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7-12-20马军
马 军
(山西省大同市农业委员会,大同 037000)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马 军
(山西省大同市农业委员会,大同 037000)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生产是源头,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对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农产品质量安全 因素分析 对策研究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新世纪新阶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生产,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食品安全的具体表现。目前,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着来自工业和农业诸方面污染源的威胁,农田污染,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正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1 因素分析
初级农产品生产的污染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等污染农田土壤、水体和大气,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富集;二是随着农业生产中的化学肥料、化学农药、添加剂等使用量的增加,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残留在农产品中。
1.1 环境污染
大同市是能源重化工基地,由于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加上环保意识差,治理滞后,致使农牧业发展遭到工业“三废”的极大威胁,使农田土壤、大气、水体均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农业环境质量下降,污染比重上升。
1.1.1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包括工业废气、烟尘、粉尘等,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氟化物、氯气、臭氧、氮氧化物、碳氢化物等气体污染物和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和雾气、烟雾等液体粒子。大气污染轻者影响产量、降低品质,重者绝产绝收。就大同市来讲,大气污染造成农业受污染的事故时有发生,如大同树脂厂排放的氯气造成平旺村菜田污染;大同水泥厂粉尘排放造成口泉村葡萄受污染,与此相毗邻的南郊区口泉乡窑子坡村葡萄园及周边农田约40 hm2,遭到新荣水泥厂浓烟粉尘污染。
1.1.2 土壤污染
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工业“三废”对农业生产环境形成直接的威胁,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别是在工矿企业周边区域和污水灌溉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根据近几年开展的农产品产地土壤质量监测数据来看,该市部分地区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偏高,同时不可排除部分地区土壤中某些重金属的背景值也较高。
1.1.3 水质污染
大同市的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全市每年废污水的排放量约8 940 m2,据水质监测资料显示,该市境内已无一类地表水,主要河段均已受到污染,特别是市区的主要河段已不能饮用。该市污水来源主要是来自桑干河支流御河、浑河、口泉河、十里河、甘河和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如南郊钢厂、煤矿污水、淀粉厂污水等。这些水体主要用来浇灌玉米,有部分地区也用来浇灌蔬菜,浇地时有时出现幼苗枯死现象,对作物造成一定影响。
1.2 农业生产污染
由国家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正逐渐限制工业污染源的排放,然而,由作物种植导致的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正在成为我国农业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1.2.1 农药污染
农药是人为投放到农业环境中数量比较大的物质,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与富集,使人类遭受高剂量农药的危害。农药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世界十大公害之一。该市每年大约使用各种农药(折百量)800 t。由于长期不合理、超剂量地使用化学农药,严重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使得害虫和病原菌种群的抗药性逐年增加,进而导致农民进一步加大药量,农药使用次数越来越多,浓度越来越大,高残留和剧毒农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使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越来越高,严重超标。
1.2.2 化肥污染
由于缺乏无公害生产知识,农民往往不加节制地使用化肥,尤其是过量施用氮肥,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造成生态环境污染,作物抗性降低,土壤板结,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人食用后硝态氮在人体消化道内转化为毒性很大的亚硝酸盐,尤其是婴儿更容易中毒。如果长期饮用含硝酸盐过高的水或通过食物摄入较多的硝酸盐,会出现视觉、听觉缓慢,迟钝等多种毒害症状,甚至产生致癌作用。
1.2.3 地膜污染
农膜虽然在作物增产中起了很大作用,但也对环境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成为困扰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该市地膜使用量每年达到6500 t,随着地膜覆盖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由于缺乏地膜回收技术,造成大量的残膜滞留在农田,加上残膜不易分解,积留在农田不易清除,年复一年,形成“白色污染”。土壤积累过多的残膜不仅不利于后茬作物的出苗,而且塑料中的各种添加剂尤其是酞酸酯类增塑剂对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水肥的运移有明显的影响,致使作物减产。
1.2.4 激素类污染
在作物种植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乱用激素的现象,一些菜农为了让蔬菜“卖相”看好,能卖出高价,过量使用激素,特别是瓜果类使用膨大剂后,外观漂亮,果形增大,但口味差,品质降低,不耐储藏,食用后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
2 对策措施
2.1 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向落后农村地区转移。加强对农村乡镇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重污染企业进入农村,对污染农业生产环境的行为,要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给农业生产创造清洁的环境。
2.2 加强对农业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力度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严格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和经营准入条件,依法加强监督管理。严禁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减少对土壤、作物的污染。
2.3 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加强农村生物多样性原生境的保护,保护天然植被、林地及草原,控制水土流失,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风蚀和沙漠化。合理回收和利用农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是作物秸秆和农膜。
2.4 发展无公害生产和绿色食品
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按照区域产业优势,统筹规划,集中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园区,并以标准化为手段,对产前、产中、产后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加快标准的推广实施,坚持以典型引路的方法,辐射和带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