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视角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探析
2017-12-24赵艳张金清魏津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文/赵艳 张金清 魏津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终身教育视角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探析
文/赵艳 张金清 魏津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体育已不仅仅是一种竞技活动,更是一种生活品味和情调。在这种背景下,终身体育的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其为人们带来健康的同时,也培育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体育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体育教育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分析了终身教育下高职体育教育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
终身教育;高职体育;教学模式
当下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社会上体育健身、健康体育的理念正在逐步的形成。同时随着国内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体育在高校教学当中的地位得以提升,逐渐受到了各所高校的重视。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其在过去的几十年体育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受制于教育观念的落后,以及师资和硬件设备等投入的不足,其发展水平相较于国外依然差距巨大。在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当中,依然在沿用竞技教学的旧思维,终身体育的理念依然不够普及,教学思维陈旧办学形式封闭,这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的激情。基于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研究当下我国的终身体育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1 高职院校体育终身化现状
1.1 教育理念依然滞后,终生教育理念缺乏
我国高职院校对于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够深入,学校教育教学理念依然陈旧。甚至在部分高职院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促进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这部分学校将体育课程视作摆设。而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当中体育课的地位也相对的较为尴尬,学校一般认为学生做好文化课,这才是学生的本分一个好学生的标准。在这种智能大于体能的指导思想下,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发展落后。也进一步导致教师的上课积极性不高,学生重视程度低参与性不高,体育教学课程质量较低,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根本无法贯彻。而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也不浓厚,认为体育课程在所学课程中的地位最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动等比较少,整体来说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学习的氛围不浓重,师生对于终身体育教育和学习都没有足够的重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终身体育教育理念较为落后。这种情况下高职体育教育根本无法承担起,塑造学生人格、培育乐观心态、激发创新思维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
1.2 课程设计不合理,终身体育内容缺乏
在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上,其一般贯彻文化课为主,体育课为辅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高职院校的学生课表上文化课占据了绝大部分,体育等课程所占份额极少,教学内容也相对的单一枯燥,这使得学生很难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甚至在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当中,体育课仅仅是为了贯彻国家的政策,体育课程几乎形同虚设,并不能正真的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修够一定的学分。其次,在高职院校当中,教师的专业技能相对不足,对于体育课的重点和技能,不能较好的传递给学生,更无法做到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和老师之间很难建立起沟通渠道,教师不能够准确发现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体育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影响到终身体育教育的发展,使整个高职院校的终身体育教育发展滞后。
2 高职体育教育终身化对策
2.1 转变体育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就必须重视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轴线要实现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想要使得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依然可以自觉坚持体育锻炼,关键是要使得学生将体育兴趣转变为体育习惯,这也是大部分人可以坚持终身体育的一大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在对学生体育活动进行组织的时候,应该有意识的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体育教学和指导的实践活动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实际体育活动当中获得益处,激发学生的资助锻炼热情和探索精神。此外,体育锻炼需要一个长期的锻炼过程,并且需要做到锻炼身体的常态化、知识化和科学化,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对目前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身体素质练习而忽视运动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转变,高体育教学模式上的多样化和趣味性,这也是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促使学生可以积极、自主和自发的从事体育锻炼。
2.2 完善教学评价标准,“智”“体”均衡发展
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价值和发展趋势,努力更新知识构建新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将以往的竞技技能的传授转变为现代健康运动方法的传授,使得高职院校的体育发展实现从“技术型”向“智能型”的转变。由传授运动技艺向终身受益的体育教学转变,成为学生进行体育实践的组织者,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做出贡献。在此过程当中,学校应该努力克服“重智轻体”思想,不可以用功利主义的心态来设定教学评价标准,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课时和设施保障。学校领导要牵头组织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体育设备的投入,保证正常的体育课时数量。学校还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改变以往重视文化课的分数机制,而是按照大纲的要求来设定科学的评价机制,要求学生每天最少维持一小时的锻炼,每人有一两项喜好的体育活动,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坚持下来。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健身意识,有积极向上的自觉锻炼要求。在评分时也要根据他们的一贯表现来恰当评判,从而激发他们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和信心,为培养终身体育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徐琳,郭琼.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激发[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2)
[2]郭强,伍波.我国高校开展定向运动课程可行性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8,(03)
[3]蔡春霞,杨月敏,郭华英.定向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5,(02)
[4]丁坚.浅谈体育活动对改善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