化多样的市场发展环境,企业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7]。“互联网+”时代下,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思维等融入到企业发展中,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转变传统的营销模式与营销理念。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可以构建互联网发展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及时获取用户的相关信息,以便于积极调整企业的产业发展结构,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2.3 企业缺乏互联网优秀人才
当前很多企业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采用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即为对员工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对员工的信任相对不足。管理集权模式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得到全面提升[8]。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需要基于企业的发展需求、战略发展计划等进行科学转变。然而企业对人资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相关互联网技术应用人才、优秀人才数量相对匮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综合发展效果,不利于现代企业的发挥在那。
3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可以通过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关注顾客实际需求;转变企业管理模式,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以及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发挥柔性管理价值等方式,创新企业战略管理规划,真正彰显“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价值。
3.1 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关注顾客实际需求
传统的管理理念中,多以产品为中心,以厂商为中心,追求大规模的生产,形成低成本优势。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不够理想。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生存及其竞争优势,更多的是取决于顾客,而顾客的需求正日益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针对于上述问题,需要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将互联网+”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过程中,遵循开放性、融合性以及共赢性的发展原则,以客户为导向,基于主要的客户年龄阶段、客户普遍提出的建议以及客户的产品选择情况等进行适当转变,实现新型商业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3.2 转变企业管理模式,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时代发展环境,“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需要对市场的需求做出第一时间的反应,从而赢得顾客,故而需要转变传统的金字塔式的企业管理结构,对组织架构进行创新,减少管理层次,保证各项信息传输的时间与应用的价值。
企业可以将互联网技术灵活应用于企业的生产、销售以及配置各项环节中。通过全新的管理技术,满足当前企业的发展需求,构建科学的企业战略管理规划。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以顾客为导向、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和响应速度,进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赢得市场,获得良好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3.3 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发挥柔性管理价值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管理质量,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时代发展与进步的重要表现。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需要在提升“互联网+”时代相关技术应用价值,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注重专业人才团队的培养,为企业各项“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深入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灵活应用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快速掌握相关的市场信息,各类先进的技术等,及时的响应市场的变化,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传统的企业管理中,具有严格性的特点,员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全面彰显。这种管理模式无法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可以应用柔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员工、理解员工,挖掘员工更多的潜在能力。比如企业可以适当融入激励机制,针对于工作态度较佳、工作质量较好的员工给予薪资鼓励,针对于工作质量不佳、工作态度价差的员工进行适当惩罚。同时,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企业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增加员工之间的凝聚力。
4 结束语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到来。企业需要在全面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特点,相关技术应用价值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企业战略发展计划。企业可以通过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关注顾客实际需求;转变企业管理模式,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以及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发挥柔性管理价值等方式,打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为现代企业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1]王佳仁.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黑龙江科学,2016,05(14):152-153.
[2]姚善美.互联网时代下电商企业的管理战略——以韩都衣舍的创新管理为例[J].现代商业,2016,10(24):85-86.
[3]马景晨.互联网时代对企业管理战略的思考——基于长尾理论的角度[J].经济论坛,2016,03(19):106-107+118.
[4]许应楠.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转型电子商务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6,05(22):3-5.
[5]赵德志,刘丽.移动互联网转型期运营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究——以LLT公司为案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6(23):76-84.
[6]罗仲伟,任国良,焦豪,等.动态能力、技术范式转变与创新战略——基于腾讯微信“整合”与“迭代”微创新的纵向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14,08(18):152-168.
[7]刘云芬,周英超,范黎波.全球视野下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演进与实践——“2014中国战略管理学者论坛”综述[J].经济管理,2014,12(24):186-193.
[8]钟耕深.战略转型与制造业升级——第九届中国战略管理学者论坛综述[J].经济管理,2016,12(17):18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