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快速更新”背景下《系统工程》的教学改革路径

2017-12-21王月虎

神州·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系统工程新媒体教学改革

王月虎

摘要:本文首先剖析了“知识快速更新”背景下系统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然后基于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给出了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该路径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其了解系统工程相关理论的的最新动态。

关键词:知识更新;系统工程;新媒体;教学改革

一、引言

系统工程是20世纪中期开始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从总体出发开发、运 用和革新一个大规模辅助系统所需的思想、程序与方法体系,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工程技术[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也迅速发展。近些年围绕系统评价、系统决策、系统仿真等系统工程的诸多领域,已取得较大进展。而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信息的分享与获取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途径,极大地加速了系统工程有关知识的更新速度,如今“知识快速更新”已成为一种新常态。另一方面,纵观我国高校“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仍主要为教材上的一些传统理论和方法,这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已不能很好得应对当下多变、模糊、不确定的复杂系统。虽然有部分教材在不断更新改版,但所增加的内容过于笼统,仅凭课本很难让学生理解其来龙去脉,更难以掌握和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在知识快速更新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掌握系统工程经典理论的同时也学习一些前沿方法迄今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为此,本文将首先剖析产生该难题的深层原因;其次,针对这些原因给出知识快速更新背景下系统工程的教学改革路径与对策,这些对策可望推广到其他管理科学类课程的教改之中。

二、“知识快速更新”背景下系统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快速了解当今科技前沿创造了平台,使我们能够及时了解系统工程相关理论与方法的最新发展,但同时也给该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把这些前沿理论中的一些好方法传递给学生?纵观现在本科生系统工程的教学,发现有少教师在教学中涉及这些知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教师对系统工程相关前沿知识关注不够

这一现象主要存在于以教学为主型的教师中,他们往往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丰富授课技巧,能很好把握系统工程相关经典理论的重点、难点和考点。但由于是教学为主型,他们一般除承担系统工程的教学之外,同时还担任其他多门课或多个班的教学任务,其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备课与教学之中,故很少有时间去关注系统工程中一些经典理论的最新发展,也就很难在教学中对其进行进一步拓展。

(二)教师的授课时间有限

这一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对于中青年教师而言,一般是科研为主型或教学科研并重型,虽然教学经验不如教学为主型的教师丰富,但由于他们一般是中青年教师,很多还是刚刚博士毕业不久,所以对系统工程相关知识的理论前沿有较多的关注,掌握了一些最新的理论和方法,故具备向学生讲授系统工程前沿理论的必要条件。然而,注意到系统工程这门课一般安排一个学期(大概51个课时),而利用这51个课时把教材上的经典理论讲完都并不充裕,更难以抽出有时间在课上给学生补充拓展一些理论前沿。

三、“知识快速更新”背景下系统工程的教学改革路径

针对知识快速更新背景下系统工程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及其成因,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教改措施。

(一)加强教学为主型教师与科研为主型老师之间的交流

为使系统工程的任课教师掌握教材相关知识的前沿理论并进一步增强其教学技巧,应充分发挥中教学为主型教师和科研为主型教师的各自优势。通过相互听课的形式,教学为主型教师在系统工程的教学技巧及相关授课经验方面多多指导科研为主型教师;通过定期组织学术研讨,科研为主型教师多向教学为主型教师介绍一些系统工程相关知识的最新发展。通过这样的互相听课及学术研讨,科研为主型教师能提升其教学技巧,教学为主型教师能了解系统工程相关知识点的最新发展动态。

(二)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打造智慧课堂

前文已经提到即使教师了解教材相关知识的理论前沿,也难以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拓展,所以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事实上,关于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已有很多,例如:SPOC、MOOCs、翻转课堂等[2-5]都从不同角度对现有的教学进行了有意义的创新。近些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也在学生群体中逐渐普及,本文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借助微信等新媒体打造第二课堂,具体路径如下:第一步,通过相互听课和学术研讨,充分讨论和选取与系统工程知识点有关的前沿理论;第二步,将这些理论进行系统和归纳,梳理出该前沿理论与系统工程某知识点的密切联系及该理论方法的提出背景,并对其理论基础、方法步骤及案例应用进行总结,形成讲义;第三步,在微信平台注册该课程的公众号,并让学生进行关注;第四步,在系统工程某章节知识点讲完之后,将与该章节相关联的讲义在公众平台上进行推送,供学生课下阅读,学生可以通过留言说明其不懂之处;第五步,下次上课教师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难点进行答疑,或者直接在微信公众平台与学生互动,从而达到向学生讲解相关前沿理论的目的。

四、总结与展望

以上探讨了“知识快速更新”背景下系统工程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及其改革路径,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要充分利用它给我们带来的契机并善于借助微信等新媒体,同时也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才能使教学质量有进一步提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对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通过不斷的教学实践和反馈来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王娜,陈娟文,张丹丹. 大学英语SPOC翻转课堂:一种有效学习模式建构[J]. 外语电化教学,2016,(03):52-57.

[3]张志洲,刘昆,肖凯,谢燕. 基于SPOC的航天电子设计课堂翻转教学设计[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5,38(04):57-62.

[4]陈维维. MOOC、SPOC、微课、翻转课堂:概念辨析与应用反思[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5,31(06):117-121.

[5]贺斌,曹阳. 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 中国电化教育,2015,(03):22-29.endprint

猜你喜欢

系统工程新媒体教学改革
农业系统工程生态设计及其应用策略
航空发动机系统工程技术浅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中科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