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职教扶贫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2017-12-19谭华云
【摘 要】本文结合广西贫困地区的实际,分析职教扶贫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归纳实践中形成的“自我造血式”全日制职教扶贫模式和涉农职业学院产教融合的职教扶贫模式,总结两种模式实践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形成多元协作、加强职业教育自身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域的能力建设、形成专业性与时效性兼备的就地化培育体系与内容等措施,促进职教扶贫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教扶贫 新型职业农民 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C-0004-02
贫困面大、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贫困和脱贫的主要特征。客观致贫因素主要是区位偏远和农业生产条件差,主观致贫因素体现在农村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弱。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地区主导产业为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业态,关乎农村贫困区的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新型农业是一个包括农业物质装备、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和资源环境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内的丰富内涵的综合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农业生产与融合发展的支撑者、执行者和促进者。
教育扶贫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的热点与重点。经世致用、突出技能的职业教育在扶贫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价值日益凸显,在提高农户素质、就业技能、节约扶贫成本、根除“贫困根子”等方面具有短、平、快的时效性优势。职业教育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最直接的教育扶贫渠道,自治区党委把职业教育作为定点定向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精准扶贫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路径,在农业融合发展趋势倒逼下,职业教育更要承担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任。扶贫视阈下职业教育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一交叉领域,是一个比较前沿的领域,亟须系统、深入探究。
一、广西职教扶贫对接新型农民培育的主要模式
全日制职教扶贫与涉农职业学院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职教扶贫实践与创新的两只抓手。在广西职教扶贫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探索与实践中,主要形成了针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自我造血式”全日制职教扶贫模式和直接对接贫困农户的涉农职业学院的产教融合的职教扶贫模式。
(一)“自我造血式”全日制职教扶贫模式。《广西职业教育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实施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全覆盖。联合企、校、乡三方力量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推进产教融合纵深发展,为现代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继承力量,反哺贫困农村,从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百色市作为我区扶贫的重点区域,形成了典型模式。精准把握集中连片特困山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市情,持续兴办“百色东盟班”“北部湾港口集团班”多个系列的职教扶贫班,在教学改革与资源整合两大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与实践。教学改革上,主要通过清晰定位职教扶贫班的办学定位,基于地方产业发展和贫困家庭子女就业需求,加强“订单培养”,灵活开设专业、设置实效性导向的课程与生产实训。资源整合方面,统筹协调政策与社会资源,重点争取政策性生活补助等资源,积极筹措社会资金,加大资金、技术、教育扶持力度,实施职教扶贫助学N计划,实现扶贫视阈的职教与当地主导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整合地方资源的“自我造血式”全日制职教扶贫模式,成为全国教育扶贫试点之一。
(二)涉农职业学院产教融合的职教扶贫模式。涉农职业学院产教融合的职教扶贫的主要对象是贫困地区从事务农的中青年农民。广西的涉农职业教育资源丰富,涉农职业院校注重产教融合,发挥职教集团优势,在农产品加工、工艺品、旅游、电子商务、流通等领域开展扶贫实践。如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助力忻城涉农企业和百香果、家禽专业合作社,指导农业与休闲旅游融合下的生态种植、休闲农业和养殖家禽,从经营观念、种养技术方面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形成生态循环、种养结合的效益经济。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广西茶叶产业与品种丰富的资源优势,打造品种选育、茶叶加工与包装设计、茶园规划、茶馆设计与茶文化的产业服务链,积极履行“扶贫富民”任务。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互联网+”思维,将贫困村实际需求与校园优秀创业孵化项目结合,发挥学院成熟的农产品网络销售优势,帮助和指导贫困地区农业合作社学习农产品包装和营销知识,建设和运营网络销售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解决贫困山区农副产品滞销问题的同时,为乡村自强式脱困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智力与技能支持。
二、广西职教扶贫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广西在职教扶贫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领域做出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两种模式,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顶层制度设计问题。从广西职教扶贫的社会实践来看,传统职教扶贫政策狭隘化,将职教扶贫理解为升学的扶贫和免学费的扶贫。对广西贫困地区农业主导经济的区情把握不准,疏于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贫。扶贫视阈下,涉农职业学院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受益范围还很有限,且缺乏持久有效的机制保障。
(二)扶贫对象被培训的问题。涉农职业学院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职教扶贫实践中,存在扶贫对象“一把抓”、扶贫培训内容与乡土实际需求不对接、扶贫对象“被培训”的现象与问题。全日制扶贫模式中,贫困农区家庭的职教学生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与职业发展的认知存在差距。
(三)实效性差的问题。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种养与销售客观存在“看天吃饭”风险,需要有即学即用的知识、经验及技术力量的支撑与保障,但职业教育机构在职教扶贫计划、实施及评估中缺乏主导权和组织应对能力,职教扶贫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效性的提升空间很大。
三、职业教育扶贫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优化路径
(一)优化顶层设计,形成多元协作。貧困地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复杂性决定了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综合性,需要建立政府行政部门和扶贫教育机构的联动机制。横向上需要融合农业行政部门、涉农组织政策项目资源与涉农企业力量,整合不同层次、不同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注重职业教育培训的衔接性和针对性。纵向上,需要通过政策引导与项目支持以及培育经费保障,给予职业院校特别是涉农职业院校资源调动、组织权限,提升职业院校在职教扶贫计划、实施及评估中的主导权和组织应对能力。形成项目帮扶、产教融合、多元协作、持续培育的职教扶贫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接机制,杜绝“一阵风”现象和形式主义,落实职教扶贫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措施,提升基础条件建设,实现长久效果。endprint
(二)加强职业教育自身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域的能力建设。职业教育要在贫困区培育出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就必须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技能培训培养服务。职教扶贫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任务重,条件差,要求高,技术性强,需要加强职业教育自身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域的能力建设。其一,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再培训工作,教师团队需要深入龙头涉农企业和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学习掌握现代农业和新型业态培育技能。其二,加强区内不同层级、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职业院校教育扶贫资源整合,培养一批能讲、能做、能创新、能创业、能适应农村的“五能”师资团队,切实为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扎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形成专业性与时效性兼备的就地化培育体系与内容。基于实践效果要求和满足贫困地区农户及其子女需求,因地制宜地提供分类培训。对全日制职教贫困学子而言,需要以新型职业农民就业和创业愿景,引导和激励反哺贫困区域。对正在务农的散小种养经营户、回迁打工族和青年农民这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需要重视观念培育,帮助农民实现从小农(peasant)向职业农民(farmer)的转变,以观念转变指引技能素养提升。此外,需要通过从中宏观区域切入到典型乡村贫困户微观主体展开调研,精准把握不同区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际需求,充分考虑农民接受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特点与能力,注重现代农业种养技术、加工流通技术、农产品营销、互联网+等“干货”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优化重组,打造“农业生产链”与“农产品流通链”相融合的一体化培训模式,形成专业性与时效性兼备的就地化培育体系与内容,提高职教扶贫培训课程内容对接贫困地区农业发展与农户需求的匹配度和适宜性。
综上,农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地区的主导产业,职教扶贫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全日制职教扶贫与涉农职业学院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职教扶贫实践与创新的两只抓手,主要形成了针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自我造血式”全日制职教扶贫模式和直接对接贫困农户的涉农职业学院的产教融合的职教扶贫模式。两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顶层制度设计、扶贫对象被培训、总体实效低的问题。广西职教扶贫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个多主体参与、扶贫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就地化模式,其实践是一个渐进的、阶段性非均衡的过程,应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形成多元协作;加强职业教育自身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域的能力建设;形成专业性与时效性兼备的就地化培育体系与内容等路径提升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晶.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问题研究:视角、方法与成果转化的创新——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重大问题研究”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15)
[2]孟凡华,任志.教育拔穷根,职教先冲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贵州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6(12)
[3]高洁,王俊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2)
[4]張水玲.基于农民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精准教育培训研究[J].成人教育,2017(5)
【作者简介】谭华云(1981— ),女,湖南东安人,博士,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与高职教育。
(责编 卢 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