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2017-12-20张桂兴严学东朱小丽蓝新月杨佛新陈淑君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9期
关键词:单穗粒重糯玉米

张桂兴,严学东,朱小丽,蓝新月,杨佛新,陈淑君

(1.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惠州 516008;2.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惠州 516008;3.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惠州 516023;4.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惠州 516023)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张桂兴1,2*,严学东1,2,朱小丽3,蓝新月4,杨佛新4,陈淑君4

(1.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惠州 516008;2.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惠州 516008;3.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惠州 516023;4.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惠州 516023)

为了促进惠城区鲜食甜、糯玉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惠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8种鲜食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及综合比较评价,不断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的甜糯玉米新品种,为示范推广提供良好依据。

鲜食玉米 新品种 比较试验

近年来,鲜食甜、糯玉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市场潜力大。为了促进鲜食玉米品种的更新,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新品种在市场的占有率,加快我区鲜食玉米现代种业种植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开展鲜食玉米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创新发展联盟建设项目为契机,于2017年早造引进8个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适宜惠城区种植的鲜食甜、糯玉米品种,为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示范品种

试验示范品种有江甜1号、江甜018、江甜66、粤甜28号、粤甜26号、粤彩糯2号、粤鲜糯6号、粤多彩鲜糯,共8个品种。

1.2 试验地点及环境条件

试验设在惠城区水口街道联和村进行,东经114。29′、北纬23。6′,气候丰富多样,年平均气温21℃,雨量分布较均匀,年降雨量1 730 mm左右,年日照1 780 h,水热等自然资源丰富。试验地四周开阔,土质为沙质黏土,土壤肥力均匀一致,排灌方便,前作为蔬菜。

在玉米生长前、中期寡照少雨,而后期特别是开花授粉时遇到雨水较多,对植株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造成一定影响。同时,整个生长期平均日温比往年高,导致病虫害较多,防治困难,影响了玉米产量和品质。

1.3 试验方法

1.3.1 种植设计

试验采用简比法,双行种植,不设重复;株行距38 cm×67 cm,折合密度为2 600株/667 m2。

1.3.2 田间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条件和植株长势及时进行防病治虫、管理水肥等。具体措施如下:

播种。为了错开甜、糯玉米的开花期,将3个糯玉米品种推迟播种。在3月5日和3月14日分别用育苗盘完成了5个甜玉米和3个糯玉米的育苗。

移栽。3月21日和3月26日分别完成甜玉米和糯玉米移栽;按1.4 m(包沟)起畦,沟宽30 cm、畦面宽110 cm,盖地膜。

肥水管理。起垄后,每667 m2沟施有机肥280 kg、复合肥(N:P:K=15∶15∶15)35 kg、磷肥25 kg,作基肥;3月28日淋水肥,每667 m2淋施6 kg黄腐酸钾冲施肥+2 kg复合肥,促进小苗生长;4月20日,结合中耕除草,每667 m2穴施20 kg复合肥,攻秆促苞;5月19日,结合除草,每 667 m2穴施20 kg复合肥,攻穗促产;同时,根据苗情结合防病虫,喷施叶面肥。此外,及时清沟排灌,保持田间适宜墒情;在3月21日、4月18日分别淋水和灌跑马水1次。

病虫草防治。于3月6日盖膜前喷施除草剂防草;并在3月13日、4月8日、5月27日分别喷施除草剂防治田边沟里杂草。此外,在盖膜前沟施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并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喷施阿米妙收、甲维盐等药剂进行防治。

此外,及时剥除分蘖和多余分苞,每株只留顶苞,确保粒大苞重。

1.4 调查方法

1.4.1 田间调查内容

包括出苗期、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生育期、有效株数、植株整齐度、株型、株高、穗位高、抗倒性、病虫害发生情况等性状。

1.4.2 室内调查内容

选有代表性的5个苞穗调查穗型、穗粗、穗长、秃顶长度、穗果柄长、穗行数、行粒数、籽粒颜色、出籽率、千粒重、单苞鲜重、单穗净重、单穗鲜粒重等性状。

1.4.3 产量测定

每个参试品种随机选取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7.5 m2,实地采摘玉米进行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性状分析

2.1.1 物候期与生育期

对8个品种的物候期和生育期进行详细的记载,结果见表1。从表1还可知,出苗到抽雄最快的是江甜1号、为53 d,最迟的是粤甜28号、为62 d;散粉最快的是粤多彩鲜糯、56 d,最迟的是粤甜28号、64 d;最快吐丝的是粤甜26号、59 d,最迟的是粤甜28号、67 d。各品种的生育期(出苗期至适收期的天数)76~86 d之间,其中江甜1号、江甜66和粤多彩鲜糯一致,为77 d;最短的为粤鲜糯6号76 d,最长的为粤彩糯2号为86 d,两者相差10 d,差距较大,但因当地的有效积温比较丰富,对品种的生育期没有特别要求。

表1 各参试品种物候期与生育期

表2 各参试品种植株性状

2.1.2 植株性状

从表2可见,各参试品种株高为179.4~237.4 cm之间,差距比较明显,其中粤鲜糯6号最矮、粤甜26号最高;穗位高为56.4~92.0 cm,粤鲜糯6号最低、江甜66最高。从株型上观察,除了江甜66为半紧凑型,其它7个品种均为紧凑型;紧凑型品种上部叶片向上挺举,中下部叶片较平展,单株所占的面积较小,比较通风和抗倒。整齐度方面,江甜1号、江甜018、粤甜28号、粤鲜糯6号和粤多彩鲜糯均为好,而江甜66、粤甜26号和粤彩糯2号为较好。在生长期间,玉米被大风暴雨影响过,倒伏(折)率为0.07%~1.1%,并观察各品种田间抗倒表现,抗倒性最好的是粤甜28号,最差的是江甜66;粤甜28号、粤鲜糯6号、粤多彩鲜糯抗倒性强,江甜018、粤甜26号、粤彩糯2号抗倒性中强;而江甜1号、江甜66表现为中等抗性。甜28号、粤甜26号和江甜018虽然植株比较高,但由于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抗风、抗倒伏和抗折断能力相对较强。除了江甜66因前期受到粗缩病、茎腐病等病害影响,导致有些空秆;其它7个品种均无空秆现象,整体良好。

表3 各参试品种果穗性状

表4 各参试品种病虫害发生情况

表5 各参试品种产量与品质表现

2.1.3 果穗性状

商品性对鲜食甜、糯玉米经济价值具有决定性作用,其中穗长、穗粗、秃顶长、籽粒色泽、排列整齐程度、出籽率和果穗形状等,均为鲜食甜、糯玉米商品性的重要指标。从表3可知,各参试品种穗长在17.1~20.6 cm之间,粤彩糯2号最短,粤甜28号最长;穗粗在4.3~5.2 cm之间,粤彩糯2号最细,粤甜26号最粗,品种间差距不大。各品种秃顶长度在0~1.6 cm之间,其中粤彩糯2号、粤鲜糯6号无秃顶,江甜66最长;穗果柄长在9.5~13.4 cm之间,粤鲜糯6号最短,江甜1号最长。穗型方面,粤鲜糯6号、粤多彩鲜糯为近筒型,粤彩糯2号为锥型,其它5个甜玉米品种均为筒型。穗行数在11.6~18.7行之间,最少的是粤彩糯2号,最多的是粤甜28号;行粒数上,最多的是粤甜26号、44.8粒,最少的是粤多彩鲜糯、36.3粒。除了粤甜28号在开花授粉时,受到风雨影响,有极少量缺粒外,其余品种果穗均无缺粒;粒色上,既有黄色、黄白色、紫白色,也有紫白黄相间的,色彩多样。各品种的千粒重在326.8~385.2 g之间,粤甜28号最轻、江甜018最重;出籽率最多的是粤多彩鲜糯、72.74%,江甜1号最少、69.03%,品种相互间差别不大。

2.1.4 田间抗病虫情况

从表4可见,在今年早造气温偏高,易于病虫滋生的情况下,8个参试品种表现为比较抗病,除了小叶斑病在5个品种、锈病在4个品中发生,纹枯病、大叶斑病、茎腐病和粗缩病等病害零星在一些品种发生;江甜66、粤鲜糯6号、粤多彩鲜糯病害发生相对其它品种较重。此外,因去冬今春温度高,导致心叶期的玉米螟、棉铃虫等虫害相对往年同期发生较重,危害级别在1~3之间,但多为1级。

2.1.5 产量与品质表现

通过选定小区实地测产及选摘鲜苞室内考种测定各参试品种的产量性状,从表5可知,单苞鲜重336.2~489.0 g之间,单穗净重238.0~365.0 g之间,单穗鲜粒重168.4~264.2 g之间;单苞鲜重、单穗净重和单穗鲜粒重最重的均为粤甜28号、最轻的都是粤彩糯2号。每667 m2鲜苞产量在853.4~1 262.3 kg之间,品种间差距较大,整体上甜玉米产量比糯玉米产量高,单产最高的是粤甜28号、最低的是粤彩糯2号。食用品质方面,江甜1号、粤甜28号、粤甜26号、粤鲜糯6号、粤多彩鲜糯为好的等级,江甜018、江甜66、粤彩糯2号为较好的等级。

2.2 品种评述

通过试验种植,了解了各品种在试验地的生育期、植株性状、果穗性状、抗病虫能力及产量性状等,评述如下。

2.2.1 江甜1号

该品种全生育期77 d;平均株高217.0 cm,穗位高74.8 cm;穗型筒状,穗长20.0 cm,穗粗4.9 cm,穗果柄长13.4 cm,秃顶长1.1 cm;穗行数12.4行,行粒数41.5粒;单苞鲜重384.0 g,单穗净重295.4 g,单穗鲜粒重203.9 g;千粒重364.0 g,出籽率69.03%;鲜苞951.2 kg/667 m2,名列第5。该品种的株高中等、紧凑,整齐度好;田间表现抗倒性中,抗病能力强。籽粒黄白相间,排列整齐、无缺粒,色泽较光润;食用品质好。

2.2.2 江甜018

该品种全生育期80 d;平均株高226.4 cm,穗位高81.4 cm;穗型筒状,穗长18.7 cm,穗粗4.8 cm,穗果柄长10.5 cm,秃顶长0.2 cm;穗行数12.4行,行粒数38.2粒;单苞鲜重413.0 g,单穗净重300.0 g,单穗鲜粒重218.1 g;千粒重385.2 g,出籽率72.70%;鲜苞1 013.4 kg/667 m2,名列第3。该品种的植株较高、紧凑,整齐度好;田间表现抗倒性中强,抗病能力强。籽粒黄白相间、饱满,排列整齐、无缺粒,色泽光润;食用品质较好。

2.2.3 江甜66

该品种全生育期77 d,平均株高218.2 cm;穗位高92.0 cm;穗型筒状,穗长19.9 cm,穗粗4.9 cm,穗果柄长12.0 cm,秃顶长1.6 cm;穗行数12.4行,行粒数42.2粒;单苞鲜重408.2 g,单穗净重311.2 g,单穗鲜粒重215.0 g;千粒重373.0 g,出籽率69.09%;平均亩产鲜苞960.0 kg,名列第4。该品种的株高中等、半紧凑,整齐度较好;田间表现抗倒性中,抗病能力中等。籽粒黄色,排列较整齐、无缺粒,色泽较光润;食用品质较好。

2.2.4 粤甜28号

该品种全生育期85 d;平均株高222.8 cm,穗位高85.6 cm;穗型筒状,穗长20.6 cm,穗粗5.0 cm,穗果柄长11.6 cm,秃顶长0.6 cm;穗行数18.7行,行粒数41.0粒;单苞鲜重489.0 g,单穗净重365.0 g,单穗鲜粒重264.2 g;千粒重326.8 g,出籽率72.38%;鲜苞1 262.3 kg/667 m2,名列第1。该品种的植株较高、粗壮、紧凑,整齐度好;田间表现抗倒性强,抗病能力较强。籽粒黄色,排列整齐、缺粒程度很轻,色泽光润;食用品质最好。

2.2.5 粤甜26号

该品种全生育期81 d;平均株高237.4 cm,穗位高89.0 cm;穗型筒状,穗长19.9 cm,穗粗5.2 cm,秃顶长0.2 cm,穗果柄长10.5 cm;穗行数16.8行,行粒数44.8粒;单苞鲜重432.3 g,单穗净重345.6 g,单穗鲜粒重251.0 g;千粒重332.0 g,出籽率72.63%;鲜苞1 120.1 kg/667 m2,名列第2。该品种的植株最高、粗壮、紧凑,整齐度较好;田间表现抗倒性中强,抗病能力强。籽粒黄白相间,排列较整齐、无缺粒,色泽光润;食用品质好。

2.2.6 粤彩糯2号

该品种全生育期86 d;平均株高208.2 cm,穗位高68.4 cm;穗型锥状,穗长17.1 cm,穗粗4.3 cm,无秃顶,穗果柄长12.5 cm;穗行数11.6行,行粒数40.5粒;单苞鲜重336.2 g,单穗净重238.0 g,单穗鲜粒重168.4 g;千粒重370.3 g,出籽率70.76%;鲜苞853.4 kg667 m2,名列第8。该品种的植株适中、紧凑,整齐度较好;田间表现抗倒性中强,抗病能力强。籽粒紫白相间,排列较整齐、无缺粒,色泽较光润;食用品质较好。

2.2.7 粤鲜糯6号

该品种全生育期76 d;平均株高179.4 cm,穗位高56.4 cm;穗型近筒状,穗长18.2 cm,穗粗4.7 cm,无秃顶,穗果柄长9.5 cm;穗行数13.6行,行粒数37.6粒;单苞鲜重358.2 g,单穗净重254.7 g,单穗鲜粒重181.7 g;千粒重360.0 g,出籽率71.34%;鲜苞871.2 kg667 m2,名列第7。该品种的植株最矮、紧凑,整齐度好;田间表现抗倒性强,抗病能力中等。籽粒黄白相间,排列整齐、无缺粒,色泽光润;食用品质好。

2.2.8 粤多彩鲜糯

该品种全生育期77 d;平均株高206.2 cm,穗位高75.8 cm;穗型近筒状,穗长18.8 cm,穗粗4.8 cm,秃顶长0.2 cm,穗果柄长10.0 cm;穗行数15.6行,行粒数36.3粒;单苞鲜重361.6 g,单穗净重261.2 g,单穗鲜粒重190.0 g;千粒重355.8 g,出籽率72.74%;鲜苞897.8 kg/667 m2,名列第6。该品种的植株较矮、紧凑,整齐度好;田间表现抗倒性强,抗病能力中等。籽粒紫黄白相间,排列较整齐、无缺粒,色泽光润;食用品质好。

3 讨论与小结

3.1 试验结果分析

从试验结果分析,秆根的粗细、发达程度及生长深浅可能对鲜食玉米植株的抗倒性影响更重要。

3.2 试验结果

从试验结果,可看出单苞鲜重、单穗净重、单穗鲜粒重等3个苞穗产量因素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与单产间的相关性状也比较大。因此,在推广选良种时,可根据苞穗的大小来初步选定高产品种。

3.3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较低,只有2 600株/667 m2,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每667 m2的鲜苞产量;但栽培管理措施到位,8个试验品种表现出较好的产量潜力。

3.4 品种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参试品种中,粤甜28号产量居第1位,表现秆根粗壮、根系发达、抗倒(折)性强,穗大粒多、迟熟、抗病较强,果皮薄、籽粒清甜、食用品质和外观最优,采收期和贮存期比一般品种长,综合表现最好,可以大力推广应用。粤甜26号、江甜018产量分别居第2位、第3位,表现苗壮、植株高大、抗倒性中强,中熟、抗病性中强、产量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江甜1号株高适中、茎秆较细、早熟、穗位低、产量相对较低,抗病能力强、抗倒性中,但果皮薄无渣、籽粒清甜,食用品质和外观好,特别适合密植和鲜食,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区配合高产密植栽培技术推广种植。江甜66株高和茎秆适中,株型半紧凑,抗倒性中、抗病能力中等,产量一般,食用品质较好,需继续试验考察其性状表现。粤多彩鲜糯、粤鲜糯6号这两个品种具有较好的产量潜力,抗倒性强、抗病能力中等,籽粒甜糯适宜、食用品质好,果穗外观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粤彩糯2号试验产量不高,植株适中,抗倒性中强、抗病能力强,可密植争取高产。

猜你喜欢

单穗粒重糯玉米
玉米出籽率相关性状的QTL初定位分析
甜蜜糯玉米的发现及应用
微胚乳玉米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北方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研究
浅论糯玉米苗期田间管理
小麦光合器官对不同穗位和粒位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