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2017-12-20季晓松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优秀文本,丰富教学形式,将人文精神渗透于文本阅读之中、渗透于课后拓展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的熏陶,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人文精神;语文课堂教学;文本阅读;课后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67-0032-02
【作者简介】季晓松,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学校(江苏南通,226001)校长,一级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优秀文本,具有内涵丰富的人文底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好这些文本的教育意义,发挥优秀文化的熏陶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渗透人文精神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文本阅读和课后拓展两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渗透于文本阅读之中,挖掘文本主旨的“人文性”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引导初中生进行文本阅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强调通过文本阅读引导初中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还要善于挖掘出文本主旨所蕴含的“人文性”,这样,才能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
1.在文本阅读中感受文本价值。
阅读是一种心灵交流的过程,在阅读中,读者与文本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内化文章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要以优秀的作品占领学生的阅读阵地,发挥先进文化对人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中的优秀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在指导学生品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是孟子对“义”的思想的集中阐述,表达了孟子对舍生取义思想的赞赏。笔者在教学时提出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品读:(1)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引出“舍生取义”的论点的?(2)作者为什么要让人舍生取义呢?“义”为什么比“生”更重要?(3)作者舍生取义的观点,在实践中对人提出了怎样的建议呢?(4)查一查孟子在自己的为人处世中是怎样以“义”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学生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孟子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落实了知识的目标,同时无形中受到孟子“义”的思想的影响,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能够有效地提高阅读的质量,而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内化文本语言,同时体悟文本语言背后蕴含的人文性。
2.在文本探究中触发人本情感。
新课程改革以来,倡导开展探究式学习,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中,发挥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开展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学以致用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载体,在学生的综合探究活动中,落实人文教育,能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触及心灵的深处,在情感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一课时,结合胡适先生对他母亲的回忆,以及母亲对他人生发展、人生观形成的巨大影响,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1)开展一次照片展,收集自己与母亲的合影或者母亲的照片,写好照片介绍后在班级中展出。(2)开展一次“我和母亲做家务”的活动,由母亲签字并反馈活动情况。(3)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题目自拟,要求写出母亲为家庭、为自己的发展付出的艰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情感的积累和体验。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到了父母的不易,领悟到在自己人生成长历程中,父母付出的爱。这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亲情观,使他们学会爱、学会感恩。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探究性阅读,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获得人文熏陶。
二、渗透于课后拓展之中,彰显阅读教学的“人文性”
在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教材阅读的视野,增加课外阅读量,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帮助他们拓展阅读的内涵和外延,观察世界、认识社会、感悟生命,从而彰显阅读教学的“人文性”。
1.基于文本,进行人文情感的熏陶。
在目标设置中,教师不仅要落实知识、能力的培养,更要体现人文底蕴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对优秀文本的解读,在审美体验中,实现人文情感的熏陶,以此提高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质量。
例如,《散步》这篇散文,看似简简单单的语言,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总有种东西触动着读者的心灵,那就是真情、亲情。在教学中,唯有以这样的情感为主线,才能串起整个教学的过程。在教学中笔者围绕“春天描写,歌颂生命—祖孙三代散步,感悟亲情—出现分歧,体会真爱—艰难抉择,体现责任”四个环节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探究中,既感受作者以小见大、举重若轻的描写手法,同时接受文本情感的熏陶。然后,笔者启发他们进行拓展探究:“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是大人了,那么在家庭里、在社会生活中,你知道自己要承担怎样的责任吗?”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反思,促进了情感的升华。
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的主线,让学生在人文熏陶中,培养关爱生命、珍惜亲情、承担责任的意识,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而教,在对文本的教学过程中落实人文精神,从而提高阅读课的实效。
2.走出文本,实化人文情感的浸润。
学生有学生的思维特点,而且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他们在课堂中表现出的能力、水平也是不同的。此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出文本,允许甚至鼓励他们去“奇思妙想,奇谈怪论”,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人文情感的浸润。
例如,在学习《爱莲说》一文时,笔者抛出课前设置的探究问题:“学习了本文后,你有怎样的想法?”这样的问题经过学生思考后,笔者抽问了一名学生,他答道:“我觉得淤泥有优秀的品质。”这样的回答,显然超出了大部分学生的预想,也超出了教师的预想,但面对此回答,笔者并没有给予否定或回避,而是接着引导学生:“你的观点很独特。但是,我想请你从莲花品质的角度,谈谈淤泥为什么有优秀的品质?”学生回答道:“如果不是淤泥安心于水底,默默培育,莲花如何生长又怎么能显现出它高贵的品质呢?”笔者及其他学生对该生独特的视角表示佩服,本来偏离方向的回答,却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取得了超出预设的效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真的应该多一点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在“人文”的春风里潜移默化。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丰富教学的形式,寓教育于有形,在具体的语言教学中、豐富的审美体验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念和良好的情操,推动学生健康发展,从而让初中学生的思想和灵魂闪耀出“人文主义”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