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

2017-12-21

中小学德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革命性年段心理健康

肖汉仕:教师语言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肖汉仕在《教育科学研究》2017年第9期《中小学生喜欢与厌恶的教师语言研究》一文中指出,语言是教师教育并影响学生的重要工具,教师语言的优劣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学生可能因为喜欢教师的语言而亲近教师,也可能因教师的语言而产生逆反心理。调查发现,当前中小学生喜欢能够满足被信任、被尊重、被肯定、被欣赏及被鼓励、被谅解等心理需要的语言。这些语言能够给他们带来积极的情绪。不同学段的学生对语言类型的喜欢程度差异明显,低学段的学生更喜欢鼓励类、表扬类的语言,而高学段学生则更喜欢理解类、商量类的语言。中小学生厌恶的语言可以分为十种类型,分别为:侮辱类、谩骂类、贬低类、嫌弃类、威胁类、不信任类、强迫类、指责类、埋怨类以及批评类。低年段学生对各类消极语言的厌恶程度都高于高年段学生,对批评类语言的敏感度显著高于高年段学生。

为此,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语言的选择,应当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师生关系,优化教育成效等角度出发,自觉加强语言修养,切忌口无遮拦、随心所欲地表达。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当加强教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将教师语言的运用纳入考核评价的范畴。

张正江:感恩教育的三大革命性转变

张正江在《教育科学研究》2017年第10期《试论道德教育的革命性转变——从爱心与感恩教育谈起》一文中指出,感恩教育应当迎来三大革命性转变。第一,从感恩到施恩。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之前,首先应当真心实意地关心、尊重和帮助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全发展。学生只有先感受到了教师的施爱,才能从被爱中学会感恩。第二,从感恩教育到知恩教育。学生在感知爱心的过程中,“知”的形式有两类,一是逻辑之知,抽象之知,这种间接的认知,对人的情感作用是微弱的。二是体认之知,即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经历而获得的感性之知,经验之知。这类认知由于有切身的体会,因此对学生的情感和判断有重要的影响。要想感恩教育行之有效,就要加强学生的体认之知,让学生在体认的过程中知恩。第三,从注重知恩到注重“知恩人”的教育。在感恩教育中,过多地强调“知恩”有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与其过多地教育学生知恩,不如专注于教育学生认识和理解“施爱者”,这里的“施爱者”并不单单指个人,还包括施爱的群体、组织等。认识和理解“施爱者”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能够使学生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中走出来,实现与他人的沟通与对话。endprint

猜你喜欢

革命性年段心理健康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年段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两个维度
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批判性的双重向度及当代启示
试论太平天国公文之革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