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017-12-24张艳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胜任薪酬人力

文/张艳,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文/张艳,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采用胜任力方法,能够保证人才得到更好的利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基于胜任力因素的人力资源管理,希望能够给企业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胜任力;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在我国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采用胜任力理论,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减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胜任力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从而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1 胜任力的概念与特征

“胜任力”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采用胜任力理论,能够有效预测企业员工的工作业绩;胜任力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帮助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更加充分了解员工实际工作能力;胜任力能够区分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

在实际工作中,胜任力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显性胜任力与隐性胜任力。其中,显性胜任力主要从表面上判断企业员工的基本工作能力,不能区分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隐性胜任力能够从更深层次来判断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区别,是判断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的重要依据。根据胜任力理论,我们能够知道,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潜在动机,这些动机在人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工作业绩。例如,通过员工的外表与谈吐等显性胜任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能直接判断员工的工作能力;但通过员工的工作状态与绩效等隐性胜任力,能够更加直接的判断员工的工作能力。

2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1 基于胜任力的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为了保证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胜任力专业知识培训。在培训内容中适当添加胜任力先进理论,提高企业员工对胜任力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胜任力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员工的业绩,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在实际工作当中,给企业员工培训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选择培训内容、设计培训和培训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同时,在确定培训内容之前,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结合他们的文化水平,将其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分组确定培训内容。并结合员工的现有胜任力情况,合理设计培训方式,优化员工的胜任能力。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提高员工对其工作的重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

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绩效指标发生变化时,采用胜任力理论,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判断员工的实际表现;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采用胜任力理论,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胜任能力及工作效率,进而更好的全面反映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

例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胜任力理论,需要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帮助员工确定好绩效目标,提高企业员工对其工作的重视,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绩效,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及时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对于员工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保证企业各部门中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3 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

在传统的薪酬管理中,企业管理人员往往根据员工的整体工作情况,均匀发放工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指的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根据员工的实际业绩与表现能力,获得相应的薪酬。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薪酬激励作用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换言之,胜任力理论与薪酬变动有关。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体制,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员工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当然,对于表现较差的员工,也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使工作绩效与实际薪酬挂钩,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保证员工的工作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基于胜任力的薪酬管理主要包括技术和能力两个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综合预测员工的工作质量,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发放薪资。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践中,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员工,应该按照一定的业绩提成,给予他们相应的薪资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员工,可以采取薪资惩罚制度,引起他们的重视;对于工作能力较强,但是入职时间较短的员工,可以先给他们固定的工资,并表明之后会根据实际业绩表现,给予相应的薪资激励。

胜任力是在一定的工作情景中体现出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型,并不断完善和创新,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合理运用胜任力理论,保证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提高员工的各项综合素质。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企业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不断改进原有的管理模型,让胜任力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采用胜任力理论,能够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强化员工培训效果;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绩效管理水平;能够体现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工作能力的大小,增强薪酬激励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实质性问题,这就需要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胜任力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从而保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1]朱光福.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匹配模型构建[J].求索,2016,(06):165-166+26.

[2]盘晓灵.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构建与价值计量[J].企业经济,2016,(08):72-75.

[3]邓佐明.胜任力模型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经济,2015,(06):81-83.

猜你喜欢

胜任薪酬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