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其培养问题研究
2017-12-19车静
车 静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其培养问题研究
车 静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从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入手,对高校培养目标中的学生社会适应性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永恒主题这一基本看法。这个认识虽不新鲜,但却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实践能力的本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水平,是高校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高校改革的重心,这些问题均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水平和提升高校的社会适应性水平直接相关。
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性;人才培养
在不断深化改革的中国社会中,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校和民众更多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高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两大方面的原因。在人才供需的市场矛盾中,繁生和发展着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现实,同时,也渐渐地凸显出一个产生矛盾的核心因素——学生的实践能力。市场的需求实践表明,这一人才素质因素,不仅是现代和未来的人才需求者的需求因素,也是现代和未来的人才供给者的期望因素。从高等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上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与社会发展和高校发展密切相关的永恒主题。
一、实践能力的本质是一个系统的人才培养过程
关于实践能力的认识是一个富有争议性的问题。虽然在经验层面上对实践能力问题已存在着某些共识性认识,但是,一些源于这些共识性认识的行为,常常引起社会的许多非议,如一些社会单位把是否具有社会经验作为招聘大学生的首要标准,还有相当多的社会单位要求应聘大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工作的业绩等。这些社会单位的需求行为,反映出的是对实践能力问题缺乏社会化意识或大社会意识的急功近利的认识。由此看来,关于实践能力的认识问题,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在经验层面上,人们常常将实践能力视为一种动手能力,这是一种最为质朴的关于实践能力的认识和仅仅涉及到“会做”层面上的直觉认识。当然,这种认识并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却是一种只将实践能力视为一种人的“输出功能”,而未将其视为人的“输出过程”的片面的功能论认识。
系统理论认为,凡是系统,均是在一个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中表现其存在的。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实践能力的功能信息的输出也是一个复杂过程。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包括实践能力的储备(即学习累积知识的阶段)、实践能力的转化(即将学习累积的知识进行实践化阶段)和实践能力的表现(即实践能力功能显现阶段)三个阶段。由此,我们可以将人的实践能力水平区分为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种类型:其一,潜在性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是由于它的学习累积尚未通过或尚未系统通过实践能力的转化阶段,即它是一种尚未显现出来的实践能力。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属于具有潜在实践能力水平的类型;其二,显现性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往往是在经过一定程度的实践之后而形成的实践能力。但是,这种实践能力往往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不成熟,是需要继续转化的实践能力。在一些应用型专业中,一些大学生往往属于这种实践能力水平的类型;其三,功能性实践能力。这是一种成熟的实践能力,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累积,并将累积内化为个性化理解之后的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往往表现出鲜明的功能属性,是具有解决实践问题和具有创造性潜质的实践能力水平。
在对实践能力水平的类型分析基础上,我们会得到一个基本的认识结论,那就是,实践能力并不仅仅是由其功能的显现或“会做”的指标来评价的,它是一个由学习累积、累积转化和能力显现构成的系统运行过程,这就是对实践能力的本质性认识。这种对实践能力的本质性认识,不仅具有学理上的根据,也具有社会实践上的根据。在学理上,它会得到哲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持。关于前文的“实践能力是一个过程”的本质认识,则来自上述两学科的理论。在社会实践上,它更是得到无数史实的支持。在社会实践上,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任何一件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明发现,以及任何一件社会发展成果的出现,无一不是人类实践能力的显现过程,这一过程无一不包括学习累积、累积转化和能力显现的过程。实践能力即是一个社会孕育过程,又是一个涉及内外条件的转化过程,更是推进社会发展水平的核心能力。
在对实践能力的本质性认识基础上,引发着我们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一是,从某些社会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上看,他们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作为入门的标准是否合理?从用人单位的效益角度上看,这是无可厚非的合理性标准,任何一家用人单位都会考虑人才效益问题,这是必然性的事实。但是,在这种用人标准或招聘标准的背后,却存在着两个极不合理的问题:第一,要求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是一个极不合理的要求。不论是中国的大学生,还是国外的大学生,他们都是处于学习累积的过程。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不可能得到提升实践能力的充分机会,大学生不可能在学习期间达到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水平。这是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标准要求的过于苛刻的表现。第二,用人单位不想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投入的想法是不合理的。一般来说,对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学校有责任,社会也有责任。这意味着,社会单位理应具有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义务,理应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进行职业培训的投入。然而,现实社会的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进行这种投入。虽然,这种不愿进行培训投入的思考有其局部的和自身利益的合理性,但从社会整体和大社会观角度看,这是不合理的想法和做法。从某种意义上看,用人单位将实践能力或将工作经验的有无作为招聘大学生的入门标准,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霸王条款的表现。
二是,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上看,高校是否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都能纳入经常性的议事日程上?从人才的供应者角度上看,这是高校的办学理念问题,也是学生质量和学生社会竞争力水平的问题,更是引发大学生就业难的基础性原因。从根本上说,引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多地是来自社会的岗位需求等原因,但是,高校在面对招生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办学力量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形势下,在如何调整课程体系和如何转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尚缺乏行之有效的运作能力,这是使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得不到就业岗位和理想就业岗位的重要原因。目前,政府引导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专业转型发展,让我们看到有益于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的曙光。
如上表述说明,脱离社会适应性的高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必然导致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滞后。缓解或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高校的责任是,应该密切关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提升大学生产品的质量水平,增强大学生的求职竞争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带给社会和高校很大的压力,同时也将给高校注入强大的调整和改革的动力。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高校的改革始终会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水平的逻辑关系中展开并取得成果。
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
所谓战略目标,在空间领域中,是指具有全局性意义的目标。在时间领域中,是指具有长期性价值的目标。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则是高校人才培养面对的具有时空价值的战略目标。
(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永恒主题
从高等教育的社会任务看,高校始终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社会任务。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会永远与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相互联系。
高校向社会输送的有用人才,不外乎两种类型:其一,是研究性人才,这部分人才的基本能力,是运用理论知识的力量去阐释社会问题的产生规律性,为社会决策提供依据;其二,是应用性人才,他们的基本能力,是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事着具体的社会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为社会的需求发展和具体专业领域的发展提供服务。这两种类型的人才都属于有用人才,也都属于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高校正是在不间断地向社会输送这样的人才过程中体现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如果高等教育缺乏培养有用人才的能力,则失去了高校的存在价值;如果高校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数量的需求或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质量需求,则意味着高校的培养目标缺乏社会适应性,高校的知名度及其学生产品被社会接纳水平的降低。从这个意义上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始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是在动态的人才需求过程中体现的。这种体现主要表现在两种办学理念上:一是,跟随式适应理念,即高校跟随社会需要的节奏而行为,这是被动式的适应。这种适应性办学理念指导下的办学行为往往表现出某些非理性。如为暂时性效益的追求,盲目地扩大专业规模。在我国社会改革过程中,一些曾经风起云涌的专业,几年时间后便走向了消退,便是这种跟随式适应办学理念恶果的见证。二是,超前式适应理念,这是高校本应具有的和社会期望的办学理念,即高校理应在研究社会需要特别是潜在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对社会人才需要的情况做出的超前性预测和超前性行为,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引导社会的人才需求。不论是上述哪种高校办学理念,都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离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任何办学理念都将失去意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水平是高校教育始终的战略目标。
(二)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是评价高校水平的重要标志
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对不同高校的教育水平均有不同的评价,这种评价结果往往通过高校知名度和与之相关的指标来显现。高校知名度的差异不仅仅是高校教育水平的表面差异,在其背后往往潜藏着一个本质差异,即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这也是高校教育始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性原因。
当下,学生的就业率指标已经成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与之相关的学生就业质量(或就业层级水平)指标则是一个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更为重要的指标。一般性的认识是,这两个指标的出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在人才供需关系中,作为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价工具。恰恰是这种认识的存在,使得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完善高校教育目标的工作联系更加紧密,才使高校形成日益清晰的与市场接轨的办学理念,也才使高校更加关注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培养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绝不应该成为高校的应时性思考,而应是一种长期性的办学理念,不论是在我们强调精英教育的时间里,还是在我们强调大众教育的时间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始终是高校办学的核心目标。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在我们国家,可能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如何培育出适合人才市场需要的,即具有不同程度的实践能力水平的学生产品的问题,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高校改革的重心应是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水平
纵然社会环境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就业率水平和就业质量,但是,高校自身存在着的结构性问题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水平,这是目前社会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供需矛盾问题。
(一)高校结构的社会适应性问题
高校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它的社会适应性问题上,这些适应性问题包括专业的适应性、课程体系的适应性、教师队伍建设的适应性、学生管理的适应性等。这些适应性问题既是影响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条件,又是与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紧密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时,它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水平。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想法,笔者曾对省内某高校本科四年级学生进行了普查式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大学生在就业观念、就业行为上均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状态。通过他们对学校的课程设置社会适应性水平、教师队伍的适应性水平的评价看,这所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师队伍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结构不适应性问题。下面,仅从课程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角度,说明高校结构的社会适应性问题。
表1 大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适应性评价统计表
表1显示,59.6%的大四学生认为,所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一半以上的课程不适合社会需求。这一统计结果表明如下两个事实:一是,近60%左右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一半以上的课程不感兴趣,对课程价值缺乏明确的认识和缺乏认真学习的动力;二是,近6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一半以上的课程对他们的就业水平不会产生良好作用。虽然这些大四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适应性评价可能存在着某些偏激性的倾向,但是,这么多的大四学生做出的评价完全可以表明,在专业课程设置的适应性上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问题,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上,课程设置缺乏明显的引导作用,在大学生就业水平上,课程设置不能引起人才需求者的关注,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水平。
表2 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信心自我评价统计表
表2显示,75.1%的大四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缺乏乐观的心态,表明这么多大学生对获得一定的社会就业岗位缺乏信心。信心水平的高低往往与信心产生的条件直接相关。由此,我们在结合其他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得到一个合乎逻辑的认识:多数大学生面对着的是一个艰难的就业环境,同时,还面对专业教育并未给予他们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基础的现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非仅仅源自社会因素,还源自高校结构的适应性因素。笔者认为,某大学存在的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问题,是地方高校具有普适性的问题,不然,就不会在我国社会中产生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了。
(二)高校改革的重心
高校结构的社会适应性问题,不仅仅在某大学明显地表现着,在其他地方高校也普遍存在,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问题。面对着这一普遍性问题,必然引起人们对高校改革的重心问题的思考。
第一,高校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应以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心。这就是说,不论是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还是在与之密切相关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置、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乃至关于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引导上都应体现这个重心的思想。这种调整工作的意义是深远的,良好的高校结构的适应性水平是高校内涵的体现,是高校教育水平的体现,是高校生命力和社会竞争力的体现,更是高校优质社会服务的体现。
第二,高校结构的适应性调整,是一个持续性的调整工作。虽然,高校的社会适应性面对着自身结构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但是,解决这个矛盾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高校的发展史表明,不同国家的高校在不同时期都面对过不同的社会适应性问题,而高校在解决适应性矛盾的过程中,都是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意味着,高校的适应性水平是以学生实践能力水平为前提的,高校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如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调整。
第三,高校结构的适应性调整,是一个开放性的调整过程。高校是社会系统的结构要素,它是在与社会系统进行不间断的信息沟通过程中,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因此,在以人才为本的社会系统中,高校教育的视野必须向社会扩展,从社会需要的实践中获取自身调整的依据。高校的社会适应性水平,是在扩展视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的。
第四,高校结构的适应性调整的基本工作,是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高校课程结构适应社会需要,高校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适应性的进步。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往往涉及对课程价值的认识,一般来说,其认识逻辑往往呈现着两个路径:一是,对课程之间关系的逻辑认识路径,即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关系的认识路径;二是,对课程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性关系的认识路径,即在课程的理论价值基础上明确其实践性的认识路径。高校课程结构的调整,还应同时考虑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缺乏能讲好课的教师队伍,任何具有良好适应性的课程体系,其适应性功能都无法得到体现。
第五,高校结构的适应性调整,还应该在建设学校的管理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上给予实际的关注,这两支队伍是高校深入内涵建设的不可削弱的力量。在大学扩招的过程中,高校的学生素质呈普遍下降的趋势,但不能因此降低学校人才培养的标准。因此,管理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在学生的学习意识、成才意识的引导上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高校改革的重心思考引发出来的上述思考,并非是高校改革的全部,但这里,着重强调的是高校在为社会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适应性人才过程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中国社会高等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既看到了它的成绩,也看到了它存在的问题。这些成绩和问题的显现,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水平和学生的竞争力水平。从这样的角度看,学生的实践能力已不仅仅是一个“会做”的单一素质问题了,而是与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相关的问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关系高校生存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1] 孙智昌.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6(2).
[2] 刘太刚.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
[3] 梁玉国,夏传波.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3).
[4] 裴娣娜.教学中的活动、实践与认识——现代教学论生成发展之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高教研究,2012.
车 静(1968-),女,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2017-10-18
G642.4
A
(责任编辑:彭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