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胃管处理方式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胃肠恢复的影响
2017-12-18于勇
于 勇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辽阳 111000)
不同胃管处理方式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胃肠恢复的影响
于 勇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辽阳 111000)
目的:探讨不同胃管处理方式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胃肠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胃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四组,一组不留置胃管,二组留置胃管且在患者全麻气管导管拔出前5 min拔出,三组留置胃管且在患者麻醉完全清醒后6 h拔出,四组留置胃管且在患者麻醉完全清醒后12 h拔出。对四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不同时间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胰高血糖素(GLU)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一组的咽部不适发生人数为1例,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如肺感染、恶心、呕吐等不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从一组到四组不断升高,一组的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 d的VIP、MTL、GL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随拔管时间的延长,VIP水平不断上升,术后3 d、7 d随拔管时间的延长GLU水平不断上升,一组最低,术后3 d、7 dMTL水平随拔管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一组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留置胃管的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手术操作时,应尽量缩短留置胃管的滞留时间,以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是评价胃肠手术术后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胃肠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年已得到广泛认可[1]。胃管减压是快速康复外科一个重要环节,但关于是否留置胃管及留置时间目前存在争议。本文采用不同的胃管置管方法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胃肠恢复功能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160例胃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男95例,女65例,年龄25~56岁,平均(29.89±8.68)岁;病程1~4年,平均(2.67±0.86)年;手术时间1.92~2.88h,平均(2.38±0.54)h;麻醉时间1.56~3.45 h,平均(2.98±0.47) h;手术出血量94~176 ml,平均(122.52±20.85)ml;疾病类型:胃肠粘膜坏死42例,腹膜炎30例,消化道出血88例;手术方式:开腹手术92例,腔镜手术68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40例。经分析,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对所有患者采用FTS理念,行常规处理,如抗生素预防治疗、体液控制、肠内营养等[2]。二、三、四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胃管处理。一组患者不留置胃管;二组患者留置胃管且在患者全麻气管导管拔出前5 min拔出;三组患者留置胃管且在患者麻醉完全清醒后6 h拔出,四组患者留置胃管且在患者麻醉完全清醒后12 h拔出。
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②观察四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③观察四组患者术前1 h,术后1、3、7 d的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胰高血糖素(GLU)表达水平。
结 果
1 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一组患者的咽部不适发生人数为1例,在四组中最低(P<0.05),其他并发症如吻合口瘘、恶心、呕吐、肠梗阻、肺感染、腹胀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四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四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由一组到四组不断升高,四组首次排气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首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一组较短(P<0.05),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h)
注:与一组相比*P<0.05;与二组相比#P<0.05;与三组相比∆P<0.05
3 四组VIP、MTL、GLU水平变化比较 四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 d的VIP、MTL、GLU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3 d,一组的VIP与其他3组相比最低,VIP随拔管时间的延长而上升。MTL水平在手术后3、7d随拔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表2-4中可以看出,一组的MTL水平最高(P<0.05)。手术后3、7 d,随拔管时间延长,GLU水平不断上升,一组最低(P<0.05)。
表2 四组患者VIP、的变化比较 (pg/ml)
表3 四组患者MTL的变化比较 (pg/ml)
表4 四组患者GLU的变化比较 (pg/ml)
注:与一组相比较,*P<0.05;与二组相比较,#P<0.05;与三组相比较,∆P<0.05
讨 论
胃肠患者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易引起胃胀气、排便困难等[3]。近几年,全身麻醉及镇痛泵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为了使患者术后腹胀得以减轻,可行胃肠减压[4]。胃肠减压多在手术后采用胃管进行,具体做法是及时吸出胃肠内气体及胃内容物,使腹胀减轻。有研究表明持续性的胃肠减压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5]。但此前有研究发现,不留置胃管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尽快恢复胃肠功能[6],此研究与本文结论相符。
本研究表明,患者术后咽部不适从一组到四组呈上升趋势,可能是由胃管长时间的滞留体内对患者造成了直接的刺激而引起。本研究显示,留置胃管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而在肺感染、恶心、呕吐等不适方面,是否留置胃管及留置时间的长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也与相关研究相符[7]。与二、三、四组比较,一组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短,表明置管时间越短,胃肠恢复功能越快。一组不放置胃管,MTL含量有所提高,VIP和GLU含量有所降低,表明在不放置胃管的情况下胃十二指肠等空脏脏器的收缩得到改善,胃排空进程加快,缩短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综上所述,不留置胃管的胃肠手术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得到较好恢复,因此在以后的手术中,应尽量缩短留置胃管的滞留时间,以便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术后安全性。
[1] 肖 娟, 李 敏, 张 晨,等. 胃肠肿瘤63例围手术期快速外科康复护理体会[J]. 陕西医学杂志, 2012, 41(1):123-124.
[2] 樊晓静. 胃肠手术患者胃管不同处理策略对术后并发症风险及胃肠恢复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6, 32(18):3060-3063.
[3] 周小力. 胃肠外科的围手术期临床处理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 2015,22(10):1309-1310.
[4] 王 伟. 胃肠道手术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 2015, 28(22):140-142.
[5] 殷 艳. 肠梗阻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分析及护理[J]. 西南国防医药, 2015, 25(8):890-891.
[6] 孙海波, 李 印, 刘先本,等. 食管癌微创手术后不放胃管不禁食的可行性研究[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4,9:898-901.
[7] 潘克勤, 尤桂凤, 杨江淼. 大肠手术后不留置胃肠减压的初步尝试[J]. 吉林医学, 2007, 28(18):1957-1958.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胃管处理 对比研究
R656.6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7.12.029
(收稿:2017-05-22)