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治理效果文献综述

2017-12-24李玉梅西南财经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负相关盈余高管

文/李玉梅,西南财经大学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治理效果文献综述

文/李玉梅,西南财经大学

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层股权激励这种公司治理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运用。经过多年的发展,股权激励已经成为解决现代企业两权分离所引发的代理问题的一种成熟薪酬机制,学术界和理论界也对股权激励的治理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

股权激励;治理;价值

股权激励是企业为了激励并留住核心人才,授予激励对象期权或股票,将激励对象与公司的长期利益进行捆绑的一种公司治理机制。股权激励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随后在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发展。

1 股权激励治理效果研究综述

1.1 股权激励与公司价值

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存在三种假说:利益趋同假说、风险回避假说和壕沟效应假说。有关股权激励是否会提升公司价值,研究结论不尽相同。Healy(1985)认为股权激励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股权激励可以改善公司治理,使得公司管理层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绩效,抑制有损企业价值的行为;另一方面,管理层也可能采取盈余管理粉饰会计报表,从而获取更高的个人激励薪酬,从而降低企业绩效。Wruck(1989)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呈现一种倒U形的曲线关系。Hermalin(1991)也验证了上述结论。张宗益(2002)研究得出管理层持股与企业价值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关系。余海宗(2014)研究发现合约期内股份支付强度与企业经营业绩呈现倒U型关系。

李冬梅(2011)以2009年沪市房地产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高管持股基本不会影响到公司业绩。周璐(2006)认为公司价值与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可能是由于2006年前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太少导致。徐宁(2010)发现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与公司的成长性、盈利状况以及规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这一结论同时反映在吕长江(2009)与陈森(2010)的研究中。

1.2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

部分学者认为股权激励会引发盈余管理。Fama&French(1997)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时,其与股东合谋瓜分公司利润的可能性也会越大,且比例越高,动机越明显。Beneish&Vargus(2002)发现CEO出售股份前公司财务报表上应计收支项目的可信度下降,表明CEO为抬高股价而进行盈余管理。苏冬蔚(2010)研究发现提出或通过股权激励激励预案的公司,其CEO股权和期权报酬与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大幅减弱并不再显著。其他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实施股权激励会刺激高管盈余管理的动机,如王红领(2012)、肖淑芳(2013)等。

也有学者发现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负相关或无关。Morck(1988)和Hanlon(2003)均发现,高管持股有利于克服管理者的短视行为并降低盈余管理。Armstrong(2010)得出股权激励可以抑制公司财务造假的结论。Jayaraman&Milbourn(2015)也实证检验了它们的负相关关系。黄谦(2006)发现公司股权激励程度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刘晓霞(2010)实证发现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高管能从股权激励计划中所获得的收益数额与公司的盈佘管理行为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1.3 股权激励与企业投资

部分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股权激励与公司投资效率正相关。Core&Larcker(2002)认为管理者拥有的股份越多,在投资决策中更倾向于理性选择投资项目。Li et al.(2011)发现高管股权激励水平和投资水平正相关,髙管股权激励有助于缓解投资不足。唐雪松(2007)认为经理持股比例虽低,但仍能约束过度投资。罗富碧(2008)以实物资产增加为投资变量,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与投资满足内生决定关系,并且正相关。徐一民(2012)采用Richardson残差度量模型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公司投资效率更高。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股权激励与公司投资效率负相关。Holm⁃strom(1979)研究发现外部治理较弱时,研发投资与管理层股权呈现驼峰状。Günter Strobl(2013)研究了基于股票的管理者薪酬机制、价格信息化和过度投资动机的关系,发现股东对股权激励机制的关注会导致过度投资。吕长江(2012)利用累计超额收益率将公布股权激励草案的上市公司分为激励型和福利型,发现福利型的股权激励企业比激励型的企业要多,由于行权条件设置较宽松,激励成本的白白浪费导致企业投资效率降低。邱晓菊(2013)分析发现在实施股权激励后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的行为。

1.4 股权激励与内部控制

国内外直接研究股权激励与内部控制的文献很少,但相关文献得出的结论较为一致,即股权激励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水平。Henry et al.(2011)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可解释薪酬显著正相关,与不可解释部分正相关但不显著,并指出这种关系对于股权激励也适用。Balsam et al.(2012)研究了SOX 404下CEO与CFO的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类似的,Kobelsky et al.(2013)将股权激励划分为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得出了一致的结论。Balsam et al.(2014)发现在股权激励下,高管将有动机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在国内,杨星(2013)认为高管持股水平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逯东(2014)研究发现给予CEO适度的超额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有助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高。

2 总结与评价

综上所述,国内外大量学者从盈余管理、企业创新、内部控制和投资等内部视角出发对股权激励的治理效果进行了检验,形成了多样化的结论。对比而言,从审计费用、产品市场竞争等外部视角出发验证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文献较少。

[1]Cheng Q,Warfield T D.Equity incentiv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5,80(2):441–476.

猜你喜欢

负相关盈余高管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及主观幸福感状况研究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