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2017-12-18吴往
【摘要】中职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要把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的审美对学生的修养影响和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有机缔结合起来,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激活我们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欣赏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关键词】浅谈;中职美术;教学;学生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179-01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茵菲德说过一句话:“在艺术教学中,艺术只是达到目标的一种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次重要目标就已完成。”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尤其是中职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学生这种欣赏作品的潜能,全面加以引导和发挥,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同样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的是,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的素质正是中职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任务和目的。笔者在积累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后,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关联性。
一、学生的思维特点
中职学生思维的显著特点是,独立思考能力大大提高,他们往往自己独立的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对别人的意见不轻易相信,这也正是审美活动所必需的,因此艺术欣赏不仅是理性的逻辑推断,而且带有许多主观情感因素,例如,对现代派美术作品,有人可能认为不美,有人却认为美,这就是需要一个沟通交流的过程,比如讨论法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形式,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搜集材料、思考,课堂,讨论时,尽量扩大学生的发言面,使每个学生的感受都有,机会讲出来,最后由老师来总结。这种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是很适合中职学生思维特点的,对提高他们的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师也需要用自己的审美修养影响学生
当代教育观认为:教育有两项功能,其一,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其二是帮助他们实现超越我,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每个学生认识自我,帮助他们实现潜能的开发,是目前素质教育下教师的首要任务,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都是有标准答案,象数、理、化,而美术却很难有标准的审美评价,如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就像人们阅读小说《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幅美术作品,同样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发现的每一次与别人不同的见解,都要给予肯定,在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之后,结合自己的审美观点、理论见解和修养去影响学生,帮助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这样,就能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有助于激活我们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欣赏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教学过程中的引导非常重要
在欣赏课教学活动中要经常唤起学生的生活联想,补充必要的审美经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在教学实验中,我们正是以美术最基本的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第一,必须对美术作品的类型有一定的了解和相应的知识,如,什么是油画、国画、雕塑等,这可以通过提问等形式,回溯到初中,美术课,所接触过的内容。第二,对美术的发展,历史和当代美术的状况,各流派之间的先后顺序,有一定的了解,以确立某一作品的价值和地位,正如不知道浪漫主义美术的兴衰,就无法解释现实主义美术的出现。不知印象主义就无法谈后印象主义。第三,任何美术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要理解秦朝兵马佣,必须首先了解秦始皇“横扫六合,威震四方”的业绩,要理解《开国大典》,必须了解新中國诞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基于此,欣赏课可以与历史课、语文课相结合,把美术作品放到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第四,培养审美感受能力比传授美术作品所涉及到的有关知识更重要,因为审美感受能力是基础和前提,比如我们知道了《最后的晚餐》所描绘的内容,但不通晓构图、色彩、线条、明暗、风格样式,仍然是不能领悟作品呈现的全部意义,
另外,还可以把欣赏活动扩大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例如开辟美术欣赏专栏,陈列介绍美术作品,组织学生观看画展和美术相关的录像,举办学生作品展览和美术作品欣赏讲座,逐步提高他们对各种美术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性到艺术性的欣赏评价的能力。
作者简介:吴往,男,大学学历,中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