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2017-12-18郑长兴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问题教学

郑长兴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四个选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如何组织该门课程的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该课程的性质,应体现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应注重联系实际。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11-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从2006年开设至今已有近10个年头了。我校该门课程开设于大三上学期,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部分学员提出了疑问:中国近现代史我们在初中、高中阶段都学习过,为什么到了大学还要继续学习?对此,作些探究和回答,不仅可以帮助学员解除心中疑惑,增强他们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也为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和课程方案的贯彻实施作出努力。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注重该门课程的性质

明确课程的性质和定位是上好一门课最基本的前提,对于“纲要”课这样一门以历史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明确其性质与定位尤为重要。

对于許多大学生来说,他们在“纲要”课的第一堂课总是带有这样一个疑问,即为什么要把“纲要”课这样一门历史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对于“纲要”课教师来说,在“纲要”课的第一课就首先要回答这一问题,这也是学生接受和认同“纲要”课的基本前提。

一方面,使学生理解历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事实上,历史教育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而历史教育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另外,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纲要”课,最主要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而一定的历史观又往往影响到对现实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认同。正确的历史观可以起到积极的社会导向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增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和凝聚力;错误的历史观则会起到搞乱思想、瓦解人心、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消极作用。所以,历史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使学生理解为什么特别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为什么要在大学阶段单独开设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而不是全部的中国历史?著名历史学家茅海建指出:“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历史学本应当提供这种力量。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注重体现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在中国历史上曾起着巨大的作用。而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是在对国家历史的认同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历史对于激发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中国近现代史在此方面更具有独特作用。

首先,它可以从帝国主义侵华史中让大学生获得国耻教育、国防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让他们从沉痛的历史教训中懂得国荣我荣、国耻我耻的道理,唤起忧患意识,弘扬爱国主义传统。一部中国近代史其实即是一部帝国主义侵华史。昔日曾经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的中华民族在近代遭遇西方国家深重的欺凌与压迫,对于当时与今天的炎黄子孙都是一种国耻。因此,在《纲要》课中深刻阐述和剖析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及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既是给广大大学生进行一堂精彩的国耻教育课,也是一堂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课,有助于广大大学生深刻了解中华民族遭受西方国家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认清西方国家的侵略本性,唤起他们的忧患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自觉抵制当今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有效地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

其次,它可以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探索国家出路、振兴中华的历史中引导大学生大力弘扬近现代国人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自觉肩负起建设和保卫国家的历史使命。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同时也是一部国人探寻国家出路、振兴中华的历史。近一百多年来中国抵御与反抗外国列强的侵略斗争中,中华民族产生了现代意义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觉醒,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纷纷奋起探索国家的出路,挽救民族危亡。正是在这些斗争和探索中,中华民族谱写了一首首为祖国独立、民族解放、社会发展的英雄赞歌。再次,它可以从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中对广大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革命传统是近代以来千千万万爱国志士、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国革命血与火的考验中形成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革命传统从它形成产生之日起,便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注重联系实际

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纲要”课也是如此。虽然“纲要”课是一门历史课程,也要紧密联系当前的实际。一是要联系当前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二是要联系当前的学术热点问题。

1.联系当前重大的理论和热点问题

联系实际,特别应当联系当前重大的理论和热点问题。当前,最重要的是联系中国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自信等。联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百多年来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

中国近现代史,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从历史的最低点开始伟大复兴的历史。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梦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使学生理解中国梦,也才更能体现出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现实意义。联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自信。讲好中国近现代历史,就是为了要搞清楚当代中国为什么要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联系当前学术热点问题

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问题,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在许多方面都有新的思想和观点,“纲要”课教师应当把这些新观点拿到课堂上来,供学生思考和讨论,这样既拓展了“纲要”课的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上的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题材的热点问题,更需要引起“纲要”课教师的注意。一些与主流观点完全不同甚至截然对立的思想观点在互联网上往往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纲要”课教师要时常关注网络热点问题,特别是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一些问题。要把网络热点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这些问题建立起一种正确的认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问题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