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索

2017-12-19金学丽

关键词:汉语资源课堂

崔 旸,金学丽,赵 莹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多媒体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索

崔 旸,金学丽,赵 莹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汉语在全世界的普及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生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以及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学习的悄然盛行,都促使对外汉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运用新的、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多媒体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梳理出利用移动终端进行汉语教学的方式与手段;总结出将多媒体资源融入教学设计的应用模式;提出利用移动终端进行汉语教学的流程,对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多媒体技术;汉语教学;翻转课堂;应用模式

随着汉语在全世界的普及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生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中高级学习者,可能由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医学以及经济学等领域产生不同的兴趣,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学习需求。即使是初级学习者之间,也会由于个体心理、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以及身体健康等因素,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产成很大差异。同时,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学习已悄然盛行,这就促使对外汉语教育者不断思索,改进课程设计的内容,最大化地利用课堂时间,并将课程设计延伸至课堂以外。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信息,获得更具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一、利用移动终端进行汉语教学的方式与手段

(一)以多媒体教学资源为素材

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传递的教学信息的组织结构是线性的、有顺序的;而人的思维、记忆却成网状结构,具备通过联想选择不同的路径来加工信息的能力。媒体资源可以通过将事物由小化大、由快变慢、由远及近、化动为静等方式,刺激人们的感官,提高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教学信息的非线性化组织创造条件。

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就像儿童的玩具积木箱,里面存放着汉语教学所用的形形色色的基本“元件”。教师可以自由根据教学需求搭建自己所需要的教材或者课件,作为配合课堂教学使用的或者在课堂下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而本文所提到的媒体资源,主要是关于教学和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的一切媒体资源,包括电子出版物、相关网站、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六类素材。从结构上看,无论是MOOC还是微课,都是一系列的数字资源包,其碎片化的形式背后实际上需要有内在的联系,进而得以循序渐进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因此,汉语教师要掌握大量优秀的,适宜应用于汉语教学的媒体资源,并自行总结及内化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传递给学生。

(二)以MobiMOOC与APP等软件为途径

课堂之外教师将教学内容划分成几个细小的目标,给学生布置任务。并通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媒体资源、APP与微课,让学生分组学习、探究并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三)以微信与QQ等微空间为平台

语言习得除了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实践和应用更为重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化互动。移动学习的交互功能更增强了这一实用性。学生只要随身携带手机、IPAD之类的移动终端设备,并在有网络(WIFI、GPRS、4G等)的环境下,就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通过QQ、微信等软件或APP进行文字、语言、视频等方面的交流,大大增加了语言的实用性。在移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周边环境的干扰或者其他主观和客观因素,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所以教师利用移动终端,通过APP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给出的任务和学习内容不应过长,不易过难。教师可以以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实用的知识为主,并根据学生使用的终端或软件选择适合的媒体形式呈现出来。

汉语教学过程中,除了词汇、语法、句子等基础语言知识的教授外,更要重视语音、语气、语感、语境的实践与运用。因此选择教学和媒体资源应以音视频为主,文本为辅。教师需要掌握丰富的媒体资源,并按照语言循序渐进的规律分成初级、中级、高级或者其他不同的,适用于个人教学使用的等级或类别,以适应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此类素材适合针对重点、难点内容的辅助教学。学生可以利用课堂以外零散的时间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以满足自己个性化的需求。

(四)翻转课堂与任务式教学法为手段

翻转课堂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以外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将课堂上的时间策略性地用于集体或个性化教学活动。教师们走下讲台,从教学内容的单纯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需要持续对学生进行观察,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评估学习进程,检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学生们走出课堂,学习语言的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通过网络和移动终端,我们可以将课堂移动到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如运动场、咖啡厅、超市、医院、海边等,大家亦可以按照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编写故事情节及教学内容。教师则需要按照学生的兴趣,选择学生需要掌握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实现因材施教。

甚至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创作资源,如利用相机或手机制作小视频,设计完成一个任务的演示文稿(PPT)或者互动教学活动。以此来展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对知识的梳理过程,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们为了这一次的机会,需要准备很多内容帮助他们学习和完成任务。当学生们的作品和展示得到观众(同学、老师)的认可时,他们的自信随之树立,学习兴趣也愈发浓厚。在此时机,教师给予指点并提出新的任务,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其自身不断探索,取得进步。

二、利用移动终端进行汉语教学的应用模式

(一)媒体资源融入教学设计

汉语国际教育面对的教学对象是留学生和海外学习者。媒体资源的设计和选择必须符合留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如果教师所提供的教学活动与学习者的心理相吻合,就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教师传授的知识点可以顺利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系统。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和设计媒体资源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使其能够在真实语境中完成语言系统的建构过程。

(二)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

传统教学模式操作方便、灵活,完全依靠教师的教学经验对课堂的总体掌控能力。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能使学生有情境感、带入感、亲切感,是网络教学不可替代的。将课堂教学尤其是利用媒体网络教学环节延伸至课堂之外,可以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既不占用课堂时间,又可以利用课后碎片的时间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师生互动及语言的输入、输出、内化训练。既满足了教师利用媒体手段教学的愿望,以不同的任务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又能带给学生参与感以及完成任务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课堂以外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的互动;学生之间为了完成一个小组任务产生的探究式讨论,实现生生互动。如课前教师设置一个“我的寝室”的题目,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做一个报告,内容可以涉及“我的寝室的陈设”“我的室友”等,鼓励学生画图、做PPT,以话题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同学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报告设置听力任务,又可以引导学生谈谈“我和室友的爱好”“我们平时的生活”“我们的邻居”等相关话题,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将所学到的语言知识重新组织、构建成新的语料表达出来,培养灵活的汉语思维方式以及语言的综合处理、运用能力。

(四)学生参与教学设计

教师在设置任务及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可以带领或者鼓励学生将任务做成PPT或微视频,以报告的形式展示给同学们。一方面,在指导学生设计资源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和任务的掌握程度,使教师获得最直接的信息反馈。另一方面,学生参与资源设计的过程既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又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媒体资源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如上述“我的寝室”的案例,学生可以提前设计好介绍我的寝室或者我的室友的分镜头脚本,按照设计好的内容拍摄一个短小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上展示给同学们。学生也可以将寝室陈设情况或者室友的照片做成PPT,图文并茂地展示给同学们。学生们在制作资源素材和准备报告的过程中需要交流讨论、设计脚本、组织语言,使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自然地融合并运用在其中。

三、利用移动终端进行汉语教学的流程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分析、协调和调控各个因素,是设计出有效教学方案的基础。结合任务式教学法,我们设计出基于移动互联终端规划教学过程的应用模式图:

图2 基于移动教学的课程设计模式图

(一)课程设计,资源整合

课程设计环节中,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需求的来源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科发展的需求、学习者的个人需求、教学大纲的要求。但其中满足学习者的个人需求是最能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以及学习兴趣的要素。

了解了学生的个人需求和教学要求之后,教师可以进入课程设计以及资源整合阶段。多媒体资源的来源广、信息量大。如何做好教学资源的整合,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将已有的教学信息搜集起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实现教学信息的有效共享,为学生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为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和帮助。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需精心预设教学活动,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并及时捕捉课堂中的动态信息,转化为有效的课堂资源,高效实现教学目标。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媒体资源以及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既要深刻理解教学的目标与重难点,还要了解传统教学的局限性,进而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媒体资源和信息技术弥补其不足。利用整合后的媒体资源,有次序、有步骤地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达到识记和理解知识点的目的。以此来控制教学进程,使传统教学方法、手段与信息技术、媒体资源互相促进,发挥各自最大的作用。

(二)任务分解,网络教学

分解任务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任课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或者教学任务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可以依据话题类型、语言技能类型、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法。

任务分解完成后,要对学生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将学生们按照学习需求、兴趣爱好、性格等因素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并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小组选择各组的学习任务。各个小组都清楚各自的学习任务之后,便进入课前学习的过程控制阶段。如图2所示,在此阶段,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任务以及他们的学习风格给予不同程度的干预。即通过微信群、QQ群或者其他形式向学生传播与其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微课、视频等信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避免学生盲目学习,走错方向。

(三)过程控制,个别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各个学习小组进行跟踪,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到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前期储备,也就是基本识记和理解阶段。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断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鼓励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小组成员通过积极的交流与讨论,提高语言输出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PPT或者情境演绎等方式,准备呈现自己对任务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上课前的准备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案。

(四)课堂互动,加深巩固

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课堂组织者的作用。根据各个小组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不同的任务要安排不同的教学顺序。此时,教师如同一个导演,安排各个演员(包括学生、信息资源)按照一定的教学顺序出场。此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对知识的不同理解,更深刻地体会学生的个体特点、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在学生发表之后或者在整个小组发表之后,进行点评或者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起班级同学的讨论和进一步思考,以完成知识的运用和分析。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知识的运用和评价。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为学生运用知识,实现交流目的而创设环境,使全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五)课后任务,反思完善

课后任务阶段,教师的教学目的已经基本完成。需要学生将所接收到的信息进一步加工、内化成自身的技能,以实现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利用不同的测评系统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的测试,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系统的及时反馈,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设置不同的话题训练,并向学生传递有助于其完成话题的信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加工和再创造,并作为下节课的课前展示环节交流使用。

四、反思和评价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参与贯彻始终,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也通过课程设计、过程控制、答疑解惑,充分发挥了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并且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和练习反馈,不断地更新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计,以更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方法、考核手段等方面是否能够鼓励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彼此协作等;是否能够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形成氛围良好的小组协作、探究性学习等。

五、结语

将移动互联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的过程,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受益匪浅。对于教师来说,互联网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教学工具及平台。对学生而言,网络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及学习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主动性。汉语教师应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将汉语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变化为“学什么”“怎么学”“怎么教”的问题,努力构建以新信息技术为基础打造的优质教学与学习环境。

[1] 董萃.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探索[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

[2] 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3] 乔纳森·伯格曼,亚伦·萨姆斯.翻转学习:如何更好地实践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4] 潘前颖.基于慕课、翻转课堂、移动微学习的MobiMOOC推进汉语国际化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5(6).

[5] 马良玉.对外汉语网络交互式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

[6] 孟繁杰.汉语国际推广形势下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新方向:基于网络的远程汉语教学[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1).

[7] 唐燕儿,庞志坚,苏宝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模式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5(8).

[8] 李冬香.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建设的若干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

[9]李浩.“慕课”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6(3).

[10]刘娟.慕课(MOOC)背景下的国际汉语教学和推广[J].学术论坛,2015(3).

[11]郭成,赵婷婷,陈敏.泛在学习理论视野下的终身学习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

[12]姜永超.信息技术驱动的汉语国际教育现状与反思[J].教学研究,2016(2).

[13]邹小青.基于微信的对外汉语互动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5(25).

[14]仲哲明.现代教育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J].语言文字应用,1999(4).

[15]郑艳群.关于建立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的若干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0(3).

[16]宋婧婧.“互联网+”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J].语文建设,2015(36).

[17]王劼,樊大跃.基于移动学习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18]王宇.基于国内网络的国际汉语教学资源整合问题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5(6).

崔 旸(1981-),男,辽宁本溪人,沈阳师范大学招生就业指导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金学丽(1970-),女,辽宁北票人,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赵 莹(1983-),女,辽宁抚顺人,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管理干部,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本文系2017年度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汉课空间’下的汉语及汉语国际传播微资源课程平台”(项目编号:201710166084)的研究成果。

2017-10-13

H195;G642

A

(责任编辑:刘北芦)

猜你喜欢

汉语资源课堂
学汉语
甜蜜的烘焙课堂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美在课堂花开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资源回收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